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岗位职业规范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心得体会(四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教师岗位职业规范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 为人师表、取信于人
“以德服人”对一个班主任来说,就不是一句口号。一个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美好灵魂的人是有难度的。青少年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总是从父母和老师的身上寻找自己行为的规范和道德标准。古语言“性相近,习相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班主任,你首先应该取信于你的学生,用你的德性折服他们,你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你的言谈举止、衣着仪表、待人接物、诚实守信等一切行动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的行为规范、为人师表是我们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也就不能把学生教育好。
二、先德后教、做人立学
现在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素质教育”。“素质”一词包含范畴大、内涵多,身体、心理、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对学生来讲就是科学知识)都是“素质”的范畴和内涵。因此,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首先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使其了解自己在素质范畴中所处的位置,明白什么是好、什么对、什么样的人对社会有用,那些人对社会贡献大,为什么?清楚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样对于学习,他会有自己的态度,从而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人翁精神,那么,对其其它素质的提高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由此培养的人才,也一定是社会需要的。
三、班级意识,齐头并进
对一个班级的评价,考试成绩好坏只是一个方面。就是这一个方面,也需建立在一个团结、融洽、和谐的班级基础上才能取得。班级意识的培养,制度和规范必不可少。但这些制度和规范与社会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与企业的规章制度,考核措施相比,力度不可相提并论。对学生而言,处在身心、意识的可塑和行为的监护阶段,强制还需间接,教学环境应该宽松,班级活动的开展需要情趣。因此,班级团队建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班主任在班级中的精神支柱作用,班干部和先进同学的带动和表率作用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融入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学生以老师为榜样,先进以帮助后进为乐,末学以追赶先进为荣。这些无不体现德育的观念。
四、一视同仁,更多关爱
“为师者以爱心酬学子。”这是很多教师的座右铭。好老师会把每一个学生的欢乐、苦恼都装在心里。优等生固然要爱,但是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理解。通常,每个班都有后进生,他们普遍有较强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缺乏信心,容易自暴自弃。老师若能给予给他们以真诚、炽热的爱,能给予信任,发自内心地去开导他们、启发他们,并设身处地去体察他们,帮他们发现被掩盖与歪曲的优点与长处,耐心引导,并对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微小进步都加以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他们就能逐步克服自己的旧习和不足,争取上进。
带好班级,德育先行。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爱心”是最好的钥匙。只要用我们的爱心关怀启导学生,与其交心、交友,真诚帮助他们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就一定能做出成绩,取得成功。
推荐教师岗位职业规范心得体会实用二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做到关心、细心、耐心,不偏爱,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自觉执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仪表整洁大方,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不穿高跟鞋进教室,不戴耳环、戒指,不披长发,不在教室里化妆和饮食。
4、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培养目标,,结合教研组计划及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及时制定好各类教育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级保教工作。
每学期第一周前完成班计划,学期末前两周完成幼儿评估记录。
每主题结束前完成本主题的观察评估记录、教养笔记(教育随笔)及主题计划、过程
教师岗位职业规范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