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规范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法治实践1心得体会(2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法治规范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的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的政治和阶级立场,爱党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努力渗透爱党教育,教育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要极大程度地发挥革命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精神、雷锋精神、欧阳海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中国载人航天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好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好中国。
青春期教育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集中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里。包括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每一课有两个课时,共10课时内容。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适时对学生进行青春早期生理、心理、卫生等知识教育。可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包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和家长和谐相处、如何与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建立友谊、如何正确看待一些不良现象、如何处理与家长和同学之间的矛盾等。可以要求学生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如:“早恋的利与弊”“做男生好还是做女生好”等等,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之间达成科学的共识,用集体舆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青春期教育要把握两条原则:1.生理教育不回避。特别是有关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的问题,教师要大胆讲解。因为这些正是学生羞涩和惶恐的问题,在家人和同学处如果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会使学生感到十分棘手,带给他们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2.心理教育重疏导。早恋、学业负担重、上网成瘾、叛逆是青春期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要讲清利害,多做移情,少一些批评,从正面引导。
法治教育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内容,在七、八、九年级都有相关课程安排,占到整个内容的三分之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中与学生权利和义务相关的重要条款,培养法治观念,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法律的底线意识,即:人的行为不能违反法律,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结合实际生活中部分少年“厌学—逃学—辍学—违法犯罪”的堕落过程,教育学生:学校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最好环境,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诱惑,牢固树立底线意识,赌博、偷窃、吸毒等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内容和方法力求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看、所闻,努力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关注身边人也关注全人类,关心身边事也关心国家大事,在生活中学习道德与法治,向生活学习道德与法治,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
具体来说,就是课前导入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社会实践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认识,端正道德行为,强化道德情感。
人教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别于空洞的说教,一般每一课都设置了“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方法与技能”“阅读感悟”“拓展空间”等学生活动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借助教师适时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明确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把握了这个编排意图,教师就要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好这些活动,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活动问题。
对于法治规范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法治宣传工作总结
法治宣传工作总结
根据区综治委《关于开展xxxx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镇党委十分重视,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结合我镇实际,集中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就开展我镇综治排个舞宣传工作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开展好这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工作活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开创我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及时充实调整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xxxx镇关于组织开展xxxx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同时,今年2月2日镇党委组织会议进行了专题部署,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培训工作会。各村、各成员单位都按照镇党委的安排,认真筹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专门力量,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宣传活动,使这次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在这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中,我镇注重把宣传活动与综治日常相结合,突出了四大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宣传工作活动与平安创建工作相结合。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平安兴宾”、“平安xxxx”建设为主线,以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为着力点,及时大力宣传我镇党委、政府以及各单位、各村在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制中的好措施、好经验、好效果。全镇共出黑板报2期,召开平安创建座谈会8多场次,发放平安创建宣传手册250多份,张贴大小标语350多条,为推进“平安xxxx镇”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二)把宣传工作活动与六五普法和依法治镇工作相结合。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和依法治镇计划,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一学三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各类法律宣传手册120多份。同时,还广泛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在学校开办法制课2堂次,提高了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使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使群众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净化社会环境,拓展宣传的社会效能。
(三)把宣传工作活动与禁毒工作相结合。全镇统一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深入开展以禁毒为重点的专项治理活动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毒品的危害,认真落实开展以创建“无毒害社区”工作为宣传重点,堵源头,抓预防,发放禁毒宣传品400多份,努力实现毒品种植零的目标。各村、各部门也能联系实际,丰富宣传内容,重点突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因地制宜,形式多样
为了使这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活动拓宽宣传领域,增强宣传效果,在宣传月活动中我们结合各地不同实际采取不同的宣传。在街上流动性大设立宣传点散发宣传提纲、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在各村民委等村人口少、流动性小的村重点采取开座谈会、办板报等形式,使这次宣传工作活动规模大、领域宽、形式多样,在全镇形成了浓厚氛围。
总之,在上级综治委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把综治宣传工作当着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把综治宣传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法治规范与实践心得体会及感悟 法治实践1心得体会(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