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行必备指南心得体会报告 出行安全实践报告(八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安全出行必备指南心得体会报告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提高。20__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1800万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020__年底,全国机动车总量突破2.5亿辆,31个城市超过100万辆,机动车驾驶人近2.8亿。中国已迈进汽车时代的门槛,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__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已满10周年。10年来,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从20__年的66.7万起下降到20__年的19.8万起;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20__年的10.4万人下降到20__的6万人以下;重特大交通事故从20__年最高的55起下降到20__年的16起,创历史最好纪录。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多策并举,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仍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安全是人民健康生活的基础需求,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不懈努力,更需要社会企业、机构、团体、个人乃至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肩负起建设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的社会责任。全社会重视是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一步改善的根本保证。
责任重大,我们责无旁贷。
向所有关注交通安全的知名企业、大众媒体、高校院所、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及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出以下倡议:
我们严格遵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树立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明守法、安全出行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我们文明出行、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保护环境。我们将携手组建中国交通安全联盟,搭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宣传教育平台,担当起“服务交通安全、引导文明出行”的社会责任,做到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有行动。为交通安全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倡议。我们将通过多种渠道、以不同形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传播道路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资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公益活动;引导公众增强文明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让惨痛事故减少、再减少,共同守护交通安全的生命线!“交通安全,文明出行”不仅是我们生命的护航仪,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需要我们每一个机构、企业和个人以实际行动参与、推动。
让我们携手并肩,履行义务,担当责任,开始行动!
倡议人:
日期:
关于安全出行必备指南心得体会报告二
打从参加工作伊始,我就接受正规的安全教育、训练,将之前的生活经验、教训和标准、规范加以比较、对照,颇感新鲜。在那个时候,我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内心的关注程度,并在实际的小小成功、失败交替中领悟到安全的一些意义。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形式的活动见多不怪,人也开始有了逆反的心理。不想参入活动,托词也很多,比如按思维定势视为“又在搞形式”;比如说“老职工了,说不了,写不了,这事让年轻人去做”;或者“我很小心,不可能有事,年年搞运动,多余”。不是切实地受到了伤害,还真难把这种潜意识休克的人给拉回来。其实,有这种抵触情绪的人怕是自己想歪了。如果说什么事都可以搞形式的话,唯独安全不能搞形式。作为父母,想想你怎么千叮呤万嘱咐你的子女,“要注意安全啊!”,你内心里是对孩子说说而已吗?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把好心当了驴肝肺,也不能把其它的不满牵扯到这里。现有的案例就不能证明只有年轻人出事,也没有风水大师预测未来一切平安。所以呀,有不确定性就有风险,有风险就要增强风险意识。做股票的人都知道这理。
有时我们也奇怪,不管你关注与不关注,好像事情该发生时还是发生了,这是社会的一个现实现象。哪到底又是为什么呢?迷信的人要去烧烧高香了,糊里糊涂的人可能什么都不想改变,更多的人还是在呐喊,在追踪,在补救,在落实安全责任。我们是要追求减灾,最好摈弃不切实际的奢望,不能动不动就想将灾害降到零,那你简直神了。如果你有能力将事故彻底消灭,那安全是相对的也就不成立。
我注意到,没有一首关于安全方面的流行歌曲。希望能有这样的艺术作品给那些谈安全就头疼的人以“按摩”和“理疗”!让他们在不动口、不动手的情况下,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冲击冲击也好啊。
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安全在行动。一年一次的安全月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地展开,满目的宣传栏、图片、标语,活生生的实例都在试图唤醒不够清醒的意识。
现实多变,充满不确定性。也正因如此,安全是什么的命题答无止境。 打开电脑 ,键入文字,我们就能找到很多安全的释义: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安全是一
安全出行必备指南心得体会报告 出行安全实践报告(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