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 《荷花淀》读后感600字(九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一
2、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3、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4、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李群玉《新荷》
5、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6、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灈茎。——曹植《芙蓉赋》
7、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郑板桥《芙蓉》
8、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苏辙《菌萏轩》
9、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曹植《芙蓉赋》
10、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刘孝威《采莲曲》
11、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乐府《青阳渡》
12、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苏轼《莲花》
13、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莲叶》
14、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沈约《咏芙蓉》
15、朱槛月明中,清香为谁发。——苏辙《菌萏轩》
16、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乐府《青阳渡》
17、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江洪《咏荷诗》
18、吴姬自唱采莲曲,君王昨夜舟中宿。——张籍《乌栖曲》
19、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温庭筠《莲花》
20、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李商隐《荷花》
21、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吴均《采莲》
22、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韦应物《咏露珠》
23、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
24、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25、步有凌波袜,掌为承露盘。——洪适《千叶红莲》
26、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李群玉《新荷》
27、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殷英童《采莲曲》
28、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卢照邻《曲池荷》
29、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李群玉《新荷》
3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1、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32、金红开似镜,半绿卷如杯。——文同《莲花》
33、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石涛《荷花》
34、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35、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李绅《重台莲》
36、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李璟《浣溪沙》
37、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黄琼《莲塘》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二
《荷花》这一课的学习,出乎我意料的莫怪与孩子那敏锐的观察力了。
课上,当我讲到课文第二节,带领孩子观赏那美丽的一池荷花时,当我问:你看到了什么?
前面几个孩子结合着书上的内容说的很好——有什么样的花骨朵,有盛开的花朵等等,可这时站起来一位同学却说道:“老师,我认为这幅图不对。”我一愣,于是我就说:“你说说你的理由吧。”他大声说道:“不该有莲蓬。”咦,说真话,我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课前只注意研究课文,谁注意看插图呀!那更别提考虑这一点呀!但这也有时我们课上多好的教学契机呀!于是,我笑着说:“哪我就想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这时候不该有莲蓬那?”孩子这是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花才开,就败了吗?”
“书上说一进门就闻到清香,就跑去荷花池了,要是早开了,就不会这样了。”
“天天看到开的荷花,就不会这么吸引他了。”
“我认为荷花时才开的。”
……
“也不对,老师,可能作者很久没去了,这次去的时候荷花早就开了,不就有莲蓬了吗。”
正说的热烈时,又有一个孩子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是班里的孩子又是一愣,接着叽叽喳喳说了起来。
是呀,有这个可能呀。说真话,此时因为我课前的准备不足,我没法告诉孩子是什么情况,这时我又对孩子说:“这也是有可能的,那么莲蓬是不是该有,这就需要我们弄清楚作者到来的时间。看到没有,文中到处是问题,就看我们有没有疑,只有善于怀疑,才能找到真正答案。这节课老师就要布置一个作业——查查作者到底什么时候来的,那才能知道图上画莲蓬,该还是不该。”
我想以后我会在这些方面更加关注了,不然真会让孩子把我给问住,难住。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三
《荷花》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有顺序地描述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丽和“我”看荷花的感受。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领悟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是本文的重难点,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注意传神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给学生充分的想像空间,在想像的同时锻炼了进行了写作训练。
<>
讲课开始,高老师先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古诗文,读给大家听听,通过部分同学的介绍,使学生对荷花的美有了初步认识,,再通过教师生动形像的课件演示,激活了学生的想像力,从孩子们的眼神中,啧啧声中,不难看出他们已被荷花的美陶醉了。欣赏之后,请学生谈感受,学生们纷纷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荷花美,有的说荷花太迷人,有的甚至说想亲自去看看,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然后高老师据学生发言,随机小结,是呀,荷花的确很美,作者笔下的荷花更美,以浓郁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了情境。既激发了学习情感,又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
抓好词句教学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力的有效途径。理解荷叶美时,学生对荷叶的多、绿、圆比较容易,而在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的好处时,学生有些困难,教师并不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是教学生运用换词看课件的方法,领会到“冒”这个字的妙处,“冒”字不单纯的写出了荷叶之多,更写出了白荷花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教师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而是在这里给了学生广泛的想像空间,让学生想一想此时的白荷花会说些什么,通过看图画与对文字的理解,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得以无限的发挥,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积累了语言。
<>
读是为写服务的,说是写的基础。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请闭眼,听老师读想画面,在头脑中会出现什么?
生:闭眼听老师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毕)问:你们看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荷花很美,他们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师:都有什么姿势的?(要求从距离水面的高度、两者的距离……说一说)
课件演示
那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还有的————好像————。
师:可以先说一句,也可以全部说出来。
生:有的昂着头,好像在静听青蛙歌唱。
生:有的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好像要出去看杂技。
生:有的刚露出水面,好像—————
这个学生想像了足有一分钟也没有想出来。
教师随即演示画片(课前搜集的),这样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师:这么美的荷花,怎么读才能把荷花的美读出来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一读
读的方式有指名读、同桌对读、配乐读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配乐朗读和具有童趣的语言,立刻使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从文本里跳出来,展开想像,在教师的引领下,激活了生活库存,深读了文本,深悟了文本之情,练习了写作,对荷花的美,对大自然的神奇,获得了独特的感悟。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四
以“荷花”入文,应该说古今诗歌散文中是非常多的,爱“莲”之人多如牛毛。苏教版国标版十二册中,关于“荷花”的文章也有好几篇。比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二下)、《荷花》(三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下)。文人爱莲,世人也爱莲。而叶圣陶的《荷花》应该说是名篇了,短短三百余字,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荷花之美。叶先生的荷花既不是“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冷战。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也不是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是给人一种独特的陶醉。
《荷花》应该说是传统篇目,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而这篇文章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不是前三段的,而是“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想到这里,我问自己是不是我的学生学习这课,这一段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永恒?我又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段在我的头脑中留下这么年没有忘记?
思考之中,我感觉到这是因为“陶醉”会让人终身难忘。何为陶醉?词典中说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感受之中就是陶醉。叶先生的确沉浸在荷花之中了,否则写不出这么美的文章。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如何让他们也陶醉呢?记得教我的老师是这样做的:
大声读,反复读,人人都能够高声背诵。老师弹着琴,让我们轻声背,反复练,并且参加学校朗诵比赛。看来,我以前的语文老师是花了代价的,从内心上也感谢我的语文老师,让美文走进了我的世界。现在看到荷花,我还会吟诵,因为童年的记忆没有消失。
今天,也应该让学生这样享受式的读,因为只有读,才能产生最佳的感受。
继续思考着这一课,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把陶醉这个词还给孩子,让孩子明白陶醉是多好的事。人的一生,所看的景一定很多,所经历的事一定不少,让自己陶醉与其中的事肯定不是一件。陶醉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最美的,也最值得回忆的。陶醉的故事对于他人来说,其实同样是美的。如何把自己的陶醉奉献给世界?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陶醉用笔记下来,写成文章。所以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用陶醉引领学生从另外一种角度明白写作的价值,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
因为收获的是陶醉,所以最幸福!因为收获着陶醉,所以最美!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五
<>
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与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
<>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
<>
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
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
1)两处人物对话。
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②鉴赏对话
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
“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
(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
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
(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动员和鼓动;其次,学生的阅历所限可能使他们理解成年人的内心和情感会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和联想,彼此交流探讨。)
b.鉴赏“商量探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③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六
1、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欧阳炯《女冠子》
2、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隋殷英童《采莲曲》
3、绿杨堤畔闹荷花。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4、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5、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6、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苏泂《荷花》
7、数点飞来荷叶雨,暮香分得小江天。完颜畴《池莲》
8、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9、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欧阳修《莲叶》
10、翠盖佳人临水立,檀粉不匀香汗湿。杜衍《雨中荷花》
11、手捻香笺忆小莲。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12、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刘商《咏双开莲花》
13、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1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
15、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6、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苏东坡《荷花媚荷花》
17、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刘光祖《洞仙歌荷花》
18、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萧纲《采莲曲》
19、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厉鹗《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20、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七
20xx月x日星期x晴
清早,我推开门来到荷塘边,清新的空气中飘逸着一种幽香。朦胧中,几朵“粉伞”和“白伞”跳入我的眼帘,哦,原来是那些美丽的荷花,一夜之间,竞相开放了。
一阵微风拂过,荷花飘飘摇摇,像一位飘逸潇洒的仙人。它的茎是绿色的,有的是灰白色的,好像一把把小雨伞的伞柄。荷花的茎上布满了细小的刺,就像短龙须一样。
花冠是整朵荷花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荷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荷叶有的翠绿,有的墨绿,颜色不一、浑圆宽阔,碧绿无瑕。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五颜六色:玉白的、粉红的、深红的……它们多姿多彩;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躲在碧绿的“盘子”下面;有的张开一张烂漫的笑脸。一支支荷花轻轻绽开,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奇丽淡雅,鲜亮诱人。清风中送来一阵幽香,沁人心脾。
荷花虽然生于淤泥里,却还是那么的娇艳。正就了这句“出淤泥而不染”。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荷塘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于它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人们,让人们一直分享这盛夏时节的美景。
啊,荷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赤日炎炎的夏天增添一线生机。
看着荷花,我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夏景中……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八
[教学要求]
一. 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二. 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片段的略读,《多美啊,野花》的介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前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导语 。揭示课题。观察图画。带入情境。自学课文。自学讨论。理清层次。讲读课文。
第二课时:复习阅读。教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爱莲说》节选。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揭示课题。
1. 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常爱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一篇文章,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
(板书:莲花)
2. 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
(板书:莲叶)
3. 我们还学过一首古诗,里面也赞美过荷花,我们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
(师生一起背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 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
启发:那个小姑娘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小朋友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 自学课文。
四. 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 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
1. 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 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
1. 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 )荷叶( );
又看到( )荷花( );
还看到( )花骨朵( )。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 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例句:
(1)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 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 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 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 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8.(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一朵荷花。
表情朗读第四节。
9. 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
那么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的神情,可以用哪些词。
出示一块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
“我[ ]看着满池的荷花。”
(例: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入神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通过语言训练明确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象带入课文情境。)
10.诱导:现在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
(这时放轻音乐,学生随着柔和的乐曲,深情地凝视着图画。其间轻轻地提示:“荷花翩翩起舞了”)
11.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进行想象性描述。
1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因为荷花非常之美。现在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这一节再读一遍。
(“想着”下面板书“爱”)
“自己仿佛”要读得慢一些,要像真的一样,好像看出了神似的,“风吹来”“风过了”由动到静,要交代清楚。
13.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
学生准备。
提示;复述时要有次序,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要想想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
[板书设计 ]
荷 花
色彩美
看着 美 冒 露 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 爱
风过了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1. 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如“碧绿的……”“嫩黄的……”。
2. 学生齐读课文。
二. 复习阅读。
1. 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
2. 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想象的内容。什么叫“仿佛”?
(“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
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
(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
例句:
(1) 我看着小蝌蚪,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2) 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丛中去采蜜去了。
(3) 我看着梅花,仿佛自己是一朵梅花,迎着寒风开放。
(4) 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
三. 教补充教材。
1.《王冕看荷花》(略读)
(1)导语 :刚才同学们用“仿佛”说话,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学了《荷花》这篇课文,你们在一年级学习了《王冕学画》,现在李老师再介绍一篇材料让你们读。
教师介绍读物:这篇材料是从一篇很有名的书《儒林外史》里选出来的,写的是《王冕看荷花》。小朋友们很快地把这材料看一遍。
( 学生阅读课文)
(2)指导:这材料上有几个词是古文中的词,我们现在不,你结合上下文读读,想想。(针对学生已开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如《水浒》等。通过这篇节选的教材,意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读”,理解内容。)
“须臾”是什么意思?天气烦躁里的“烦躁”是什么意思?要学会看注释,可以根据上下文猜读。
(板书:须臾、烦躁)
看注释:“须臾”就是一会儿的意思;“烦躁”是指天气闷热。
(4) 这篇材料中有一句写王冕看荷花,看到怎样的程度?(突出“人在画图中”)看这些长篇的文章要学会抓主要的。
(5) 引导运用:现在我们想想在我们刚学的《荷花》这篇课文的第四节末了,是不是可以再加上一句话,来点明这一节的中心意思,你们想想应该加哪一句呢?(“真是人在画图中”)
(在原来板书的“风过了”后面加上“真是人在画图中”。)
(让学生运用这一句话,不仅是画龙点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指导的意境的体会。)
2.《爱莲说》中的两句话。
(1) 导入 :由于荷花的色彩很美,姿态也很美,因此使人陶醉在画图之中,其实荷花不仅外表美,它的品格也是很美的。宋朝有个哲学家曾这样赞美荷花。
(教师板书两句话)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教师先在“甚蕃”、“淤”字上加上拼音,领读两遍,再启发学生结合上下文讲讲“甚蕃”的意思。然后教师再完整地讲这两句话的意思。)
(2) 讲解:这两句话,前一句的意思是说,水上的、陆上的花草,可爱的很多,后一句是说作者最爱莲花,爱它生长在淤泥之中,却全身洁白不受污染,这是作者对莲花的内在品格的赞羡。
(同学带着赞美荷花的语调读两遍。)
(3) 学了这两句话,你们知道李老师要说荷花的什么美?
荷花更美的是品格上的美。
(板书:在原来“色彩美”“姿态美”下面加上“品格美”)
正因为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们爱荷花。我现在请小朋友用这样的句式连贯地说荷花的美。
板书:
我爱( ),
我爱( ),
我更爱( )。
例句:
我爱荷花的美丽色彩,我爱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我更爱荷花的品格,她出淤泥而不染。
(这里补充荷花的品格美,目的是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再深化一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加深对荷花的情感。)
(4)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但是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他们。
说话训练: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野外看了野花,野花有许许多多,有各种美的色彩,也有好的品格,你们觉得那一种野花最美?
我们就来说蒲公英,你们自己出个题目吧。
(学生自拟题目)
题目很多,我们就挑朴素一些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根据我们今天讲的,主要是把蒲公英的美说出来。(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
蒲公英 花 外表美
茎叶 内在美
种子
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思考。
例话: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花,无论在什么地方,它都能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小花。蒲公英的花像小菊花,又像小小的向日葵,蒲公英给它的孩子们每人一把伞,让风伯伯把它们带到四面八方,在土壤妈妈的怀抱里,生根发芽。
我仿佛变成一粒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伯伯飞过小河,飞过高山,飞到日月潭,给台湾小朋友带去大陆小朋友的问候。
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我一把伞,风伯伯把我带到小河边的一块空地上,我就在那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
5.佳作欣赏。
(最后教师用表情朗读方式介绍了《多美啊,野花》,并发下这篇读物。)
同学们回去好好读这篇文章,想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是怎样赞美野花的,下次写蒲公英就会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
荷花 蒲公英
色彩 我爱 , 花 外表美
姿态 美 我爱 , 茎叶 内在美
品格 我更爱 。
描写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九
它是一株野荷。它想要努力生长,悄然开放活在世人的视线中,活在周敦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玉植。”的飘逸而又轻柔的诗句下。
可惜,它生不逢时,当它刚刚在淤泥中冲破种子,抽出一点绿芽的时候,就要面对严冬这场残酷的考验,它明白,它脆弱的上身是熬不过严冬的,甚至连一阵大风都经受不起。于是,它开始发展根系,向深处的淤泥伸去,起码在严冬中保护好自己的根系。不久,它脆弱的上身被一场大雪毁灭。周围的淤泥也被冻得异常坚硬,淤泥嘲笑它说:“放弃吧,不要再白费力气了,等着一场大风把你刮走吧。”
它忍受着淤泥的嘲笑与根系钻心的痛苦,一点一点地向下扎根,终有一天,它碰到了一块石头,石头说:“就此罢了吧,你已经扎得够深了,下面尖锐的岩石会将你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它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承受痛苦,慢慢绕开岩石向地下扎去。
终于,度过了最为难熬的季节,可它又有了新的磨难与挑战,那便是周围是污秽的淤泥,头上是火辣辣的太阳,没有足够的养料与水分,大自然对它的各种考验。
可是,它仍没有放弃,它凭着冬天发展的发达根系,以及“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与大自然作起斗争。它拼命的吸收养分,让自己壮大起来,当狂风暴雨来临时,它绝不低头,而是顽强的挺立,当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它身上时,它绝不害怕,而是如狼似虎般的拼命吸着,独自承担痛苦。
一天的清晨,一行人从它身边经过,忽然,一个初中生惊叹道:“这朵荷花可真美,花朵片片洁白如玉,绿叶精致的像一件件艺术品,微风拂过,像一位洁白少女在翩翩起舞。”
它哭了,喜极而泣,一颗颗露珠从它洁白的花朵上落下,同时它也明白,是自己坚强,与对周围环境顽强的抵抗,才拥有了这份“出淤泥而不染”,与众不同的美。
初二作文夏日荷花800字2我喜欢很多的花,有金灿灿的迎春花,洁白的百合,紫色的薰衣草,多姿的菊花但我最爱的是纯洁荷花。
她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洒清香而天然独秀,既玲珑又纯洁谦虚,亭亭玉立,惹人喜爱。
走进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有的荷叶只露出了一小点的嫩芽,小小的,绿绿的很可爱;有的才长到一个大人的手掌那么大,一阵阵微风吹来,荷叶随风舞动;有的荷叶已经长成一个大盆子那样大了,颜色碧绿碧绿的生机勃勃。一片片荷叶都紧紧地连接着,好像是一个大家族,每一片荷叶都是大家族里的一份子大家心连着心。一阵风吹来,绿色的海洋立刻翻起了波浪,一阵接着一阵,大海翻腾着。荷叶上还有一地滴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水珠好像在发光一样就仿佛是一颗颗洁白的闪亮的珍珠。
绿色的荷叶衬托着千姿百态、娇艳欲滴的荷花。荷花洁白无瑕像水晶一样透亮,有的还只有一个青里透白的花苞,含苞欲放;有的只开了一半,一半的花瓣已近垂了下去在荷花的四周,中间还有一些花瓣紧紧地簇拥在黄色的花蕊旁,好似一位十五六岁的青春少女;还有一些荷花的花瓣全部绽放了,就好像一个穿着华丽衣服的贵人在翩翩起舞;有的荷花花瓣已经全部凋零了,露出了碧绿碧绿的莲蓬,连碰上的一个个小孔就似乎是一张张这小嘴,在焦急的大喊:我成熟了,我成熟了,快把我带回家出我那香喷喷的莲子吧!
荷花成熟,发出了淡雅的清香,着淡淡的香味引来了蝴蝶,蝴蝶在朵朵荷花之中嬉戏,令人赏心悦目,而那顽皮的蜻蜓在和荷花之中飞来飞去到这朵,到那朵在与荷花玩耍嬉戏。我被眼前的这一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我陶醉在了这一美景之中,我认为眼前的荷花是一位位美丽的在翩翩起舞的仙子。
荷花不仅美丽,而且还很有用处。荷叶能泡茶还能做中药,莲藕能吃,莲子是在酷热的夏天清凉解暑的最好食品,总之,荷花全身都是宝贝。周记大全
荷花不像牡丹一样雍容华贵,不像如兰斯馨的兰花,也不像傲骨的梅花。然而,她是默默无闻地为酷暑奉送着丝丝凉意。我爱荷花,我爱她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她那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风亮节。
初二作文夏日荷花800字3荷花象征好运,荷花象征美丽,荷花给人类的享受。暑假爸爸戴我回老家广洋湖,去离家五六里路的万亩荷园赏荷花。
我们划小船,缓缓前行。只见眼前何园,荷叶你挤着我,我挨着你,个个绿油油的,像一片绿海。零星地点缀着白的、红的、粉的花,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走近了,那高高挺立的荷叶,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张开的舞裙,浮在水面的荷叶,好似一个个碧玉盘。偶尔有一只青蛙跳到荷叶上,溅起的水花落到“玉盘”,立刻变成圆滚滚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烁烁,晶莹透亮,好像一颗颗连城的钻石一样。它好像看到我们来了,“呱”地叫了一声,跳到河里去了。
“快看!多美的荷花!”不知谁喊了一声。我们用力向荷园中心划去。我看到了,清晨,仙女般睡在自己圆圆叶面上的睡莲花,从梦中醒来。它修长的花柄如《天鹅湖》中那只白天鹅秀美的脖颈,缓缓地抬起,花瓣缓缓地舒展开来,荷花的花骨朵儿仿佛是天上掉下来的大水珠,一些花瓣只露出半张脸,好像一个小姑娘羞涩地在妈妈的身后;有些荷花从荷叶中探出头来,亭亭玉立,含笑怒放。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在轻柔雨丝的抚慰下,显得更加清秀、雅洁、妩媚、可爱了。
荷花的颜色没有玫瑰的艳丽,也不像木兰花一样雪白,她是白中透粉,既不单调也不艳丽,让人赏心悦目,她的香味没有桂花一般浓郁,只是淡淡的花香,只要你细细品味,才可以发现她的独特之美,一阵风飘来,缕缕的清香,美丽的荷花,哪一样不能使你陶醉?
我们玩累了就歇一歇,看到绝大多数人在荷叶、荷花中走来走去,驻足观赏,不动一根毫毛。极个别随手扳一支荷叶戴在头上,扳一支荷花翘起鼻子,嗅一嗅,是不文明举动。
傍晚,余辉拥抱着大地,几位老人坐在湖边椅子上聊家常看风景,几个小孩在广洋湖边嬉戏。我们恋恋不舍离开荷园,在回家路上爸爸告诉我,荷花谢后结出果实——莲子,像一个马蜂窝,营养价值高。“荷叶是海,盛世如花”。
家乡的景,家乡的'花,家乡的人,多么可爱的土地呀!我又是多么迷恋她们呀!
初二作文夏日荷花800字4现在已是九月下旬,中秋节都过去了,我居然还能看见荷花。
一整个暑假,就在上辅导课,游泳,写作业中度过,总是想抽空去看一看公园里的荷花,却苦于没空。就算有时有时间,也会忙着做别的事情,忘了赏荷。等这件事过去后,才会想起来赏荷,可是又没空了。转眼间,暑假结束,开学了,我想起还有赏荷这么一件事没做,不免有些惋惜。
这个星期六早晨,我起得很早去公园锻炼身体。从正门进去,从山的这一头爬上,从山的那一头爬下,已是头重脚轻,气喘吁吁。我正要从西门走出公园,突然心生一念,想要看看那荷花是否还在。我有一种预感,它们还没有凋谢。于是我调转方向朝荷花池的方向走去。果然,大老远就望见了那灿烂的几点黄。是荷花!我急忙跑上前去。
在这方池子中心的一片荷叶上开着五六朵金黄色的荷花,有大有小,但全都怒放着。最大的一朵横踞于群花之间,仿佛一轮初升的太阳般灿烂,十分夺目。我不禁恍惚了半天。而后我感觉头脑仿佛清醒了许多,身躯似乎也不那么沉重与疲惫了。我挪步沿河边走去,又见到了淡紫色的荷花,单看花就像纸一样的洁白,但与其他花作比较又会发现它是淡淡的紫色。看见它,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这花简直就是她的化身。我继续漫步,这次的荷花是河里最大的荷花。花朵像一个小脸盆一样,上粉下白,出淤泥而不染。还有一种荷花是粉色的,完完全全的粉色,娇艳欲滴,别有一番风味。最后我还看到了几株高高的莲蓬,伫立在荷叶之中,有的老到棕黄,连莲蓬头都有些灰白了,有的则是跟刚长出来的一样鲜嫩。
这是我秋天中意外的收获,没想到九月份了它们还在盛开着,使我想要一观荷花的愿望得以实现。观完荷花,我沉思了一会。我觉得人就应该像这些秋日中盛开的荷花一样,为自己的绽放默默地,耐心的等候着,准备着。当其它荷花盛开时,它们不急着与之争锋,出风头,而是还是默默地,低调的酝酿着。或许是因为,这些秋日中的荷花不是为别人而绽放,而是为自己而绽放,为绽放而绽放。所以,它们开出的花会比其它荷花更加美丽动人。故此,它们不愁没有欣赏者,不要急于绽放,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荷花淀心得体会简洁报告 《荷花淀》读后感600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