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发展讨论报告范文模板简短 生态建设报告(二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生态发展讨论报告范文模板简短一
自去年2月以来,xx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北部山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在xx市几套班子领导的亲自组织、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下,我市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启动和推进。本次扶贫开发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投入的财力、人力、物力是前所未有的,短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前所未有的。海珠、荔湾、黄埔、罗岗4个帮扶区,84个xx市直企事业帮扶单位,星河湾集团、合景泰富集团、雅居乐集团、南方石化集团、伟腾集团、保利地产、方圆集团、侨鑫集团、珠江投资9家知名企业和124家中小企业将扶贫开发视为“一把手”责任和头号民生工程狠抓落实。全市各镇、街确定的镇级扶贫开发项目(三批次合计)191个,总投资概算 18.8亿元;各挂钩帮扶单位与贫困村确定的20xx年村级帮扶项目693 个,总投资概算13.89 亿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扶贫机制开创新模式,在缩短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取得六大新成果:民生保障跃上新台阶,集体经济提升新层次,镇村环境焕发新面貌,特色打造取得新成果,自我帮扶促进新发展,农民收入提上新水平。
根据因地制宜和“集中发展、集体收益”的原则,各帮扶单位立足各村实际,积极发挥帮扶单位自身优势,开拓创新,通过资源开发、资金统筹、村企结合、集约建设、体外帮扶等途径和方式,大力发展各种经济产业及项目,在帮扶工作中注重强化造血功能,努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许多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夯实,村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统计,至今全市投入“双到”工作资金达4.72亿余元。目前,全市确定帮扶村集体经济类项目236个,总投资 9.69亿元,截至5月,252个已完工并开始产生效益。有 128条村集体年收入将达到十万元以上,脱贫比例达63.22 %。(其中,广州帮扶四镇已有114条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占93.44%;一镇三街自我帮扶已有13条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占16.45%)。在贫困户帮扶工作方面。我市共有贫困村201条,共有贫困户7953户23499人,纳入考核的贫困户3540户13265人。通过就业帮扶、农业种养帮扶、物资帮扶、培训就业帮扶、整合土地出租等具体帮扶措施,已有4953户贫困户共计14141人率先实现脱贫,其中考核的贫困户达2328户、 8992人(广州对口帮扶四镇1836户7278人,我市一镇三街帮扶492户1714人),人均年增收3237元,总体进度达58.6%。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和好做法,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一是思想观念有待转变。部分村干部对扶贫开发工作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群众等、靠、要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等,自我脱贫、自求发展的意识不强。村两委班子组织建设有待加强,尤其是部分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高,为集体谋发展、谋利益的责任心不强,寻找发展出路的办法不多。
二是用地问题依然突出。用地指标紧缺,成为扶贫开发工作重要制约因素。去年 “一镇三街”确定的镇级扶贫开发项目用地指标缺口就达150亩,导致部分项目无法落地。不少的村级扶贫项目也因为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无法落地。此外,返还地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补偿标准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财政投入有待加大。由于资金投入相差大,广州对口帮扶四镇与我市自我帮扶的“一镇三街”工作进展不平衡:xx市帮扶122条村投入平均超过300万元,至今村集体和贫困户脱贫率均超过60%;而由我市市直部门自我帮扶的79条村平均每村投入只有60万元,至今村集体脱贫率未达到20%,与广州对口帮扶四镇差距明显拉大。
四是长效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帮扶单位帮扶方法单一,重治标、轻治本,扶贫项目后续运营管理资金缺口大,脱贫村、户自我造血功能不强,返贫压力大。
五是扶贫资源有待整合。各种涉农资金来源渠道多、形式不同,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当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没有制定覆盖全市的扶贫开发总体规划,没有建立详细可操作的长、中、近的扶贫开发建设项目库,存在整合力度不够,扶贫资源分散,集聚效应不明显的现象。
六是集体经济发展难度大。目前,村社普遍缺乏适合本村社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很多村社集体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发包出去的物业承包费较低,水源林补偿标准偏低,农民靠山吃山未能实现脱贫。受自然禀赋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限制,尤其是受流溪河水源保护政策的限制,部分贫困村至今无法落实合适的帮扶项目,村集体统筹项目推进难度大。
七是贫困户脱贫制约因素多。贫困户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绝大多数都只有初中,缺乏文化知识,直接影响就业和创业。贫困户自有资金不足,无法引进优良品种技术和进行规模化生产,缺乏发展后劲。此外,农村贫困户因残疾或重大疾病造成劳动力缺乏,脱贫致富缺乏主体力量。
三、工作建议
根据中央、省和xx市的工作部署,扶贫开发已成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工作重点由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逐步转向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在我市加快建设广州北部城市副中心和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适合我市特点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为此,建议如下:
(一)转变观念——提高发展村社集体经济认识。市、镇、村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高度,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全方位认真审视我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帮扶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中,要切实解决几种思想问题:一是“轻视论”。不重视集体经济发展的思想,认为集体经济不重要,可有可无,只要搞好维稳、计生等日常工作即可。二是“依赖论”。主要表现为等、靠、要,认为发展集体经济很困难,现在上级政府为每条村补贴到8万元,基本能够维持日常一运作,以后政府还会为村经济想办法的。三是“无能论”。认为集体没有资源和人才,难以发展集体经济。为此,各级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振奋精神,多想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积极发展壮大村社集体经济。
(二)抓好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市、镇、村三级扶贫开发工作规划。由于以往没有制定长期连贯的扶贫开发计划与政策,扶贫开发工作往往呈现短期化、运动式现象。为此,应根据我市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分区功能,加强对镇村的分类指导,制定各村的发展规划和帮扶措施,统筹城乡发展。要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必须把农村的道路交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纳入全市社会发展规划当中,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各帮扶单位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要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的具体工作目标和时间表,把能够利用的资源,引导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同时,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使村
生态发展讨论报告范文模板简短 生态建设报告(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