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解忧指南心得体会报告 认识自己解忧指南心得体会报告范文(4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认识自己解忧指南心得体会报告一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力目标: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会认物品的价格。
3、情感目标: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能认读、会写简单的小数。
会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数。
数字卡片。
“引导——自学”法。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带着问题对新课进行了预习,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下自己的预习成果?比一比看谁的收获最多?
(这个环节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师:你从主体图里看到了什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几个桃子重0.8千克。
生:这串香蕉重3.2千克。
生: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生:这些数的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生:……
师:你们的收获真多,老师非常高兴,这些数的中间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出示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认识小数,教学例1
师: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书上是怎样读小数的,你会读小数吗?
生:书上是这样读的,例如:2.7kg读作二点七千克。
师:你会读0.8kg,3.2kg吗?
可以让学生读给同桌听。指两名学生汇报读法。
师:你们是怎样读小数的?谁愿意说出自己的读法?
生:先读小数点前面的,再读小数点后面的。
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往下读,要注意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不同)让学生起读两遍,加深理解。
三、探究例2
师:我们学数学就是为了运用,谁来说一下例2中的价格怎么读?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生:12.68元读作十二点六八元,就是12元6角8分。
生:18.98元读作十八点九八元,就是18元9角8分。
生:……
元角分
12 . 6 8就是12元6角8分
18 . 9 8就是18元9角8分
0 . 8 5就是8角5分
师:同学们真聪明,说的真好,完成课本103页上面的空格,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完成103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和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102――103页,仔细把书在读一遍,如果有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对于认识自己解忧指南心得体会报告二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主题挂图,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准备一些重1千克的物体,如1袋重1千克的盐,准备两袋各重500克的砂糖。准备一些常用的秤,如天平、盘秤、电子秤、弹簧秤等。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2分硬币。课前要求学生准备重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的四样物品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图)说一说:哪个轻,哪个重?第一组:一个西瓜和一个气球。第二组:一只松鼠和一只黑熊。
生答:气球轻,西瓜重;黑熊重,松鼠轻。
2、掂一掂:一本数学书和一支铅笔,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形成观念。
1、出示主题挂图,引出质量单位。
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生答:一盒饼干110克,一桶豆油5千克。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
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9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0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
认识自己解忧指南心得体会报告 认识自己解忧指南心得体会报告范文(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