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参加观摩心得体会报告 参观村委会心得体会(四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村干部参加观摩心得体会报告一
我叫xx,2009年7月,被选派到xx街道xx村任支书助理一职。这两年是我成长最快,付出心血最多,收获经验最大的两年,也是xx村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两年。现将我的工作总结如下:
走出学校,走进农村,两年来我完成从学生到村官的转变,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事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走访了解村情民意,xx村有11个社,共1225户,3755人,xxx运河和xx河穿境而过,将境内划分为难以互通的三大片。农村整个经济收入主要是劳务输出收入和农业经济收入。两年里我走访了全村在家群众756户,2658人四遍以上,着重走重点户105户5次以上,召开院坝会11次,收集到群众反映村委班子建设、土地流转、城乡养老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村社道路建设、电站遗留等方面的意见130余条。
群众反映办理养老保险、民政优抚等方面的手续太繁琐,我就主动帮助困难群众代办相关手续。两年来,先后为村民代办农商行存折130余张,社保手续1200余份,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村民照相40余次。十社肢体二级残疾的刘庆秀,因腿脚不便,办好的残疾证半月都拿不到手,我便利用下社走访的机会将残疾证亲自交到其手上。
不讲私人感情。为切实掌握贫困农户真实情况,我和村干部分工,不间断走访半个月,对全村的162户申请低保及扶贫开发的进行摸底、调查、现场查看,取消65户,确定应保五
保户11户、12人,低保户53户、131人,扶贫户44户、104人,真正实现应保尽保。
对于村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土地、房屋确权等工作,我都全程参与,并按时按质完成。
我承担了远程教育管理、播放工作,2011年初至今共播放13978分钟,还完善了 “12371平台”建设。并注重培养种养能手入党,去年培养了种菜能手刘建华和个体经商户奚杰为预备党员;有年轻党员余道付的万只家兔养殖场建设,带动了余树林的6亩鱼塘配套立体养殖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提升。
为化解群众积怨、消除干群矛盾,我和村干部一起耐心细致做群众思想工作,使电费收缴率达100%,硬是用一个月时间全面化解了这个市里唯一挂牌信访积案。
xx村5社原社长xxx病逝后,社上的存款没有分到群众手中,因想当社长的人太多,导致工作久拖不动,群众四处上访。在支部会上,我坚持海选社长,不渗透任何组织意图。经过努力,顺利选出了5社群众心中的带头人,该社的工作从此走上正轨,再无人上访。
众,不能因为极个别人而放弃对干部的信任,努力调解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道路交通难是贫穷落后的致命要害,
为解决交通难题,我动员群众自筹建设了xxx村到xxx
今年年初村上争取到资金45万元(其中村民自筹6万元),新修了1社到4社、11社到1社泥结石路5.5公里,我负责修建公路时到各社规划。
动员10社村民吴大兵在1社、10社承包80亩坡地种植蔬菜,从此xx村有了第一片山地蔬菜基地,为街道积累了丰富的坡地蔬菜种植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村在办事处的综合目标考核中由原来的后3位,跃至了第7名,支部今年第一次被xx街道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而我在去年支部换届中,被推选为支部委员,并被评为xx街道优秀共产党员。我有三点感悟:
要常出惠民之策,行惠民之举,要以心换心,才会得到群众支持。
要边学习,边提高自我,边总结,边完善自我。
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柴、米、油、盐才是老百姓的国家大事。以后,我会在每一个与群众相处的日子,为群
众多跑一次路,多写一份证明,多做一件实事。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村干部参加观摩心得体会报告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省委省的政府统一部署和安排,省国资委系统企业驻村干部相关要求,公司委派我到xx县xx镇开展驻村工作,怀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工作态度和想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现将半年来驻村工作汇报如下。
一、打牢驻村工作基础、摸清所住村组情况
按照贵州省委“打基础、调结构、惠民生、控人口、保生态”及《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深化“帮县、联乡、驻村”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我被党建扶贫三队安排在迤那镇双营村从事驻村工作。按照党建扶贫三队副队长曹泽祥同志交给我们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里有无读书郎的“四看”驻村工作经验开展驻村工作。
首先对双营村基本情况进行了走访摸底。双营村共有469户2072人,全村辖4个村民组,现有正式党员40人,预备党员2名,贫困户22户,五保户3户,人均纯收入1400元左右,少数民族占74.8%,是迤那镇回族聚居村。主要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和荞麦为主,农业结构单一,村内无矿产资源,畜牧业以养牛、羊和猪维护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外出务工人员较少,蓄水量较少。
其次,对供电企业往年帮扶工作进行系统梳理。20xx年至今,为实际解决农电用电卡脖子问题,满足迤那镇“跨越发展”总体要求,累计投资2550万元,扩建了35kv迤那变,新增容量5兆瓦伏安,新建及改造10kv线路45.849千米,400v及220v线路200.7千米,新增配变58台,完成迤那镇14个村9000多户同网同价工作,全面抄表到户后统一为每度四角五多一点,按70个变台每月平均用电量187000度计算,每月可为村民节约55000余元,平均每户11.2元;出资43.12万元分别帮助大山村、双营村修建村支两委办公室,分两批次共计出资45万元修建“南网新村”,第一期帮助10户贫困户,已入住,目前正在修建的8户贫困户也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出资6万元,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帮助完成了村支两委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标识制定和设计工作,并将制度上墙。赠送价值13000余元的农业实用书籍及光碟,完善农村书屋。
二、严守纪律树形象、做好政府“传话筒”
严格按照威宁县干部驻村工作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及迤那镇政府相关安排要求自己,自省委省的政府统一组织从省委大院出发至今,一直在威宁县迤那镇蹲点驻村,紧紧围绕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任务开展工作,紧密结合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做好“一宣四帮”工作,充分利用村组宣传栏、清镇寺喇叭等对党的十九大理论观念、战略思想、工作部署进行宣传;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利用抄电表、催电费的时间,到帮扶村组进行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参加村支两委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学习,积极帮助村支两委查找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理清思路,找准路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帮助所在村支两委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小康电”,积极为所在村组争取到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项目。
三、利用企业供电优势、当好群众好“参谋”
1、协调省、市、县三级部门饮水问题拨付款项,现今已全部到位,等待配套资金到位后具体实施。因电网架构问题,偏远山区电压低、电压质量差等问题尤为关注,作为供电部门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把烤烟房变台利用好,改变现有的电压质量问题。作为供电所一名管理者,为双营村、大山村开设绿色通道,只要是设计创业、小加工、种养殖业的报装,一律“先上车后买票”,也就是先供电,在规定时限内完善相关材料,不等、不靠、不妥。
2、多次到双营村下队,一是了解老百姓现在忙什么、急什么、想什么,二是边学边用为老百姓出谋划策,荞麦制品是近几年来威宁刚刚兴起轻加工原产品,为了让农户早日脱贫致富,在平时的调研中,鼓励村民多收集,和县里边相关企业沟通,打通荞制品市场。在双营村和大山村之间两个村组孩子比较多的麻窝小学,多次向上级申请帮扶项目,目前对该校采取“手拉手”、“结对帮扶”、“留守儿童不孤单,光明使者在身边”等活动。
关心、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村干部参加观摩心得体会报告 参观村委会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