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国耻心得体会怎么写 铭记国耻心得体会怎么写高中(7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铭记国耻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秋风依旧摇曳,相互缠绵着。晨曦细数着一天的开始,光亮打探到了那些不再葱茏的水稻,显尽荒凉,毕竟它们各自承载梦想。
回忆轻浅,记忆犹新。
儿清晨时,与外婆坐在已经泛黑的青石阶上,教我识《论语》上的字,朝阳如流苏般柔滑,含蓄着清风。泥地纵横交错,好似有人影穿插,几添雾色,宛若人间仙境,炊烟袅袅,好不诗情画意。“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朗诵着。“真不错。”一股温泉在外婆嘴边荡起涟漪。
哦!就是那个外婆雇来打栗子的工人,渺小而不庸俗,他却始终让我铭记。
蝉鸣蛙躁,无心安宁。
世界镶嵌在那狠毒的光辉里,而他,却揪起一丝裂痕,成就了他一世暖阳。在热浪中挣扎,是他,背后泛出层层褶皱,时而漾起水花。“走远点,别打扰我干活,小心棍子飞你头上!”他抱怨道。
委屈在心,与谁诉说。他那深硬的说话口气让我铭记。
是谁,扫净了我心中的一地斑驳?是他吗?夕阳写尽了一天的疲惫,道出一片长虹斜挂天边。他那白衬衫的边角已经泛黄,肩上背着一麻袋的栗子,心里止不住的喜悦溢于言表。
你的默默付出我已经铭记在心了,我的心灵已经慢慢接纳了他。没错,就是他。原来,他那天的喝斥是怕我被掉下来的栗子砸到,他在关心我,我的心为之泛起一泓潮水。
美国电影《杀死一知更鸟》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你不要随便评价一个人,直到你真正了解他。”是啊,我们总是急匆匆地去随便评价别人,却忘了发现最真实的美好。
铭记一个人,铭记一段成长。
主题铭记国耻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寻访——不能忘却的记忆
寻访1:纪念碑的悲愤诉说
11月,社会实践季,四年级队员首先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帧帧照片、一个个实物,队员们真切地感受了那段惨痛的历史。邵诗雅是大队部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她将自己在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通过广播告诉了全校同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的队员纷纷向辅导员提出,想去纪念馆参观,悼念死难同胞。我校的红领巾小记者团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请副馆长段月萍奶奶讲述了当年那段惨痛的历史: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多万。段奶奶告诉队员们,日本战犯太田寿男的供词中清楚地记述:日军在进行凶残的大屠杀的同时,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迫不及待地对横陈城郊的遇难者尸体毁尸灭迹,被处理的尸体总数达15万多具,将这两个数字相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5万。
段奶奶带着队员们来到墓地广场,指着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说:“这些碑雕上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是全南京市各处集体屠杀地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的缩影。在公祭日那天,这些南京大屠杀丛葬地,都将举行各界群众悼念活动。”心直口快的宋彦文队员当即表示:“12月13日,我要去丛葬地参加悼念活动。”
这句话得到了其余队员们的响应,大家回到家就开始查找丛葬地的相关史料信息,却发现丛葬地散落在南京各地,有的只有一个模糊的方位,怎样才能找到这些丛葬地呢?五(1)中队的队员们向全校的队员们发出倡议:大手拉小手,迈出脚步,寻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丛葬地。自11月24日起,全校22个中队组成了二十余支红领巾小记者寻访团,走遍南京市的大街小巷,寻找散落在全市各地的大屠杀丛葬地遗址。
寻访2:丛葬地的血泪记录
五(4)中队的队员跟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王卫星爷爷,一起寻访五台山丛葬地。王爷爷在纪念碑前详细介绍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告诉队员们,在南京现有死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中,五台山纪念碑在碑文上记录了精确到个位的遇难者人数,254名死难者大多是当年居住在南京城闹市区的平民。此处纪念碑碑头的“纪念碑”三个红色大字,由大屠杀幸存者王如贵书写。这也是我市现有死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中,唯一一处由大屠杀幸存者题写的碑名。
寻访3 :周奶奶的失声痛哭
五(3)中队的队员潘家宇带着小记者来到他的太太——周湘平老人家里,原来周奶奶是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奶奶告诉队员们,在日本鬼子来之前,他们一家9口住在花神庙,1937年那时她才9岁。日本鬼子还没进城时,很多人听到消息就出城逃难了,但是周奶奶的爷爷奶奶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一家人就留了下来。12月13日,鬼子进城了,到处都是炮声、子弹声,吓得他们全家不敢出门。夜里,街上稍微安静些,父亲、叔叔、哥哥就出门看看情况,没想到被日本鬼子抓了。周奶奶一家吓得举足无措,只是不停地向日本鬼子磕头求饶,父亲百般比划请求他们放过年幼的孩子,日本人才同意放过年幼的哥哥和神智不太正常的叔叔。可是父亲没有回来,母亲和哥哥第二天去寻找父亲,只见尸横遍野,可是连找了三天也没有找到父亲的尸体,而父亲也就再没能回来。说到这里,周奶奶的眼眶里早已噙着泪水。没过几天,鬼子又来搜查,躲在草堆里的姐姐被日本兵发现了,二话不说就被拖走侵害了……这时的周奶奶再也忍不住了,失声痛哭起来。
这样的寻访故事还有很多,队员们用寻访日记记录下了了解的点点滴滴。队员章亚琪写道:日军南京大屠杀对老百姓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没有大屠杀,周湘平奶奶一家的生活该多美好!我要把他的事说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来关注。队员殷梦萱写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团结、强大,才会不受欺辱。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把国家变得更强大……
三、绘图——毋忘国耻
回到学校后,队员们的心情无法平静。他们决定要亲手绘制一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遇难处(丛葬地)地图》,让自己的心头永远留着寻访中的收获与体会,也让更多的同学和市民百姓了解那不能忘却的历史事实,记住那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教训。
他们说干就干,在辅导员老师的帮助下,画了一稿又一稿。他们先画出南京的地图,然后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起点,在相应地点方位,一一绘制了南京19处丛葬地(遇难处)的纪念碑图案,绘制了前往各纪念碑的乘车路线。地图的背后抄录了各个纪念碑上的碑文,还展示了队员们寻访的图片及心得。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我校少先队员绘制的《红领巾寻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遇难处(丛葬地)地图》刊登在《南京日报》上、相关活动和地图被_网“南京发布”正式发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活动还被《中国少年报》发表。
四、公祭——立志圆梦中华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我们的队员来到东郊丛葬地。警报声中我们的队员握紧拳头,高声宣誓:
毋忘国耻,铭记历史,
发愤图强,圆梦中华!
主题铭记国耻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们:
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同学们,童年时代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没有过天真的遐想?今天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不觉得无比幸福么?然而我们祖国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打击,命运的捉弄使他伤痕累累。
侵略者的铁蹄,曾践踏祖国的山河,中华大地满目疮痍。
曾记否,在中国的土地上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曾记否,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两枚炸弹,声声巨响,倾刻间,多少鲜活的生命,成了冤魂,死不瞑目!流离矢所的人们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
曾记否,1860年10月19日,一把大火,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灰烬。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2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一直在战火中苦苦挣扎。如今,中国已走出了血雨腥风的阴霾,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
这国家的孱弱,民族的耻辱,叫我们怎能忍受、怎能遗忘!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风风雨雨六十载,匆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东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xx大,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几经沉浮,世纪的钟声已敲响,今天的繁荣富强为祖国昨天交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锐意进取的浪潮为祖国的明天奏响了进军的乐章。
今天对某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企占钓鱼岛,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世界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中国更不会容他们肆意猖狂,他们的无耻行径必将遭到公正的审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决对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为了祖国辉煌壮丽的未来,让我们做高峰的攀登者,去饱览险峰的雄姿吧;让我们做浪尖的弄潮者,去领略大海的气魄吧;让我们做时代音符地弹奏者,去奏响祖国激昂时代的最强音把!
让中华民族在我们的手中,腾飞!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又是靠什么换来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生命与血泪换来的,是用中国人民的双手和汗水换来的。今昔对比,我们怎能不感叹呢?不要忘记我们中国曾有过的一段屈辱,不要忘了我们肩挑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周恩来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如今,我们这个社会上没有战争,生活在和平安定的世界中,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以前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忘记了国耻。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青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学习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祖国的重任。
谢谢大家。
主题铭记国耻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老师们、同学们: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应该满怀崇敬和自豪,当《义勇军进行曲》激昂奏响的时候,你一定倍感欣慰和振奋。今天是9月17日,历史提醒我们:再过1天也就是9月18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特殊的日子?大家可别忘了,那可是我中华民族灾难的日子!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7名日本关东军的士兵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开始肆无忌惮地炮轰沈阳城,仅仅半年之后,整个东北三省全部沦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同学们,九一八事变还仅仅只是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开始,在接下来长达2019年的侵略中,日本制造了无数骇人听闻的罪行。
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三组真实的历史数据。一、侵华战争期间,我国有930多座城市被日军占领,有近一半的国土被践踏;中国军民的伤亡总数达3000多万,有200多万的中国妇女被蹂躏侮辱。二、臭名昭著的日军七三一部队在战争期间利用中国健康活人来进行细菌战实验,致使上千万的中国民众被细菌战而染上传染病,至今仍有10万以上的老人因当年的细菌战而落下终身残疾。三、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制造的集体大屠杀有28起,零散屠杀858案,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致使30多万的中国军民死于日本的屠刀之下!
同学们,面对以上这些血淋淋的数据,此时此刻的你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悲痛?还是愤慨?也许都有。而更加令人痛心的是,面对铁证如山的累累罪行,作为侵略国的日本政府,一直以来不仅没有进行过真诚的道歉和深刻的反省,反而变本加厉,特别是近年来在某些西方大国的庇
铭记国耻心得体会怎么写 铭记国耻心得体会怎么写高中(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