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沉干部的心得体会报告 疫情下沉工作体会与感受(六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疫情下沉干部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我是共产党员,我来打排头!人民群众的生命重于泰山,我们要坚定信心,尽己所能,守护健康!”城南医院住院部主任郭银飞在得知刚刚改建完成的荆职隔离点需调配医护人员,大家心存顾虑的时候,一向乐观从容的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冲锋上最前线。在他的带动下,城南医院的最美逆行者纷纷涌现,有克服重重困难从洪湖老家赶回一线岗位的金萍医生;独自一人驾车10个小时赶回荆州,前往一线的恩施籍护士陈俊汲;投身护理事业30余年,的护士谢卫红;主动申请调离二线,赶往“一线战场”的护士潘梅、刘金华;年轻一代的90后护士祝雯……。
初来乍到,老天并不关照,突如其来的大风雪,让人有些措手不及。搭建在病区门口的简陋帐篷在风雪中飘摇,帐篷顶落满了厚厚的积雪,郭银飞已坚守在帐篷中接诊当天从各地转运来的87名病人长达十几个小时,此时他正在接诊一对有发热症状焦虑不安的八旬老夫妻,“轰”地一声巨响,帐篷突然之间垮塌下来,千钧一发之际,他迅速冲上前去,站立在风雪中,用自己的身体撑起帐篷,护住了这对老人的安危。雨雪早已浸湿了单薄的鞋,刺骨的寒风从四面袭来,他有些瑟瑟发抖,他托举帐篷艰难地坚持着继续接诊完当天的病人,直到凌晨三点。
因为隔离点处于组建初期,面临防护物资紧缺的现状,他肩负起抗击疫情领头人的责任,坚持一日只穿一套防护服,减少餐饮,避免更换,把更多的安全感留给同事们。每天早8点,他和同事们穿好隔离服进入隔离区,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忙碌。分发完早餐,开始测体温并做好登记,如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医务人员仔细测量血压,详细询问病史,适当给药,叮嘱注意事项。直到中餐发放完后,收拾餐盒、分类垃圾,交接班走出隔离区,此时的他们汗水湿透了衣裳,脸上因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品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忙完一天的日常工作之后,他又带领所有医护人员连夜填写资料完善当天收留病人的档案,废寝忘食已是常态。
他作为医疗组长,重任在肩,他不仅担负楼层的24小时值班,而且要全面总布置总协调。两栋六层楼的隔离病房,随时可见他忙碌的身影,病人的所有问题他总是一一耐心解释,因长时间高强度的连轴转,他的声音嘶哑得说不出话来。因夫妻都在抗疫前线,每每在深夜忙完手头的工作,拖着疲惫掏空的身体,他也会牵挂老家里体弱多病的母亲,会担忧一个人留守在家的孩子。
隔离点因为环境艰苦,工作繁杂,又面临感染的高风险恐惧,几天下来,有些同志不免泄气,他看在眼里,却一直用坚定乐观的心态鼓励身边的“战友”:“向阳而生,未来可期!一定要坚信我们能打赢这场战役!坚持!”、“坚持下去,给自己一些肯定,你绝对比自己想象中要坚强!”
有人问他:“来到这里,你担忧吗?你后悔吗?”他坚定地说:“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和担当作为的精神要在关键时刻“挺上去”,在这场大考面前,我们医务人要站得出、扛得住、过得硬,尽心尽责,集中精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
截止目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隔离观察点作为全区最大留观点,已收治病人246人。郭银飞不分日夜奋战前线、大爱无言,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全体医护人员齐心抗疫,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担当使命。正如他所说:“只要我身体不垮,我就会一直坚持战斗,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最新疫情下沉干部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2020年2月15日,坊子区疫情防控教育专组工作情况如下:
(一)全区教育系统教职工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区教体局各分管领导持续对6个学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培训机构等防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根据上级安排,区教体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教育系统涉外管理与服务工作,积极摸排,建立“人盯人”管理台账,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加强校园及办公场所防控工作,实行全员健康日报制度,进行无死角、全覆盖消毒防护。
(四)由教体局领导班子带队,继续协助凤凰街道及坊城街道对无物业管理小区进行疫情防控。教体局主要负责人,到现场进行督查。
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去过武汉的22人,其中未解除14天隔离观察期的有1人;与武汉来人密切接触的74人,其中未解除14天隔离观察期的有0人。家庭成员去过武汉的83人,其中未解除14天隔离观察期的有3人;与武汉来人密切接触的85人,其中未解除14天隔离观察期的有0人。
2.发热学生0人,其中有武汉疫区接触史的0人;其他家庭成员发热0人,其中有武汉疫区接触史的0人;家长学生关联发热0人,其中有武汉疫区接触史的0人。新增发热学生0人,其中有武汉疫区接触史的0人;新增其他家庭成员发热0人,其中有武汉疫区接触史的0人;新增家长学生关联发热0人,其中有武汉疫区接触史的0人。
3.日统计学生家中来访人员为3人次,均为健康。
最新疫情下沉干部的心得体会报告三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以武汉为中心向全国蔓延,来势凶猛,全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采取了多项防控措施。此次疫情延长了中国人习俗的春节放假,也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恒大研究院报告认为,从宏观的视角,需求和生产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的冲击,短期内会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
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又有多大呢?我们现在还不能明确疫情的走势,但从历史经验和当前进展来看,2003年sars对物流行业的影响要素,在本次疫情虽然也存在,但与2003年相比,冲击应相对较小:
01对物流营收的影响
第一:本次疫情各方反应迅速
2003年sars历时半年,但从2002年11月16日首发病例到2003年4月17日政治局会议高度重视相隔5个月时间,严控时间段在春节后;而此次疫情从12月8日首发病例到1月20日下达指示相隔不到1个半月,1月23日后湖北各地市“封城”、20余个省市延迟一周开工,全国管控一盘棋,多管齐下,有效控制疫情蔓延,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后期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二: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防控力度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可控
强大的动员能力和防控力度超前,抗击疫情经验更丰富。参考过去抗击“非典”的经验,采取了对重点疫区进行管控、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市封城、及时提供各类医疗物资、“小汤山模式”医院定点诊疗感染病例、延长春节假期防止人员大幅流动等措施。截至2月7日,新冠肺炎新增疑似和确诊病例增速大幅放缓,且国家各地在疫情期间支持企业经营政策的及时出台,为企业的生产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与此同时,银行也对一些支持恢复生产秩序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这对整体社会生产秩序的尽早恢复带来较大帮助。
第三:物流社会化程度相对成熟
相比2003年,现在中国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已相对成熟,并已产生了菜鸟、京东物流、顺丰等物流实力较强的社会化企业或平台,在本次疫情中,成熟的物流运作机制在医药设备等应急物资供给与调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政府、企业、消费者对物流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这为物流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现在各个方面都支持物流行业优先复工,突破物流瓶颈,也说明大家已经意识到了物流对社会经济的支撑作用,给物流行业提供了较好的经营环境。物流底盘的厚实、物流体系的完善、物流网络的健全使物流行业在本次疫情中应对风险的能力充分地体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以,在疫情及时控制、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恢复后,物流行业的自救与恢复能力都会比2003年强太多,这也是将本次疫情对物流收入与成本的影响进行有效控制的底气。
02对供应链建设的影响
第一:基于线上线下全生态业务的供应链建设
疫情期间,出行受限,冲击最大的是线下消费领域,很多之前愿意去线下门店采购的消费者转而成为线上的新用户,这也促使企业在供应链建设中,将线上线下全生态业务作为发展重点。
第二:供应链库存与网络
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在于确保供应链库存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本次疫情,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到供应链网络的避险功能,供应链节点建设也将从重点建设转化为物流网络布局,利用物流网络的效应来提供服务与保障供给,降低受灾地区物流枢纽或通过其运送的物料或成品的供应短缺概率。在库存设置方面,也会在考虑供需平衡的前提下,重新设置安全库存,做到在突发事件时也能保障供应链安全。
03对物流技术发展的影响
第一:物流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疫情期间,整体供应链监控和响应计划,缺少较低层的透明性,这源于供应链的数字化程度并不高。在整个供应链中,数字化平台的应用还并不普遍,这为在应急物流中的及时响应与调度带来困难。
第二:物流的智能化
疫情期间,对于需要员工较少、便于疫情管控的智能化工厂与智能化物流中心成为一大亮点。相反,对劳动力依赖程度较高的产业或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每经历一次社会重大事件,都会对相应的产业提出新的要求,疫情蔓延下,众多不确定性会持续发生,我们不仅需要有直面它的勇气,更需要有认知它的能力,与它共处。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物流行业虽然发挥出了较为及时与稳定的作用,但是效率与质量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在此形势下,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物流企业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度过难关、稳健发展?
01保持正向充裕的现金流
企业要活下去、活得好的关键,关键是要管好现金流。现金流的三大主要来源,即: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筹资现金流,而疫情下如何保住现金流,第一阶段:整体现金流平衡;第二阶段:经营性现金流平衡;第三阶段:整体盈利。
02缩短时间将业务转线上
为今天,更为赢未来,业务转线上,随即就要建立系统,进行整体转型,推进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
在线化是基础,数字化、智能化是手段,指数化成长是结果。疫情期间,这未来的60天将是转变经营模式最好的时间点,短期借助全员用全网增加营销、增加现金流;全网获客实现价值传递;线上互动、线下体验;推动实体虚拟打通。
经过本次疫情,线上线下业务齐头发展的业务模式将成为标配,基于线上线下全生态业务的供应链建设将成为常态。
03完善物流数字化信息平台
疫情过后,物流数字化管理平台将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整个社会都要求通过数字化平台来快速了解变化,做到物流状态的及时、透明、可控。物流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备内容,基于软件平台建设的迭代性特点,整个技术平台都会按照应急物流的高要求来设计与部署。
04提高物流智能化
疫情期间,对劳动力依赖程度较高的企业受都到较大影响。从发展趋势来看,基于无人化、少人化的物流场景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对与其相匹配的智能物流技术的需求也会增多,因此物流企业更要加深智能物流技术的应用。
05增强物流多功能性
基于疫情对物流响应的高要求,物流设施的共用性与通用性成
疫情下沉干部的心得体会报告 疫情下沉工作体会与感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