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教育类见习心得体会报告(二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教育类见习心得体会报告一
在石板岩写生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它将时刻提醒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中要正确地对待任何一件事物,也使我的心境逐渐平静,也再次学到了,思考到了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
7月8日早我们整装出发,坐北上的车,心中有许多说不出激动,许多的憧憬。当到林县境内,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那绿色,那天然的成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有些同学就开玩笑说,我不会回去了,这里真是世外桃源,我打算好了,就在这边找个人嫁了,以后你们来看我哦!一路说说笑笑,六,七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下午到达石板岩,稍作休整,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写生了。这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石板,人们住的房子也都是由石板盖成,这样的房子结实耐用。山里空气清新凉爽,不仅适合写生,也是避暑的好地方。林州市石板岩的自然风光很美。这里独特的居民也堪称一景,它非常自然、和谐地融进了太行大峡谷的山水之中,令游客们赞叹不已。
石板岩的居民有什么特色?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石梯、石楼、石板房,石地、石柱、石头墙,石街、石院、石板场,石碾、石磨、石谷洞,石臼、石盆、石水缸,石桌、石凳、石锅台,石庙、石炉、石神像。”即使你从没有到过石板岩,也可以从民谣中听出来,石板岩的民居是由石头组成的。在太行大峡谷里,你不管走到哪个村,见到的都是石头房。关于这种房子,散文作家唐兴顺在散文《石板岩之韵》中写道:“此间人家所居之屋在全国乃至世界居民中也有异常特色,一律用石头建造。一座房屋只有门子、窗棂是木头的。像童话中的建筑一样美丽。”对墙的内壁,山里人先用麦秸泥泥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便变得整洁、亮堂。这种房住进去冬暖夏凉。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岩居民。古时石板岩山道崎岖险峻,交通运输极为不便,人们进山出山运点儿东西都是靠肩挑手抬,山下的砖瓦是很难运到山里的。再者,石板岩是个非常贫瘠的地方,多数村民没有财力到山下买来砖瓦建房,即使有的人有财力,勤俭的人们也不原意花那冤枉钱,眼前、身边、脚下,那塞满天地间的石头就是最亲切、最经济、最顺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他们只需要花些力气把这些石头开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凿成形,就可以建成一座称心的房子。这种房子在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形成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形成一种极富地方文化魅力的建筑。一开始同学们看到这么多的石板、房子有点手足无措,不知从何画起。于是老师就耐心地讲解并亲自作范画给我们看。按照老师的讲解,先构图,注意疏密关系,画多了自然就好了。
在这里,大自然的绚丽壮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恶劣和险峻的路途,艰苦的历程,都强烈地吸引和刺激着同学们的感官,激励求知探索的欲望,唤起强烈的画画冲动。这种被真实所打动的激情所迸发的创造活力,又使笔下的作品随情感的涌动而产生激动人心的视觉效果、生命力与凝聚力。一周的写生活动中,我们的凝聚力得到了煅造,行走在不平的山路上,相互关照、互相提醒,同学情谊、师生情怀,无一不显示在山谷中、悬崖边、飞瀑旁。
晚上,我们进行讨论和总结,老师点评。由于画的是速写,对于收集素材和锻炼手绘能力很有帮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名家作品,知道速写非常严谨,线的虚实、画面的疏密、线条的美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那种回归自然的恬淡心境,真是无法用确切的、精美的词句去描写,太美了。校外写生,让我们学到了如何思考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听到的是山民的欢歌笑语,感受到的是山民的热情厚道、真诚好客。
写生使我对《色彩》这门基础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的认为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充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色彩课的学习使我们对色彩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色相方面,对色彩的明度纯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情,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一天也不画一幅画,也不要抱着单纯为了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去画,因为那样作出来的东西只能算是一张作业,而不能说是一张作品。那它就无疑要被专业的称作“狗屎”的。当然在别人看来这样说很不文明,但要想自己的东西不被轻视,首先自己是要用心去作的,不自己看轻自己,不看轻自己作出来的东西。在写生期间天气变化很大忽晴忽雨,这就为我们深化对光和色彩的规律认识,锻炼掌握视觉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培养表现色彩的能力和对技法的掌握能力提供了条件。老师教会我们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变化的自然景色的色彩调和,体会到事物总会不断变化的。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人生的哲学。
当然,写生完后,我对写生作为教育社会实践,其意义也做了总结和思考。学校所安排的社会实践教学,学生是主体,老师是核心,在许老师和其他两位老师帮助启发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准定位。一般结合专业训练的特殊性,多选择偏远地区、有特色的地域或原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做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往往这些地区的偏僻或交通不便,每次都能使大家克服极大困难,团结合作。
描写教育类见习心得体会报告二
教海拾贝
教师之业,神圣而悲壮,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凡步入教师之行业,就意味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无闻,辛勤耕耘,培育亿万民族之脊梁,谱写中华文明之颂歌,教师,站在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无闻,甚至无怨无悔并为之付出毕生的心血.
随着奥运年的到来,我已在三尺讲台度过了二个春秋了,回想教师之路,平凡而激情,三尺讲台十数书桌,斗转星移,校园教室简陋寒舍,同样之路反反复复,平凡之事岁月蹉跎,也有辛酸苦辣,也有悲欢离合,也知世事冷暖,也食人间烟火.面对童真,檫干泪水,让春风轻拂蓓蕾,登上讲台,激扬文字,让智慧洒满希望的田野,平凡之路,平凡生活,每每洋溢着崇高,让人难以忘怀,难以诉说.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其在班级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组织作用、建设良好的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和科任教师沟通等,可以说班主任在一个班级是一个中心纽带.
20xx年9月,我有幸担任文公中学高一(4)班的班主任,历经半载,感受颇多,下面略谈一下在过去一年里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体会.
树立威信、严明纪律
开学初,班主任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树立威信、严明纪律, 我想如果班主任工作一开始就受到学生的抗拒、抵触,那么,你的班主任工作就会很难开展。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有纪律约束的。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有保证。因此,开学之初,严明纪律是很重要的。当有学生第一个违反了班规时,就要严格地按照班规校纪的具体条款,对违纪的学生进行奖罚分明的处理。处理了第一个学生后,班上的其他学生就会有一种共同的认识:班主任说话算数,讲到做到,并且奖罚分明。这样,对于一些平时纪律比较懒散的学生起到了一种阻吓作用,平时一些不太符合班规的行为也会因此有所收敛,这对形成一个守纪律的班集体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不过,对被你进行处理了的学生过后应再找他(或她)谈心,并进行艺术的批评和说理教育,再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班主任也是凡人,也有真性情,也会犯错,重要的是在适当的时机勇于真诚的认错,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使学生信服、听从、遵守。 学生工作有时需要真刀真枪、针锋相对,有时却需要虚晃一枪、以柔克刚;有时需要明敲锣明击鼓,有时却需要旁敲侧击、迂回进攻;有时需要大张旗鼓,有时却需要偃旗息鼓,于无声处胜有声,青少年富有个性,我们的思想工作也应因人因事因地而不断变化。这样学生才能取得实效。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所面对的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随时都可能出现与班规、校纪相悖的举动。这时,教师不要贸然地去对学生的举动进行指责,更不要对学生采取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动,应始终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要以师生平等的身份去问清缘由,要用饱满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对碰到困难和受到挫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及时给于中肯的批评和诚挚的帮助,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在学生心灵中经久不息地泛起清纯美丽的涟漪。这样,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感化,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赢得学生的尊敬、理解和支持,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生活就会感到很温暖、很自在、有上进心,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去履行正确的道德规范,自觉地去执行班级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记得去年刚分班时,我班有个学生很调皮,每天都在犯不同的错误及扣分,我经常找他谈心,询问他的各种情况,最后在我的教导和说服下,他很快改了这些不良的习惯,并主动担任了班长一职,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并把本班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
换位思考 相互理解
为一名班主任用“换位”思想去管理班级很有必要.。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样才能与学生情感沟通。在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教育引导学生,,同时还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教育管理的切入点。我认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一切,每当对学生提出什么要求、自已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如:我要求学生保持好卫生,我习惯主动将垃圾丢到垃圾桶。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时,班主任首先要遵守作息时间,言行一致。这样做不仅能约束班主任工作的随意性,同时也能起到示范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商议有关班级事宜时,一定要多听同学们的见解,看看学生怎么想,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做为一名班主任只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认识、体验、思考和处理问题,班主任就不会为学生犯错误而火冒三丈,班级管理中教师就能理智地纠正那些过激的做法,教师和学生更易平等相处。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时刻与学生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增进师生相互理解,不仅利于寻求切合学生实际的工作方法,利于做好班级工作,而且也能很好地建立自己的威信。
及时鼓励、营造和谐
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备。我们应该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表现尽量做到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备,而且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要讲究艺术。鼓励表扬更能触发人的进取心理。每当学生有进步,教师应抓住他的某一点优点或成功之处及时地、恰当地加以鼓励表扬,引导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进步。通过实践,我觉得让学生在赞扬中前进是行之有效的。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差,自己情绪低落,厌学、甚至有弃学的念头等。面对学生这一心理障碍,我帮助他分析原因,指出他努力的方向,赞美每一次最细小的进步,使这位学生在老师及时的肯定和赞美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希望,最终变化很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都能这样做,我想不仅能使学生有较大的转变,还能能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有艺术的工作,每个人的做法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描写教育类见习心得体会报告(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