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生给母校的感谢信简短(1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给母校的感谢信简短篇一
我想你们啦,真的很想!
今年寒假,我因为备战比赛,没有回家,没有见到我熟悉的校园、亲爱的老师!19日,我在江苏南京仙林基地取得20xx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分区赛首站男子400米冠军。随后,不断收到来自母校老师、同学的祝贺,我对母校、对母校恩师的思念、感激之情越加强烈。我不太善于言辞,但,我还是想写点东西,说说我心中对母校的感谢。
感谢母校领导对我的关心呵护。高中三年,母校领导一直很关心我:不仅帮助我规划人生发展方向、量身定制科学的训练计划;而且,为我解决了很多实质性的问题,排解了我的后顾之忧。副校长李岚更是像妈妈一样为我操心:经常找我谈心,了解我的学习、训练情况,甚至关心到我的穿衣、吃饭、睡眠。特别记得高三时,学校领导鼓励我考北京大学,并给了全面的关心,让教练组老师全程陪护我15天,给我信心,给我鼓励,给我指导,甚至给我生活照料……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止不住要对你们说声“谢谢”!
感谢教练组老师对我的精心培育。说实在的,高一进校时,我的运动水平和其他队员是有差距的,因此不太愿意参加田径队训练,教练组老师对我不抛弃、不放弃,督促、鼓励我参加训练。更让我感谢终生的是,教练组帮助我成功“转训”:高中之前我练习的项目是800米、1500米中长跑,在母校训练了一段时间后,综合考虑我的运动能力,教练组尝试将我的项目调整为400米。这是田径中最难、最痛苦的项目之一,无论是心肺功能还是速度,都已经达到了人体的极限。我犹豫过、畏难过、退缩过。是教练组的老师,特别是王亚建老师、左江洲老师一直鼓励我,训练时、比赛中为我从体能、战术、心理等各方面给予帮助、指导。想起一个细节来,有一段时间,一向和善友爱的队友突然对我冷嘲热讽起来,各种“语言刺激”简直让我难以接受!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想尽了办法激发我的斗志。在北京考试的15天,王老师、左老师一直陪在我的身边,无微不至地为我做着一切。朱涛老,学校领导鼓励我考北京大学,并给了全面的关心,让教练组老师全程陪护我15天,给我信心,给我鼓励,给我指导,甚至给我生活照料……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止不住要对你们说声“谢谢”!
感谢教练组老师对我的精心培育。说实在的,高一进校时,我的运动水平和其他队员是有差距的,因此不太愿意参加田径队训练,教练组老师对我不抛弃、不放弃,督促、鼓励我参加训练。更让我感谢终生的是,教练组帮助我成功“转训”:高中之前我练习的项目是800米、1500米中长跑,在母校训练了一段时间后,综合考虑我的运动能力,教练组尝试将我的项目调整为400米。这是田径中最难、最痛苦的项目之一,无论是心肺功能还是速度,都已经达到了人体的极限。我犹豫过、畏难过、退缩过。是教练组的老师,特别是王亚建老师、左江洲老师一直鼓励我,训练时、比赛中为我从体能、战术、心理等各方面给予帮助、指导。想起一个细节来,有一段时间,一向和善友爱的队友突然对我冷嘲热讽起来,各种“语言刺激”简直让我难以接受!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想尽了办法激发我的斗志。在北京考试的15天,王老师、左老师一直陪在我的身边,无微不至地为我做着一切。朱涛老师还专程去北京给我送一级证书……这些点点滴滴,我一直铭记在心,心里说过无数遍“谢谢!”
感谢科任老师对我的无私付出。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一直是运动员的困扰,我也不例外。但,幸运的是,我生活在“大气育人”的扬大附中,遇到了一群一心为学生的老师:班主任兼外语老师胡红玉以及语文老师徐静、数学老师孟伟业。他们始终关心、支持我参加训练和比赛,并为我及时补上因训练和比赛所耽误的课程。其时,他们三位老师都正年轻,都有小孩子需要照顾,可是为了我,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牺牲了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永远都在。至今还记得胡老师等为我量身定制的语数外文化课复习计划(表),细化、量化到每一天复习什么内容……亲爱的胡老师、徐老师、孟老师,谢谢你们!也谢谢你们的宝贝!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转眼我已离开母校来北大读书四年多。这期间,母校、母校老师一直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关心、支持我。无以回报,我只有更加勤奋努力地读书学习,并坚持体育训练。去年至今先后取得了北京高校田径运动会男子400米冠军、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冠军、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季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选拔赛男子400米冠军以及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分站赛南京站男子400米冠军等成绩。前不久得到确认,我已拥有保送北大研究生的资格。
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或是身边有人羡慕我,我都会想起我的母校,想起我母校的恩师。扬大附中生活、学习的三年,母校给了我家一般的温暖,我的眼里心里早就把母校当成了我的另一个家。我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兑现当初的承诺:以母校为荣,为母校争光!
再次衷心感谢母校以及母校的恩师!真诚祝愿母校越来越好!期待学弟学妹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在北京等着你们!
20xx.02.28 写于北京
学生给母校的感谢信简短篇二
交大二附中南校区:
大家好,我是高20xx届一班王子煜的家长,儿子今年高考成绩是629分,我可不是来炫耀的,因为我家儿子也不是全校分数最高的。
我今天来给大家分享的是,我觉得我儿子在南校区这三年进步是最大的,这除了他自己的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关怀和帮助,我作为家长,对孩子付出的真的不是很多。我一没给他报培训班,二没有陪读,就凭借他在学校自己正常的学习获得这么一个成绩,我觉得还很满意。
当然有的同学或者家长认为,就这么分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分数,也不是最终考取了什么学校,而是我家孩子这三年的一个成长经历,我家孩子从小没有跟我在一起,小的时候应该是个留守儿童,在小县城里和他奶奶一起上小学和中学,成绩也就是一般,三年前,初三毕业以后,在家里真是叛逆的,几乎不好好学了,他年龄也大了,他奶奶也管不了他,经常性的迟到、旷课,学校叫家长协助教育,他奶奶就给我说管不了这孩子,再管下去她就该疯了!没办法,我把他接到西安来。当时也去了好多学校也都参加考试了,确实都没考上。因为他的中考成绩当时才518份,对了,这里澄清一下,可不是走后门儿进来的,因为小县城他们的中考和西安中考总分不一样,因此也符合报考政策的要求。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南校区,遇到了现在的薛校长,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考试,其实当时也没抱什么希望,因为孩子成绩确实不是很好,但经过考试以后,薛校长认为这个孩子还是有潜力,因此就决定录取了。
进入学校后,其实开始孩子的成绩也不是很好,学习热情也不太高,因此也迷茫过、质疑过、失落过,这里就必须要提到我们李晓峰老师带领的这个高三团队,无论那一科的老师都对孩子都付出了真心,上课监督着每个学生认真听讲,下课后在办公室随时给学生答疑解惑,每天晚上晚自习都有老师轮流值班陪着学生们上自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还时常和我们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状态,英语张文萍老师在假期几乎是每天提醒我检督孩子的作业情况,数学、语文、化学、物理各科老师都盯着学生,当然他们不是单单对我家孩子这样,他们对每个学生都这样, 试想一下,每班几十个人,老师盯着每个人,工作量是多大呀。因此说要感谢老师,一般学校的老师还真做不到,我的手机里现在还留着和李晓峰沟通孩子在校情况的微信记录,有时候李老师发的我都不用看,因为我觉得孩子交给他就放心了。现在挺感谢他的,到底我是亲爹还是他是亲爹?在这里对李晓峰老师说一句谢谢啦! 孩子现在出息了,还是我当亲爹,这是永远变不了,你是他的恩师,这也是永远变不了的! 好啦,说的有点儿跑题啦。 用五个字总结一下。这应该叫:授教固有方,用十个字总结一下:来了不想走,走了准后悔。其他的都不多说了,大家算一算,从518到629分,三年里中考的成绩和高考的成绩的比较,见证了一个孩子的成长,更证明了他所在这个学习环境的重要。
是的,每个孩子都会成长,但是在交大二附中南校区这种成长是跨越式的,我们不和五大名校比,大家也知道五大名校本来就是掐尖儿的,进去的学生本来都是分数特别高的,而我们交二南不是,我们进来的都是一些普通的学校学生,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三年里,让孩子得到最大的提升。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孩子都能在中考的分数上再增加100多分,或者50分。成为高考的分数,那是不是就特别的厉害了,那也都六百七八十分呢。我想那一位家长都会乐晕了。相信我,到了你们这一届高考一定可以的,另外还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动,我和孩子的院校面试刚刚通过,按说孩子这个成绩报考西工大,都是没问题的。但是校长和老师还是给我们建议,报中国人民大学,这所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按说一般的学校都会让学生报一个,985、211给学校长脸,但是南校区的领导和老师考虑更多的是孩子将来的就业和出路问题, 建议我们报考更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和就业的学校和专业,比如像往年他们这个学校有报航空学院的,有报军校的,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为学生的前途考虑的,还有,在我们报考志愿时,领导和老师们给出了很多力,这个就不能再多说了,为此,我特别感谢南校区的老师,在这三年给我们孩子的付出和关爱,让孩子的成绩提升了这么多,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这么体贴的优秀的一个团队还真是值得我们信任和感激, 我相信,不远的将来,西安的第六大名校就是交大二附中南校区,当然我觉着交大二附南区,和其他五大名校奋斗的目标还是不一样的:五大名校是,把小孔雀养成大孔雀,交大二附南校是要把小麻雀培养成大孔雀。 因此,为了让让在座的成为大孔雀,我貌同努力。交二南的未来一定非常辉煌!交二南的同学们也一定会学业有成!谢谢大家!
二〇一九年六月三十日
学生给母校的感谢信简短篇三
因为对民航服务业的热爱,我选择了来到中航天使联办院校就读航空服务专业。怀着坚定的梦想,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苦练职业技能,学习中我努力勤奋,生活中乐观向上。
在与老师、同学们的友好相处中,度过了充实快乐的大学生活,也使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知识。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临近毕业打开就业面试时,幸运之神再一次向我伸出友好的双手。在中航集团的推荐下,我参加了厦门航空公司的空乘招聘面试。凭借自身积累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一路上披荆斩棘,顺利通过了职业能力测试、英语水平测试,从初试、复试、政审考核层层过关,直到最后成功突出重围,面试成功。在经过公司组织的新乘岗前培训与考核后,成为厦门航空公司一名正式的空乘人员。
工作闲暇,回想起在校读书的日子,还是会觉得心里暖暖的。大学这段美好的时光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感谢中航集团对我的培养,为我们成才就业搭建的广阔平台;感谢母校的老师们对我的鼓励和指导,使我更加自信,坚信了自己的选择,实现了我最初的愿望。
虽然以后的路还很漫长,但是我已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也会始终以母校校训“德才兼备、志存高远”为激励,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回报中航集团,回报社会。
20xx年就业于厦门航空公司的空
学生给母校的感谢信简短篇四
尊敬的高玉峰校长:
您好!又是一年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想必您和母校的老师们,在节日与开学的双重氛围下十分忙碌吧。
十四年前的金秋,我走进丛台校区的林荫大道,作为“五年一贯制”少年班的首批新生,成为最年轻的“一中人”;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开始了紧张而又短暂的高三生活,通过母校给予的省级优秀学生的荣誉和自主招生,高三半年我就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十年后的今天,即将博士毕业开始创业的我,回首在一中的五年青春成长,回首离开一中后的十年人生新篇,希望借教师节之际,向您,向母校,向母校的老师们致以我最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节日祝福!
感谢您和母校!把邯郸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给予了我们,给了我们靠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刚到一中的第一天,班主任闫老师就告诉我们:我们是邯郸市最优秀的孩子,现在的我们有多努力,未来我们就能和多精彩的人在一起。这句话,是一中给我最宝贵的礼物。我出生在峰峰矿区农村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电脑、咖啡、旅游这些词对十二岁之前的我来说都是另一个世界。而现在的我,已经能和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一起坐在赫尔辛基市中心的星巴克里讨论编程数据。这一切都是因为,十二岁的我,来到了一中,一个教会我做人,教会我做学问的地方。在一中“一切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的氛围下,自然体育课、游学、室外作文课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一中,不仅建立了我全面的学科能力,还培养了我的演讲能力和组织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进而帮助十六岁的我在北大自主招生面试中脱颖而出。
感谢您和母校!在一中读书的我们是幸运的。这里有真正用心和我们相处的老师们。我记得,数学张老师每节课都有一整叠字迹工整的备课笔记,语文马老师总誓励我们课前演讲让我们充分展现自我,历史路老师会为了ppt上的一个音效而较真只为让我们体会到秦王扫六合究竟是如何豪迈,高中班主任张老师总是穿着一件点缀粉笔灰的黑色外套奔波在班级和竞赛小组之间。从他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他们对于教书育人的热爱,学到了做人应该踏实而真诚,悟到了学习知识其实是一个单纯而幸福的过程。
感谢您和母校!在一中读书的我们是幸运的。这里有热爱教育,百年树人的校风。我们首届“五年一贯制”少年班开启了邯郸英才教育的先河,年幼的我们无法体会当年您顶着多少来自外界的质疑和压力。因为您的坚持和努力,改变了我们那一代人的命运。从您的身上我学到了坚持、正直和执着。
现
最新学生给母校的感谢信简短(1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