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 人物访谈报告个人认识及感想(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题记
一位记者采访一位知名画家:“当初怎么会选择画画呢?”画家说:“别的什么都不会,只会这一个。”当这位记者再去采访一位数学家时,数学家也如是说。
“别的什么都不会,只会这一个。”难道说,他们是真的什么都不会吗?答案当然是“no!”他们只是专注于一个。画家专注于画画,数学家专注于数学。是专注让他们获得成功。
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年轻的时候,没有可以静心读书的环境,他在一个人声鼎沸的茶楼里的角落读书,刚开始他常常在嘈杂的人声中头晕炫目,后来他强迫自己把思想集中在书本上,经过磨练,再乱的环境也不能把他从书本上拉开。偶像歌手周杰伦,若不是对音乐的执着和专注,短短时间写出十首歌做成第一张同名专辑《jay》,今日歌坛也不会因为他绽放异彩;岳飞之所以名垂千古,全然是凭他对“收拾旧河山,朝天阙”的专注。他们的成就让我看到了专注的力量无与伦比,无可厚非。
“彼以剑锋创其始者,我将与笔锋竞其业。”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如是说到。他用他对文学的痴迷与专注创造出一部如《欧也妮。葛朗台》一般的著作。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是因为他对科学研究的孜孜不倦,在勤奋,专注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能在这个目标上取得成功。相信大家对麦当劳都不陌生。麦当劳在创业之初只是小店,当时有一个叫克罗克的年轻人和一个荷兰人买下了这个小店。克罗克只开麦当劳。而荷兰人却把麦当劳,牛肉加工场,养牛场全放在他一个人旗下。好多年后,那个荷兰人除了200头牛以外一无所有,而此时克罗克早已将麦当劳开遍世界。他使麦当劳成为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而他自己也成为了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这也许就是专注的力量!也只有专注的事情才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平常人做平常事也需要专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于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注。
“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如果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它很小,只要你努力做好,无与伦比的专注就会带来不寻常的收获
有关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每个人都有成功时的喜悦,我也有,但我没有珍惜,因此成功对于我来说是短暂的,所以我要学会珍惜。
我的渴望是对知识的渴望,我希望能成功,是在学习中求得知识的成功,当然成功不是说出来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出来的。
去年,我的成绩一直很不稳定,这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成绩提上去,可是我的做法和想法有一定的差距,其实我也想奋发向上,可有些时候就是管不住自己。不过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有控制能力了,能分辨出好与坏、对与错。
我想,成功是靠努力来实现的,当然,在学习中死记硬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努力,而真正意义上的努力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总而言之,就是两个字:用心。
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知识的不断增加,这更需要我们对不同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
当我考个好成绩时,我喜出望外,当我考的不好时,我灰心丧气,仿佛有些怅然若失的样子,然而不久,我又一如既往地玩耍,什么成绩之类的早已飞到九宵云外去了。当然这是以前的我。
现在的我,不像以前那样,虽然也有过无精打采,但我把失败化作动力,激励我前进。
我时刻记着爸爸的话,不要麻木不仁。因此,每当我想起爸爸的话,我就会发奋努力,不管外界如何评价我。
伟大的林肯说过:“我成功过,我失败过,但我从未放弃过。”我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因为我经历多次失败,但我从没有放弃,因为我深知,一旦放弃,希望就不复存在。
所以我努力,并坚持下去,成功就不再是一个梦想!
有关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人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人的一生要实现理想和目标就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做。按计划有目标的去做就是人生规划。
大多数的人生规划分六个时段,每一时段都有阶段性的特点和主要任务:
1、0-18岁是父母帮你规划的时段。特点是实现父母理想人生第二次生命的开始。
主要任务: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阶段。
2、18-25岁是人生学习的最佳时段。特点是检验父母帮你规划人生的收获阶段。
主要任务:18-25岁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从学校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己和社会,尽快地给自己一个准确合理的定位。一般要解决定位问题。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特长?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哪个行业适合我?我应该在什么位置上发展?
3、25-30岁是谈婚论嫁的最佳时段。特点实现自我人生规划的第一阶段。
主要任务:25-30岁阶段是一个要在某行业中站住脚,获得一个初始位置,成立家庭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有一个安定的心态,逐渐积累各种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和人脉关系等。
4、30-40岁是婚后事业发展的最佳时段。特点我的事情我做主阶段。
主要任务:30-40岁阶段,就要成为单位的骨干、行业的专家,获得较高的位置,有一定实力,可以调动很多资源,找到做事业的感觉。并且淘到第一桶金,房子、车子问题应该全部解决,有成功人士的感觉,并获得社会认可。
5、40-50岁是人生事业达到高峰时段。特点人生中最辉煌阶段。
主要任务:这时候,要上的台阶是从小康到富裕,必须进入社会的精英阶层,在单位中,要进入决策层,在行业中,要有影响力,正是纵横捭阖、呼风唤雨之时。
6、50-60岁以后知天命时段。特点精彩之后转换角色,学会心态调整阶段。
主要任务:发展与守成并重,因人而异,有的人高歌猛进,有的人求稳持重。这个阶段基本是把持大政方针,放手让年轻人打拼。个人的创造力和精力都在走下坡路,以现代社会的节奏,多半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候。当然,也有老当益壮之士,不在此列。
每个时段都有阶段性的主要任务,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完成阶段性的任务,没有达到目标,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时还会面临突发事件、计划外事件。就要有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里进行修复,就像地震的灾后重建。过了某个时间段,心却还留恋过去,不愿意长大,都会给后面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困惑。上个阶段的任务没完成好,往后推,就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所以在某个阶段,就要全身心去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惧、不拖、不逃。到阶段末期,要提醒自己进行总结归纳,以便顺利转入下一阶段。
实际人的一生中,真正有效的时间并不多,干事业的黄金时间,基本上可以确定为18~60岁。20岁前是受教育和准备时间;60岁后基本上要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人生的根本问题可以界定为:如何利用有效的40几年时间,获取人生的最大收益。资源(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经不起挥霍,需要科学规划。小到一家公司,大至一个国家,都有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等。
我们一辈子的有效时间大致可以看成40几年,就是说,可以制定六个阶段计划。一般而言,人生轨道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对号入座,而且再做细分,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都有具体的计划和安排,将目标化整为零,如此这般,才能对得起四十几年的大好时光。尽人力,听天命,有时候成败很难说清。关键是,不能稀里糊涂地过这一辈子,只要头脑清醒,全身心地投入,无论成败,此生无憾。
有关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4、投资知识是明智的,投资网络中的知识就更加明智。
5、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7、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着,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8、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9、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11、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2、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13、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14、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5、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7、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18、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1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21、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22、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23、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4、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6、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27、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8、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29、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30、竞争颇似打网球,与球艺胜过你的对手比赛,可以提高你的水平。
31、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32、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33、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34、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35、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36、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 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37、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最大的资产。
38、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39、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
40、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4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
42、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他的关怀。
43、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44、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45、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46、使用双手的是劳工,使用双手和头脑的舵手,使用双手头脑与心灵的是艺术家,只有合作双手头脑心灵再加上双脚的才是推销员。
有关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在中国人的心中,有一种拼搏叫中国女排,有一种情怀叫中国女排,有一种冠军叫中国女排,这都源于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夺奥运金牌。这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
我们热爱的是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与最终胜负并无太大关系。如果单以实力来看,篮球和足球,无疑将成为中国球迷永远的伤心地,但有多少人会只以成绩论英雄?我们只是希望球员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拼搏精神。而对于中国女排,人们自然要求更高,因为她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她们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发扬这种精神时,请先忘记胜负,因为精神首先是一种态度。
梦想是引导前进的目标,但奔向梦想的道路却十分曲折,战胜困难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国女排就是这样成功的。站在冠军的领奖台往回看女排的里约征程,我们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伟大。
小组赛2胜3负排名第四,让中国女排面对很多质疑,但这并没有打垮女排姑娘们,反而激发了她们放手一搏,敢于进攻的斗志,这种“斗志”是姑娘们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练郎平随机应变的谋略,更是强大的“女排精神”。它让中国女排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实现逆袭,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赛之激烈,过程之曲折,结果之振奋,让人看的心惊动魄、喜极而泣。她们的胜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来的,是一次次飞身一跃的扑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后的绝地反击。
女排姑娘们绝不放弃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每分必争,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现,它让中国女排打出最佳的竞技状态,所向披靡,这样的中国女排,怎能不取胜?
的确,排球也是一项集体运动,只有所有队员积极配合互补,才能获得胜利。我们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挥臂庆祝,相互加油鼓劲;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战术。
在半决赛对阵荷兰时,来到里约的12名队员全部上场,每个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敢于拼搏,这是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这种力量势不可挡。
带领中国女排团结一致的人就是郎平!历史证明,郎平不仅是一名伟大的球员,更是一名传奇的教练。
当球员她是“铁榔头”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当教练,她总是临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国女排。这一次她也终于获得金牌教练的称号。
更重要的是,从队员到教练,郎平是“女排精神”最好的传承者。
32年前中国女排首次夺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给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注入强劲的动力;
12年前中国女排再次夺取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得以传承发扬,振奋了中国体育各项目不断突破;
今天中国女排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一次焕发出生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振奋人心,给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顽强拼搏的动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梦,也是中国梦!今天我们愿意为女排夺冠刷屏!
有关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参加冬奥会、取得好成绩,是苏翊鸣从小到大的梦想。
出生在吉林的他,4岁就被父母带上雪场,在懵懂的玩闹中逐渐喜欢上滑雪。
此后,他的雪上人生仿佛“开了挂”:
7岁时签约成为世界知名单板滑雪品牌的赞助滑手,
12岁跻身国内顶尖滑手之列,
14岁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成为职业滑雪运动员,
同年12月,就在全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锦标赛上,
夺得单板滑雪大跳台男子组及男子u18组两块金牌……
因为这些成就,他一度被媒体称为“滑雪天才”。他和谷爱凌一样,是被媒体和大众偏爱的“天才叙事”的核心主角,但比起他的天赋异禀,“努力”和“坚持”更像是他的人生底色。
“一个新的难度动作,我每天练6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
单板滑雪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长时间的训练,苏翊鸣曾在社交平台上说,自己练得狠的时候,一周就练坏4块板子。
更多的时候,苏翊鸣在社交平台上的记录的每一个新的高难度动作都潇洒如风,但这份在空中驰骋的轻松表象下都是他无尽的努力和汗水。
即使在去年12月,苏翊鸣以155.25分的总分成为中国首位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冠军得主后,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站上该项目领奖台的中国运动员,他的访谈感言里仍然只有两个字——努力。
努力让自己的成绩变得更好,努力让国歌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奏起。
在所有公开的图文和视频访谈中,“努力”二字,是苏翊鸣答案的高频词汇,“坚持”更是贯穿他整个滑雪生涯。
7岁的时候,去雪场滑雪,被一个不会滑雪的大叔压到大腿骨折。
手术后,年幼的苏翊鸣并没有因为疼痛和受伤,就选择退缩和放弃。
日复一日的训练,一次又一次的摔倒,旧伤好了又受新伤的他,一步一步地用努力和坚持,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2019年,苏翊鸣首战世界杯,但未能晋级决赛。
遗憾退场后,他仅用两年时间就成功摘得2021年的世界杯冠军,完成了从“新秀菜鸟”到“世界顶级选手”的跨越。
光鲜背后的这两年,仅“空中旋转1980”这个动作,苏翊鸣就在气垫上练习过成百上千次。
苏翊鸣的教练佐藤康弘曾说,苏翊鸣14岁时就很辛苦,承受着超过同龄人的训练量。
他培养一个高水平运动员,一般要经过10年左右的训练,但苏翊鸣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成为世界顶尖运动员。
冬奥会摘银后,苏翊鸣说:“希望大家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尝试一下想尝试的东西,因为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你的。”
有关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喜悦,我也有。但我没有珍惜。因此成功对我来说是短暂的。所以我要学会珍惜。
我的渴望是对知识的渴望。我希望能成功,是在学习中求得知识的成功。当然成功不是说出来的,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
去年,我的成绩一直很不稳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成绩提上去。可是,我的做法和想法有一定的差距。其实我也行奋发向上,可有些时候就是管不住自己,不过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有控制能力,能分辨出好与坏,对与错。
我想成工是靠努力来实现的。当然,在学习中死记硬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努力,而是真正意义上是对所学习知识的理解。掌握好的学习技巧。总而言之就是两个字:用心。
当我取得一个好成绩时,我喜出望外。当我成绩不好时,我灰心丧气。仿佛有些怅然若失的样子。然而不久,我有一如既往的玩耍。什么成绩之类的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当然这是以前的我。
现在的我不像以前那样。当然也有过无精打采。但我把失败化作动力,激励我前进。
我时刻记着爸爸的话。不要麻木不仁,因此每当我想起爸爸的话我就会发奋努力。不管外界是如何评价我。
伟大的林肯说:"我成功过,我失败过,但我从未放弃过。因为我得知一旦放弃,希望就不会存在。
所以我努力,并坚持下去。成功就不再是一个梦想。
成功人物访谈心得体会和感想 人物访谈报告个人认识及感想(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