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风水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风水培训心得体会(八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国学与风水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一
正如老师所说“决定胜是在增上生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国学修心是步步增上的资粮保证”,“包括易经洗心、中医养心、儒家正心、道家静心和禅宗明心,知道这一颗心的奇妙变化,从粗到细再到微妙,”“佛法与国学并无矛盾,是一不是二。”大家都有好大的福气能跟随老师多年致力于回归和重建古圣先贤的“入静观象”的研经方法而学习,以期达到在虚静中自省回归自性。
这一百多年来,后世子孙离圣贤大德们智慧精髓是渐行渐远,但所幸的在这个更高更快更远的科技发展时代,不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或者正打算反求于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妙智慧。9月1日开班见面会后,每个周六的上午都是大家翘首以盼汲取老祖宗智慧精华的时刻。迄今为止,已经是第三堂课了。在上第一堂课国学修心课的时候,就猛然间下了要承担转笔录工作的决心,势必要克服平时工作忙等诸多懒散借口,同时感谢老师及教导主任对我的信任哦!“远处的高山目标”已经摆在眼前,我想不论怎样,现在每做的一件事都希望成为直达登顶的向上的每一个阶梯吧。
在上完第一堂课的那一周,特别想与大家分享几件关键的“流水账”:
流水账一:当做笔录的时候,确认老师说的孔夫子英文confucius的时候,百度出来《孔子》的电影,也就顺便学习了,影片描写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很多很多的情节催人泪下,夫子一生颠沛流离的弘法利生(恢复周礼)经历真实再现一个践行者的恢弘史诗。之前曾经看过孔子的《易传》,但可惜看的都是表面文字而已,实在是感激并希望着能有此次的机会跟着老师一起回到与古圣先贤同样境界下获取经典的本真涵义。
流水账二:在周六上完课后,收到正在上大学的弟弟的短信问“姐,你今天忙什么了”,我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给他回复了“充实的上了一天的国学课,非常非常的好”,之前曾经介绍他多读一些佛学经典读物,但基本上都是闭门羹,然而这次得到他的回复是“挺好的呀,有机会我也要好好学”!从他的回复上更加印证了这次国学修心班其中一个重要缘起,如何让我们的古圣先贤的妙智更加契理契机、善巧方便的分享到我们每一个人,“接地气”给予我们每一个人,我想这也是大家在此学习国学重要的一个因素吧。
流水账三:在接下来一周上班的时间里,领导留了一个任务,与我们组里的童鞋们分享交流稿件撰写。虽然这次分享的ppt都是现成的了,但通过周六的课可不是白上的哦,在做分享的时候结合要说的内容,就应用了我们中华文明所特有的智慧哲学思维,当然也借用了老师课上给我讲的脑科学实验说明了“天人合一”的双脑均势的思维模式重要性,最后还是要万变不离其宗的“迫切回归东方智慧”。这期间,从同事们的眼神中或许看到了不同程度的调动了他们对国学的兴趣,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吧。
至此,流水账暂告一段落。
在“探寻国学之源”模块中,其中第一讲“研究传统文化本源的方法与视野”,关键的点在于“中国易儒道禅经典都主要是象思维的产物”,“用直觉的内在感悟来思维是研究国学的本原方法”(社科院王树人教授《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我们是秉持着“会通以超胜,将象思维与概念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两种精神境界有机地连接起来”。那在当今概念性思维大行其道的时代,易和观点:“象思维不仅是会通易医儒道禅的思维通路,还具有融贯古今与会通东西的品质”。从而“国学修心,五步到心”(易和书院马仙蕊院长对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培训的研究成果)的修心次第变应运而生。而在第二讲“‘心文化’的思想根源”中,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所谓新文化源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其所具有的本土化、社会化的特点带给我们重新回归的现实且必要的时代价值——修心,这是根据书院提出的“国学修心,五步到心”系统所提出的重点之处,“以象思维梳理国学脉络,总结为:易道洗心、中医养心、儒家正心、道家静心和禅宗明心,所以诸位古圣先贤讲的是同一个修心的问题,不过是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下才有各自的开显”,同时逐一介绍了各家的文献依据。在老师讲解“易和书院”名字由来的过程中,关键点——“易为国学之源,和为民族之魂”。
《易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最靠谱的事情就是变化,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指的“易”。包含三层意思,“变易——万物皆有尽时;不易——无限的可能性;简易——阴阳和谐,日月同辉。”既然老祖宗已将这等智慧都毫无保留的留给后人,我们焉有“入宝山而空手归”之理,当然首要是需要我们回归自性,与古圣先贤同一的境界中体悟其中大道,那我们势必能获得好大的宝贝,圆融无碍做世间人,行世间事乃至于洞察明晰宇宙的大法则,大智慧。
与国学修心课同步的这段时间内,也面临了各种各样不同的外境,包括工作和生活各个点,在此感谢身边的师长亲朋给予无明的我一份份如“明灯引路”的建议。期间,我不停的向内关照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我得到答案的时候,又一次夯实与坚定了那个本已就在那儿的信念。每当在面临一个外境时,有其不同的时空因缘,没有智慧的我必定是看不清楚其中的来龙,更不会明知未来的去脉,正所谓“三心不可得”,我想唯一做好的就是当下,因为当下的起心动念既有可能是当前发生着的“缘(条件)”,也有可能是未来即将发生的“因”,如我们种下一棵种子,在借助土壤,合适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等条件必然会发芽开花结果。既然笃定信念的清楚明白当下是向“高山目标”方向前行的一个阶梯就足以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坚持自己必定坚持的东西,我想之前那个被无明原本设定好的“生物链”将会因不被外在境带走而终有破裂的那一刻,这就是我们在具备正确的知见后所确认的“境随心转”吧。对于我而言,把握当下的起心动念:工作上,用平常心对待给予的工作条件,利用这个条件来做好尽孝道和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承诺的责任心来对待今后的各项任务;生活上,与家人更是要理事圆融,事事圆融,致诚的真心必会做到这一点吧。
最后用我报名参加国学修心班说的话作为结束语吧:真是起心动念了之后,只要碰到合适的缘就会有果了,好高兴我的曾经的梦想就可以圆了,在08年左右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医超级的痴迷,就是因为觉得周围很多人都被病患所折磨,用中医的方法解决并防患于未然,多好呀!但当我自学了中医之后,发现人的心才是最根本之因,真正的还是绵绵流传了上千年老祖宗的东西是大智慧!当时便有了能用这种智慧来直接对症于人们各自的问题,那该多好呀!但重要的是自己得首先具备这样的智慧呀!感恩并高兴着呀!相信大家以同一个起心动念来践行着大爱之心,未来肯定是越走越好的!!
2022国学与风水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二
我参加了庆阳电大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的在线学习,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国学经典自有一方天地,让思想自由驰骋;国学思想使人美丽,成就清新的高尚人生。把国学精髓运用到工作、生活实际,指导其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修身养性之功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今天,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个性空前张扬的时代,更是一个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竞争越是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调适与他人的关系。《论语》中娓娓道来,轻轻拂去你心灵的尘土,教会你做人的道理。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管多聪明能干的人,离开他人的帮助,是难有建树作为的。一个人只是一叶“舟”,而众人才是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
国学与风水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风水培训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