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孩子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父母和孩子共成长讲座心得(二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父亲和孩子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一
1950年,父亲放弃了较好的工作环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穿上军装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去的时候他的身份是区委干部,他想到前线需要更多的英勇战士,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动员了30余名区里的优秀青年一同去了朝鲜,一入伍就任排长的他冲锋在战斗的最前线,数次立功受奖,为保家卫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朝鲜战争期间,大多数时间每人每天的口粮只有一两辣子面,三两高梁面。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们抗击侵略者的斗志。
也正是因为当时恶劣的饮食条件和战斗环境,使父亲患上了终生备受折磨的胃病,并最终因此病离开人世。当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的父亲被部队送回国上了3 年的速成中学,幸福地扫了盲,这也是他一生的最高学历。1963年周总理提出抽调20万军队干部支援边穷地区,当时军队干部的待遇远远高于地方,但父亲没有犹豫,坚决服从了组织安排。当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只是提出尽量分到靠铁路近一点的地方,以方便回家探望年迈的父母,然而最后连这点愿望也没能实现。
当年他分到湖北省谷城县,报到时,因为火车只通到襄樊,还得转乘汽车到县城边上,再雇辆板车拖上全部家当,走了十几里路才赶到县城的工作单位。那时父亲工作的条件非常艰苦,交通条件又差,经济条件又不好,20多年里,他仅仅只有一次回山东老家探望父母。但我从未听到过他有什么怨言。1968年父亲被安排到卫生院当院长,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父亲从上任第三天开始就被打为走资派,戴高帽、挨批斗成了家常便饭。至今我仍然清楚记得,年幼的我常常爬在窗户上,偷看父亲戴着一顶一米多高的帽子被批斗的情景。
但父亲始终不改他对党的无限忠诚。记得那时在家里,他经常在吃饭前带着一家人面对毛主席画像,背诵毛主席语录,他这样做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忠诚,决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走的形式。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到他耳边时,他惊呆了,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1983年父亲接近60岁了,即将退居二线。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希望在他退居二线后继续担任二线职务,但他坚决要s一退到底#炕再担任任何职务直到离休。?86年父亲得知自己身患胃癌之后,为了节省单位宝贵的经费,除动手术期间外,坚持不住院,而由我的母亲和妹妹们在家中照料,甚至去世前对他的急救都是在家中进行的。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和妹妹在深夜里冒着寒风,跑着到医院去为父亲取急救用的氧气和药品的情景。父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86年他离休时一个月只有 120多块钱的工资。当时在部队担任连长的我
父亲和孩子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父母和孩子共成长讲座心得(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