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庭教育阳光课程心得体会报告 家庭教育阳光课程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三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家庭教育阳光课程心得体会报告一

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学阶段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

一、家庭价值观念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行为常受其价值观念影响,自己认为重要的就会努力去做。一个重视教育的父母不仅会身体力行做对孩子有益处的事,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会灌输教育重要的价值观念。孩子的学业进步受到父母的重视,孩子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增加。学习兴趣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发自内心的好奇心、求知欲、抱负等。在外部行为上表现为对学习活动的注意,从而引发行为趋向目标,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都能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生体验攻克难题的喜悦,获得知识的满足等等,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这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主动,一般来说,学习成绩优良,20xx年在高一年级问卷调查了解到,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的占77.44%。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认真思考,争取独立解决占62.49%,马上请教老师或同学占9.87%,放弃不做的占2.44%。你放学回家复习功课,先复习书本知识再以练习巩固,并做好预习工作占7.92%,写完书面作业,并预习第二天功课的占37.19%,写完书面作业就行了占19.5%,以上都不是占23.7%。

一般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本身对孩子教育有较高的认识,也较关心,因此勤于吸收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并应用于教育子女上。教育水准高的父母,可能从事需要较高专业技能的职业,会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学习。一般来说来自厦大、海洋三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父母供给子女较多的文化剌激,诸如书籍、参观旅游等。

父母重视家庭生活并以孩子的教育成长为生活的重心,学生在校表现好,学习好,心情愉快,心理发育健康。这部分学生感到知识的重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探索好的学习方法,成绩一般稳中有升,心态较好,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快乐。从心理学角度讲,这些同学的心理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人短时间内奇迹般地暴富起来,知识分子的经济收入与这些人相差悬殊,知识贬值,分配不公,脑体倒挂的现象,使一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对教育价值的判断采取了功利主义的态度,孩子读书好坏无关紧要,树大自然直,只忙于自己赚钱,对孩子读书缺乏家教;也有一些家长对学校现行的一些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全面认识,产生不满与困惑,而影响孩子对学校生活不感兴趣、厌学,心理上感到仿徨、无奈,甚至痛苦。学习成绩不良的这部分学生一般表现为退缩、自暴自弃,自觉矮人一等。但他们并非一无是处,这些学生往往操作技能水平较高,部分学生对美术表现浓厚的兴趣,但语言和数学能力较弱。

二、父母的期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

据研究发现,孩子能力的发展、学业成就高低与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父母对子女要求或期望较高,同时在子女成功时给予鼓励,失败时给予惩罚,则子女的成就动机就较高;反之,父母对子女要求较低,期望较低,则子女的成就动机相对也低。子女的学业成就高低与父母对孩子成就的期望值及父母经常参与子女的学业活动之程度有直接关系。

一份对高一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原因:(1)改善家庭生活的现状,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占6%;(2)社会竞争激烈,个人要争取一个理想的工作占55.48%;(3)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占15.24%;(4)同学间的升学竞争很激烈占12.8%;(5)为了祖国的富强与社会的发展占10.36%。

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设计:(1)读完高中就出国留学占6.1%;(2)读完高中考上重点大学占75.6%;(3)读完高中能考上大学,有书读就行6.7%;(4)顺其自然占9.75%。

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是与社会和家庭对他的期望值密切相关的。据郑日昌教授的调查,有70%的学生表示“考不好难向家长交差”。可见家长的期望水平过高是形成孩子心理压力,产生焦虑症,尤其是考试焦虑症的直接原因。若父母虚荣心太重,而对子女的发展限度、能力大小及兴趣全然不知,对子女寄以超出其能力限度之期望,那么子女在心理压力下极易为焦虑所困扰。如果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又把眼睛盯在学生的考分上,一心想让学生在考试中拔尖扬名,则学生的焦虑更是加重。据1998年“双十中学学生十最调查”问卷,中学生心理紧张的原因,来自父母方面的占43.6%(其中被父母错怪、误解的占15.1%,父母感

家庭教育阳光课程心得体会报告 家庭教育阳光课程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三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