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治理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摘 要:高校的"依法治理、民主办学"治理模式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大学"依法治理、民主办学"治理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并针对实践中该模式的贯彻实施提出政策参考。
关键词:依法治理 民主办学 高校 治理
目前,我国加快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重点支持国内知名的多所高等学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但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国际竞争的核心不只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更重要是制度的竞争,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首先建立相应的大学制度,这一制度就是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的治理模式是这一制度的精神内核。
一、“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标志
“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延伸,是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念。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求高等院校要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推进依法治教,要求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由此可见,“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成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由之路。
二、“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治理模式的内涵
1.“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治理模式的含义
“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治理模式的含义在于高校按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通过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教师和管理人员,依法开展办学活动,对内维护学校秩序,对外维护学校合法权益,增进师生权益,推进事业发展。
依法治校与民主办学相生相伴,依法治校是民主办学的产物和必然结果
我国高校"依法治校、民主办学"治理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