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7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一
家庭教育;倾向;指导
家长是家庭生活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身心方面各种需求的不满足都不得不依附于家长,家长在家庭中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在孩子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威信,使孩子能够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这是家庭教育的一大优势。家长是否能维护自己的权威,与其是否能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时时处处为孩子做表率有关。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好:家长的权威,主要基础只能建立在父母的生活和工作上,建立在父母的公民面貌和父母的行为上。家长能否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威,还与其是否能尊重孩子,爱护孩子,对孩子宽严并济,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有关。例如,儿子把邻居小伙伴的脸抓破了,父亲不仅要批评儿子,而且还应带着儿子到邻居家去赔礼道歉,使儿子对自己的过失行为产生内疚感。
此外,家长还要注意不通过“家长制”统治孩子,不滥用“权威”吓唬孩子,不动用“家法”体罚孩子,以免形成对立关系,阻碍孩子的发展。例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不能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命令孩子为客人露几手,背了唐诗以后,还要唱英文歌曲等。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针对家长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家长行为,便于整体管理。在贯彻制度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家长主动、自觉的遵照执行呢?硬性的规定,当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然而,实施起来,既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也会有一定难度。所以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进行。
幼儿天性好动,磕磕碰碰的事情时有发生,家长爱子心切,有过激言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个别家长对幼儿微小的伤痛小题大做,搅闹不休,遇到这类家长,可以采用“倾听”和“转移”的方法。
1、倾听:家长投诉,有时候会就事论事,有时候,可能是借题发挥,把平时对老师的不满和积怨一并发泄出来。这时候领导者不必急于解决问题,只要专注、耐心的倾听就可以了,其实,家长可能是想让老师多多关注自己的孩子,诉说之后,他自己就会发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即没有具体想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诉说之后,心情平静下来,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另外,从家长的倾诉当中,领导者很容易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便于解决,达到令家长满意的效果。
2、转移: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火气很大的家长,得理不饶人,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面对面的冲突是不会解决问题的。任由家长吵闹下去也不是好办法,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采取转移的办法。把话题转移到其它方面上,比如孩子谁带大的呀,是不是和老人住在一起呀,尤其是在不经意间把孩子的在园情况,可爱之处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把老师平时对孩子的赞誉描述通过园长的语言表达出来,会令家长格外感动。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了解所有孩子的情况,鼓励教师发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通过谈话,让家长了解到,他所掌握的情况可能是片面的,不论是幼儿园领导,还是老师都是有爱心和负责任的,而且在深深的关爱着他的孩子。这样家长常常会转怒为喜,在和谐轻松孩子气氛中解决问题,结果当然是容易令人满意的。
幼儿园无小事,老师有责任保证孩子在园的分分秒秒都是安全快乐的。但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于我们自己工作的失误,领导一定要有勇气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家长的质疑,以坦城、负责的精神处理善后工作,达到令家长满意的结果。
宽容、理解、重情、沟通是处理家长工作最基本的方针,除此之外,还要求领导者懂法,守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承认孩子的主动地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家长要认识到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不仅有着与同龄孩子相似的一些年龄特征,而且还有着与同龄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并予以尊重应以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帮助和指点。比如有孩子不珍惜玩具、追求高消费的毛病,父母可提示孩子把领用钱存起来自己购买玩具,使孩子能体会到玩具的来之不易,学会爱惜玩具和使用金钱,做个明智的消费者这是家长指导孩子的目标。家长对孩子进行指导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后不对孩子进行指导,帮助孩子甩掉“拐杖”,使孩子能够学会自我教育。
家长和幼儿园有一个共同的纽带――孩子,家长们在望子成龙,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茁壮成长。有了这种共识,家园合作就应该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2022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二
摘要:
新时期国家提出发展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
本文首先介绍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然后阐述“后示范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再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最后从自身来思考青年教师如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深化改革
一、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文件。
尤其在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教体系。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今,由于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总存在一种被视为次等教育的偏见,由于学历层次的原因社会大众对高职毕业生认可率低。
在《决定》中,国家为高等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创新发展路径,即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推行一部分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并逐渐规划培养专业硕士,甚至博士。
以此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视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自1917年黄炎培先生与各位先贤创建中国职业学校以来,“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办学思想始终贯穿着整个中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杨农认为职业教育的伦理起点是“不劳动者不得食”。
在工业化推动经济模式的时期,经济社会的根本是“多劳者多得”,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在目前工业与第三产业并行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以顺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国际教育变革浪潮,蜕变成为服务于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现代职业教育。
现今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教育模式,其实正是对黄炎培职教思想的传承与延续。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方面,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人才培养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技术手段。
“互联网 教育”将加速职业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以及教学模式、组织、理念上的创新。
moocs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与全世界教师同台竞技的机会。
当“互联网 ”成为国家战略,将倒逼“互联网 教育”的全面实施。
而高职院校将如何应对教学新型的需求,如何应对国际同行的挑战,如何做到个性化培养,都是放在眼前最迫切的挑战。
二、“后示范时期”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思路
“后示范时期”是指在2009年经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后的时期。
在优秀高职院校“示范”、“骨干”称号的成功验收后,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设迫在眉睫。
在各高职院校争创“双一流”的过程中,“一流”的体现应首选在学生的发展。
要做好这一点,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软硬件、社会服务、鲜明专业特色等。
那么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动态调整的新机制,形成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新常态,同时还要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信息化素养,以便优化素质教育和突出学生个性化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首先在“建”,即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其次在“诊”,即自我诊断,再次才是“核”,即诊断复合。
而诊改工作的重点是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而不是复核。
那么学校层面首先要明确发展目标,定位要科学明确,其次专业规划要符合学校发展实际。
诊改工作应从目标标准开始,基于质量改进模型,制定的诊改方案要体现办学特色。
为保证办学质量,诊改工作应做到常态化。
三、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
高职院校要提升办学质量,就少不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
不论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是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解读,都是从本质上体现出现代高职教育的成功发展关键在于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产学结合”之所以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超高度,是在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需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结合。
一方面,学校本位的关键在于学生在校接受与用人企业要求所匹配的优质教育。
建设教学资源库应该深度挖掘企业资源,而目前的绝大数现有资源库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高职院校今后建设品牌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最应该依据专业调研报告,而专业调研工作的开展必须从相关企业中展开。
另一方面,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由于以知识点链接的知识逻辑与工作过程中的任务逻辑的不同,使学生往往觉得学了很多知识但工作用不上。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这恰恰是学校所提供的实训无法提供的——真实的工作环境。
当学校和企业相互认同,两者便形成了育人共同体,所以现代高职教育应是“学校本位” “企业本位”。
目前的高职教育是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训过程应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过程,而且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从细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学校要切实落实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培养,必须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同步设计、同步培养、同步考核。
四、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在于教师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速度跟不上。
而教师发展的关键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课堂,二是教师本身。
现今院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在于办学质量的竞争,而办学质量体现在教师的每一堂课中。
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教育心理学与教学论的融合。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如何正确使用教育心理学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学生的需求、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名优秀的高职教师必须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活动,而优质的教学活动体现在上好每一堂课教师的课堂要做到让学生满意,首先,学生所学应该是学生所需。
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都应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做到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对接,缩短学习和就业的距离。
其次,每一堂课学生能够学有所获,那么教师在教学伊始要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语手段,即“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
教师在授课中应该以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为出发点,合理运用现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而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不同知识点都应该灵活选择与学生情况所适应的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即“教无定法”。
而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都不应该流于形式,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活动中反复摸索,这样才能准确达到教学目标,所以说“贵在得法”。
现代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仅“上得了一堂好课”,还要“干得了一手好活”。
即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积累,还有兼备过硬的实践能力。
对于教师本身的发展,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
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教育论文撰写讲座心得体会报告怎么写(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