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报告 化学研讨课心得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报告一

1、 知识联系生产实际、 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4、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5、跟踪检查。

描写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报告二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回顾△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学生回答)

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反应热,那么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中正确反映其热量的变化?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对比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并填写表格。

h2(g)+1/2 o2(g)= h2o(i) ?△h= - 285、8kj/ mol

点燃

h2+1/2 o2====== h2o

学生回答: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2热化学方程式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化学方程式不用。

再次让学生对比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200℃

h2(g) i2(g)======2hi(g) △h=-14、9kj/mol ①

101kpa

h2(g) 1/2 o2(g)==h2o(g) △h=-241、8kj/mol ②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③

学生讨论总结: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为整数或分数。

普通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宏观上表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微观上表示原子分子数目,只能为整数,不能为分数。

4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普通化学方程式中注明条件。

5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数值也加倍;

让学生自己总结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的'右边必须写上△h,并用“空格”隔开, △h:吸热用“ ”,放热用:“-”,单位是kj/mol或j/mol

2、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 25℃ 1、01×105pa;

3、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

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并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5、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燃烧热和能源,课后同学们预习这部分内容,着重分析燃烧热、中和热概念及其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并完成本节练习。

描写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报告三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生锈、_、风化等。

2、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等。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kclo3、h2so4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h2o、co2、so2、fe2o3等。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通常是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so3等。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通常是一些金属氧化物,如:cuo、mgo、fe2o3等。

酸:由h 、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hcl(盐酸)、h2so4(硫酸)、hno3(_)

碱:一般由金属离子和oh—组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fe(oh)3

盐:一般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盐分为三种:(1)正盐,如:nacl、na2co3、cuso4(2)酸式盐,如:nahso4

(3)碱式盐,如:cu2(oh)2co3

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原子团如下:oh—(氢氧根)、no3—(_根)、

so42—(硫酸根)、co32—(碳

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报告 化学研讨课心得体会(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