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数除法复习课心得体会报告 小数除法教学心得体会(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小数除法复习课心得体会报告一

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②理解小数的意义。③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时间的进率是十。

概括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启发引导法

合作交流

直尺。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整数?

4、12、38、3.01、105、0.007、20xx、100.06。

整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时间的进率是十。

自学内容:课本p32-33上半页

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的要求。时间:5分钟

要求: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3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5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 )米,写成小数是( )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27是()米,写成小数是( )米。

(1--6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5分钟

1、什么是小数?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7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2、检测:

a、填空。

(1)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b、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

(2)35克=0.35千克( )

元=0.7 元 ( )

=0.01 ( )

米 =0.3米 ( )

=0.03 ( )

=0.030 ( )

c、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3、堂清作业:教材p33页,p36、1.2

小数的意义

十分之一--------- 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有关小数除法复习课心得体会报告二

一、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试用)数学第八册(155-157页)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整数加减意义、法则已经熟练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刚刚学完,为解决本课整数减小数做了有力的铺垫。本课内容为学习小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及分数的加减等打下基础。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生活的浓缩和提炼,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迅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利于学生体会处处有数学,融生活课堂于一体。数学的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1)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

(2)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1)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

(2)小数的计算法则。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3)教学切入点:整数加减法

(4)教学重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

(6)教法和学法设计: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二、

直奔主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

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它是我们知识树的哪颗果实呢?请大家来看看。(课件出示知识树)

师:小数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的代数部分中代数的知识。它分为意义、法则、顺序和性质四个部分。本节课我们研究意义和法则。

(导入部分明确本部分内容在小学段的地位,使学生纵览全局。

(1)了解小数加减意义;

(2)理解掌握小数加减计算方法;

(3)灵活运用法则计算;

(4)养成仔细读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应达到的要求,适宜教师思考、理解。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象是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制目标也是可行的,学生自己定制的目标适于大多数学生接受。不过学生定制的目标有局限性,高度、深度达不到要求。本节课的目标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的,说明教师的调控课堂能力不强,放不开手。

(1)、回忆。

师:整数加减的法则是什么?

指名汇报。(复旧迎新,做好铺垫。找准本课学习的切入点。)

(2)、推测。

师:你收集了哪些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题,展示给大家看。

生举例,教师使用暗示语言引导学生举出不同类型题目。如:

生:0.3 0.4

师:1位小数

小数除法复习课心得体会报告 小数除法教学心得体会(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