化学实验制取氧气心得体会及收获 化学制取氧气实验报告实验现象和结论(九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化学实验制取氧气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并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应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我们应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就像一位军事家战前观察作战地形一样,我们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才能明白把学生培养将来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能够经过分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比较法等,了解反思学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
如:学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叫“习得无助”,是指人在长期的持续紧张或失败后,对自我丧失了信心,即便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在面前,或问题十分简单,也不能经过自我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些麻木和机械了,在化学教学中,异常是高一化学,由于在体系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异常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期望没有了,放弃了,这样,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感到异常的难,难怪有的教师抱怨:“我讲的已经很简单了,但学生还是不懂”这怪不得学生,是教师没有及时去反思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对教学资料的反思
作为教师而言,这是我们课前反思的重点,我们的教学资料无论从形式还是资料都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仅凭熟悉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知识点,不一样的教师领悟不一样,当然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所以,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能够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资料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供给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三、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理论依据,都有专家论证,能够说各有千秋,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反过来,无论选用何种模式,都是缚住了自我的手脚,教学资料的不一样,学情、校情的不一样,怎能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解决,人常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它告诉我们不要被传统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缚,在抓住核心资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样能够帮忙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就象木偶剧的演员那样,手中的成就这样几根,但经过他们能够做出成千上万种的造型。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我能够毫无准备地与学生同步思维,共同审题,共同试探解题,共同得出正确答案,要明白如果教师有准备,学生无准备,而教师无论是知识还是本事都比学生强的基础上,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无固定的模式,我们能够有多种的尝试,在必须的大框架下,我们应追求教学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学的多样性、稳定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有机的结合和统一。
四、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那里包括两方面:
1、教师要引导和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帮忙学生从原有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反思新知识→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新问题→建立新模型。经过教师提问,分段检测测试学生学习情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要相信学生,舍得放手,舍得留给学生时间,避免教师滔滔不绝的讲。但要讲究效率,把重点放在关键地方,及时调控,防止学生出现钻牛角尖的情景,让教学处于最优状态。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经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我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我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进取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2022化学实验制取氧气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
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2022化学实验制取氧气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及检测
姓名:xxx学号:2011001400xx年级:20xx级生物基地班 实验日期:20xx年9月16日—30日组别:6组 同组者:xx
1、掌握碱变性提取法提取大肠杆菌中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凝胶电泳进行dna的分离纯化的实验原理。
3、学习并掌握凝胶的制备及电泳方法。
4、学习并掌握凝胶中dna的分离纯化方法。
1、质粒dna的制备方法
质粒(plasmid)是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并能稳定遗传的一种环状双链dna分子,分布于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一些动植物细胞中,但在细菌细胞中含量最多。细菌质粒大小介于1~200kb之间,是应用最多的质粒类群,在细菌细胞内它们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机构合成质粒自身的dna。
质粒dna的制备包括3个步骤:①培养细菌,使质粒dna大量扩增;②收集和裂解细菌;③分离和纯化质粒dna。主要方法包括:碱裂解法:0。2molnaoh 1%sds;煮沸裂解法:沸水煮沸40秒;sds裂解法:10%sds,一般用于质粒大量提取。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宿主菌株类型、质粒分子大小、碱基组成和结构等特点以及质粒dna的用途进行选择。本实验选择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2、质粒dna的提取——碱变性提取法
在细菌细胞中,染色体dna和质粒dna均被释放出来,但是两者变性与复性所依赖的溶ph值不同。在ph值高达12。0的碱性溶液中,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而变性;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的大部分氢键断裂,但两条互补链不完全分离。因为它们在拓扑学上是相互缠绕的。当用ph值4。6的kac(naac)高盐溶液调节碱性溶液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可恢复原来的共价闭合环状超螺旋结构而溶解于溶液中;但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是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形成缠连的、可见的白色絮状沉淀。这种沉淀通过离心,与复性的溶于溶液的质粒dna分离。溶于上清液的质粒dna,可用无水乙醇和盐溶液,使之凝聚而形成沉淀。由于dna和rna性质类似,乙醇沉淀
dna的同时,也伴随着rna沉淀,可利用rnasea将rna降解。质粒dna溶液中的rnasea以及一些可溶性蛋白,可通过酚/氯仿抽提除去,最后获得纯度较高的质粒dna。
3、凝胶电泳进行dna分离纯化
电泳(electrophoresis)是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会向相反的电极移动。凝胶是支持电泳介质,它具有分子筛效应。含有电解液的凝胶在电场中,其中的电离子会发生移动,移动的速度可因电离子的大小形态及电荷量的不同而有差异。利用移动速度差异,就可以区别各种大小不同的分子。因而,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的片段,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凝胶电泳技术操作简单而迅速,分辨率高,分辨范围广。此外,凝胶中dna的位置可以用低浓度荧光插入染料如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或sybr gold染色直接观察到,甚至含量少至20pg的双链dna在紫外激发下也能直接检测到。需要的话,这些分离的dna条带可以从凝胶中回收,用于各种各样目的的实验。
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两种凝胶为琼脂糖(agarose)和聚丙烯酰胺凝胶。这两种凝胶能灌制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孔径,也能以许多不同的构型和方位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率高,使用于较小分子核酸(5—500bp)的分离和蛋白质电泳。它的分辨率非常高,长度上相差1bp或质量上相差0。1%的dna都可以彼此分离,这也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dna序列分析的分子基础。虽然它能很快地进行电泳,并能容纳较大的dna上样量,但是与琼脂糖凝胶相比,在制备和操作上繁琐。琼脂糖是从海藻中提取的长链状多聚物,由β—d—吡喃半乳糖与3,6—脱水—l—吡喃半乳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5。琼脂糖加热至90℃左右,即可溶化形成清亮、透明的液体,浇在模版上冷却后形成凝胶,其凝固点为40—45℃。琼脂糖凝胶相对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率低,但它的分离范围更大(50至百万bp),小片段dna(50—20000bp)最适合在恒定轻度和方向的电场中水平方向的琼脂糖凝胶内电泳分离。琼脂糖凝胶电泳易于操作,适用于核酸电泳,测定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离经限制酶水解的dna的片段,进一步纯化dna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溶液中,由于核酸有磷酸基而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6个因素:样品dna分子的大小、dna分子的构象、琼脂糖浓度、电泳所用电场、缓冲液和温度。
1、实验仪器
培养皿、接种环、三角瓶、酒精灯、恒温振荡培养箱、50ml离心管、1。5ml塑料离心管(eppendorf管)、高速离心机、漩涡振荡器、微量移液器、不同型号枪头、天平、制胶槽、梳子、电泳仪、吸管、量筒、微波炉、灭菌锅、恒温水浴锅、试剂瓶、卫生纸和记号笔、手套等。
2、实验试剂
lb培养基,抗生素ap(氨苄青霉素),溶液ⅰ,溶液ⅱ,溶液ⅲ,rnasea母液,te缓冲液,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酚/氯仿/异戊醇(
化学实验制取氧气心得体会及收获 化学制取氧气实验报告实验现象和结论(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