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考研上岸学姐的心得体会报告 考研上岸经验分享(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考研上岸学姐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本人是二战2012年手绘129,理论124;2013年手绘134,理论126。

我并未考上我心仪的学校,主要是差在公共课上了。本不想写这篇东西,因为并没有完全成功,只读了调剂的学校,但是总觉的失败也有心得可以提取,同时避免大家走入我的困境。马云说:世界上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失败的原因无非只有那么几个。希望各位考研人能借其精华,去其糟粕。

言归正传,我报考的是武汉理工大学,这所大学的设计学还是很棒的,但是近几年考的人特别多,每年分都在增加。这两年我的专业课考的还算不错,就讲讲专业课的学习经验吧。

手绘——这基本上是每一个设计学考生都焦虑的(当然如果你是大牛除外),我在第二年备考时有很多学弟学妹来跟我抱怨手绘的问题。我自己的手绘绝对不是我们班数一数二的,最多只能算是中上等,但是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是有针对性的。毕竟是考试,拿到分才最关键,但基本功也是要有的。在保证基本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分数。我没有报手绘班,手绘是长期的训练,短时间大的突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你时间充裕,想多了解些知识,又有经济实力,那报个手绘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3月初——7月底

其实手绘是可以提前准备80%的,许多人都很惊讶我连题目都不知道怎么准备。我们考研大概的准备时间是从3月份到来年的考研一般是1月份,大约有10个月。不过我没准备那么长时间,我基本是从暑假开始的,我怕自己战线太长最后没信心了,但是如果有耐心早点总没错。手绘在早期的几个月就是带着练练,每天1——2张a3纸,好吧,我基本都是一张。既可以进一步夯实基本功,也保证了手不会生疏。

8月初——10月中旬

大概到了8月份就可以对自己的手绘学习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了,我把手绘的时间都安排在晚上,2小时左右。8月开始就要对每天手绘的内容有特定的安排了,不再是以前随便画画。首先要对产品进行分类,这个分类有许多种分法,比如按功能分(交通工具、电气设备、医疗设备、公共设施……),按主题分(环保、和谐、绿色、科技……)等等。这个主要看个人喜好,我是按照功能分的。分好类别之后要收集资料,这阶段尽可能多收集资料,见多识广嘛。可以是照片、视频、手绘图等等,各尽所能的收集吧。

收集资料也许会花掉一点时间,5——10天都有可能,但是别担心,“磨刀不误砍柴工”。资料收集好了之后要进行筛选,选出各个小分支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图(数量不要超过5个),所谓的代表性就是能一型多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长方的造型,只需要简单的细节改变,我就可以把它设计成音响,也可以设计成垃圾桶,还可以设计成加湿器……挑出代表性的产品后就要开始真正的实践了,要坚持每天练习这些产品。根据我的经验手绘一个产品一两次是没有用的,记不住准确的型更加记不住细节,而且开始画一个造型的时候还容易走形。所以这些型是要画很多遍的,直到你可以默写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分支只选几个造型的原因,根本记不住所有的造型,那就着重记几个万能的吧。可以根据挑选出来的数量决定多少天会默写,这个默写包括造型、细节、上色、背景处理、展示方式……10月中旬的时候应该要能够把挑选出来的万能型都会默写了。这个阶段也是要不断的改变,以便更好的适应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安排适当调整万能型的数量。

10月中旬——11月初

这一阶段是要着重收集细节资料,米斯说:细节是魔鬼。在大型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细节的刻画可以区别产品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分的高低。比如:长方形加了喇叭就是音响,加了排气孔就是加湿器……所以收集细节是有必要的。我举一些常规的:按钮(出现几率,可以准备几套),显示屏(表现好了十分出彩),电线和插头(这也是细节,表现出来是产品更完整),排风口(不仅可以排风还可以排气,简化一下甚至是单纯的装饰),凹槽(有些时候如果产品没什么细节可以适当的加些凹陷,但是一定要合理,会是产品看起来更丰富,手绘时切忌画非常简单的产品容易使产品看起来单薄)……总之尽力通过细节的刻画使得产品丰富。

11月初——12月初

这时候进入了最紧张的复习阶段,你会发现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这里插一点关于政治的,政治这一时期会有许多新的资料出现,建议那种自己看不是很明白的同学去上一下辅导班,我是觉得挺有用的,那些老师会帮你把知识梳理通顺帮助理解。关于辅导班的押题我倒是觉得可信但不要尽信,不能只依靠老师押题,那会死的很惨。

继续回到手绘话题,这个阶段你大型的积累有了,细节的积累也有了,还有一些好的表现方式也在之前默写过了,你要开始创造关于你自己的东西了。比如你自己从历年真题中抽一个题目,开始表现。这时候你需要考虑排版,大体上包括:题目摆在哪里合适,题目的文字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是否需要一些分析,小方案之间的摆放怎么合理,最终效果图如何表现,三视图放在什么位置,设计说明怎么安排等。这些东西构成了你一个完整的版面,而不是只有最终方案表达。特别是像一些好的学校,他们更加注重你的想法,最终方案的演变过程,就是你的整个思路。这一个月期间,一定要确定自己最终的版面是什么样子,可以固定的东西,在考场上尽量不要改变,一是我们不知道变的好不好看,第二要花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去重新思考。如果这些都准备好了其实你的版面也就准备的七七八八了,只等最后的产品出现了。

在准备的时候,应该是对一个完整的题目进行准备的,要严格按照考试要求,使用考试时规定大小的纸张,完整的表现,此时还不用把时间看的特别重要,因为还在摸索阶段,你可以超过考试时间2——3小时,不要超太多,但是每一次结束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作品。这一短时间的任务就是把能确定的定下来。

放一个我自己准备的草稿,我们要求是半开的纸,比较大。

有关考研上岸学姐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一、学校的选择上

建议大家选本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毕竟是读研究生的,如果有实力的话,最好报考名校的强专业,不过在参考历年的分数线的时候,给大家个忠告,既要看分数也不要只看分数,为什么看呢,毕竟是个很重要的参考,不要看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各个省市之间的分数的含金量是不同的,今年从网上反映看北京浙江判卷子超级严的,所以大家不要小看北大浙江大学的分数线,那和陕西的同样分数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本科陕西的学校,年年政治最高分出在那里,今年北京大学哲学专业最高分政治才68分)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分数线。

二、数学的建议

本人考数学三,今年121分。大概复习顺序是这样的,大三下学期开始复习,把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浙江大学的概率三版,同济大学的线形代数看了一遍,把课后题目也做了,个人感觉拾回来不少东西,大家做文登的话会发现高数部分不少是课本上的,当然了,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可以的,后来我的概率书丢了,我就看我们学校的课本,感觉编的也不错,呵呵,其他复习参考用书如下,文登大书(基础差点的可选永乐),永乐真题(西交大的武忠祥的也很好),永乐线形代数,永乐400题。

我暑假才开始做的文登,到结束的时候做完了第一遍了,当然这遍好多题目不会,都剩下了,线形代数听师兄的建议,用的永乐的辅导讲义,没看文登的书,我开始报了个文登班,听师兄门说不做完一遍文登进去了就是记笔记所以就退了,感觉这是我考研做的最英明的决定之一了,呵呵。上辅导班20天够做一遍文登了,呵呵。大四开学后又做了第二遍,这时候把答案下了下来,和我们班考外校的同学一起讨论不会的,感觉做完第二遍后全书不会的题目不超过20个,当然了,代价也是挺大的,第二遍看了快40天了,然后我赶紧转入真题了,由于急于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并没有按章节来做,第一遍就直接做的套题,我都是抽每天的三个小时模拟来做的,开始做的还不错,只扣十分左右,到02年还是哪年来着,现在记不清楚了,反正就是数学暴难的一年,错了特别多,直接影响了我的考的信心,差点去找工作,亏了坚持了下来,在此奉劝大家一定要坚持。做完真题后发现自己在证明方面不是很强,还有概率方面也存在问题,又把文登对应的章节看了一遍,之后又按章节把真题做了一遍,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按章节先来,我这么做不好,做完后就没什么时间了,只做了四套永乐400题,其他的几套让我班做完的女生给我划了重点的题我做了做,这时候剩下没几天就考试了,又把公式看了看。包括考数学的前一天晚上我都去自习了,把我复习的时候划的题目重点看了看,呵呵,感觉有2道小题目跟我400题上看的思路一样,呵呵,轻松解决。

在这里给大家两个个人建议,书不在多,在精,我同班那个女生我班学习最好的了,我都自叹不如,她看了多少书呢,印象里她把文登全书,永乐全书,还有西交大的全书全看了,真题做了,400题做了,超越135也做了,结果只有100出头,当然今年题目难这个分数也就可以了,但感觉还是没我考的好,呵呵,可能我看的比较细吧。另一个建议就是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系,这个也是有教训的,跟我一起自习的小伙,我们两个复习看的书进度几乎都一样的,不同的一点就是他做题特快,三个小时的题目两个多一点点就做完,不过有时容易粗心,在今年题计算量很大的情况下,我采取了合理的策略,好几个题目都是做到最后一步,就差个结果的时候就不做了,赶紧做下一题,而他在一个计算量很大的题目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最后也没做完,结果他100出头,在这里建议大家一定要处理好正确率的关系,说实话,今年的题目除了证明题的第一问不会外,其他的我全会,不过有的题目马虎错了,有的是没算完。最后结果来看还不错,数学就到这里吧。

三、英语的建议

对大多数人尤其是考经济管理类的人来说,这科都是比较让人头疼的,我今年考研英语67分,不算高,还比较可以吧。

在这里说说自己的复习安排,我开始拿了本师姐的星火考研词汇开始看,感觉没必要买新的,呵呵,然后每天抽个不想看其他书的时间就看看,感觉最重要的

考研上岸学姐的心得体会报告 考研上岸经验分享(7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