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阅读心得体会报告 白鹭读书心得怎么写(七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白鹭阅读心得体会报告一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
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齐读。(音乐渐高)
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
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略
有关白鹭阅读心得体会报告二
国庆节期间,与家人一起到成都白鹭湾生态湿地一游。国庆大假,到处游人如织,唯有这白鹭湾依然是这样的幽静。其实游人也不少,只是分散在那青山绿水的漫山遍野花花草草中。
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在成都东郊,紧邻三圣花乡、荷塘月色旁,集科普、旅游、展示、生态保护为一体,总面积达3000多亩。白鹭湾湿地有山、河、湖,也有田园、荷塘,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亭亭玉立着摇曳的荷花,精巧的木栈道曲折蜿蜒在湖面之上,花草树木掩映湖面……
白鹭湾湿地因有大群野生白鹭而得名,站在湖边看去,那些白鹭仿佛是洁白高贵的天使,有的远远地伫立在湖心的岛上,有的在清澈的湖面戏水,有的在半空展翅飞翔,几只白鹭在湖面飞来飞去,游人在盛开着鲜花的湖畔散步,美丽而和谐,如诗如画。
金秋时节,一路上开着野花,伞草、美人蕉、芦苇等这些外观美丽同时又可以净化水源的植物在园区四处可见。白鹭高飞,蝴蝶低翔,满眼尽是花、木、林、湖、水、草,一大群麻雀忽地扑腾而起,这种感觉还是久违的,毕竟田园离城市越来越远了。
漫步栈道,曲折蜿蜒在山坡、湖边、花丛中,亭台楼榭,移步换景,白鹭湾宛若一幅山水画。空气中也散发着自然的气息,有荷叶的清香,有青草的草香,还有花香,心旷神怡。
在湖泊边、在山坡上、在花丛中、在竹林间,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望着眼前姹紫嫣红的世界,让人有种想归隐的冲动。
白鹭湾湖边建有10多公里的自行车绿道,很适合健身休闲,有空时一定要来骑行。
老成都人都知道,这里原来是荒山坡,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成了人工湿地公园。它是成都市率先建成的集生态保护、都市农业、自然景观、科普教育、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湿地。白鹭湖、白鹭洲、芦荡飞雪、绾雾香舟、花海梯田;银杏林、白桦林、樱花林、红枫林;桃园、橘园、梨园、玫瑰园;众多精致景点,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这里绿树成荫,波光粼粼,一片田园的风光,都市人骑游、徒步的好去处。
今日的亲情游,想起了那天的友情游。文友一盏茶心就居住在白鹭湾附近的幸福梅林,那里也如仙境一般。今年春天,文友自远方来,我们相约在幸福梅林与江山文友茶心和青青两个美女一同喝茶,也是难忘的记忆。
有关白鹭阅读心得体会报告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2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9个词语。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3、能想像和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状写中的。
教学重点:
目标4。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白鹭的图片。
课前预习:
学生能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通过查字典,了解“精巧、适宜、嫌、嵌、镜匣、悠然、嗜好、恩惠”的含义;提前搜集介绍“白鹭”的资料,了解白鹭外形和生活习性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了解古代计量单位“分、忽”,直观感受大小;理解“精巧、适宜、嫌、嵌、镜匣、悠然、嗜好、恩惠、铿锵”等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在文中的意思。
2、读懂白鹭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与大自然组成的画面特点,能简要表述这些特点,初步了解作者对白鹭的情感态度。
3、把课文读通顺,读熟练。
4、练习记忆并书写“鹤、嫌、澄、韵”等要求会写的汉字。
教学重点:
读懂难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并能白鹭的生活特点,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关于“白鹭”的资料。
要求:能够了解到文中的“白鹭”原指“白鹭”这一类鸟儿中的“小白鹭”,了解“小白鹭”的生活习性特征。
1、板书课题,学生交流资料中对白鹭的介绍。
2、结合预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思考:文中的白鹭具体指的是资料中的哪一类,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1、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并熟读词语。
2、交流查字典理解词语字面意思的情况,对一个词语多个意义学生交流有分歧的,将词语放到句子中,来体会词语在这里应该选择的意义。
其中,学生理解“嗜好”,时结合“嗜”的字形演变历程(嗜,“耆”是“嗜”的本字。耆,金文(老,老人)(甘,享受美食),造字本义:名词,保持一生的口味。)造字本义,体会“嗜好”的意思及“喜好”的程度。
3、朗读词语。
三、熟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读懂内容。
本环节教学中,要求学生逐段读书,发现读不通顺的地方直接纠正、再练;读完后学生汇报自己对关键词句意思的理解、对段落意思的把握,初步体会作者在段落中表达的情感态度。针对学生理解和体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依照给出的指导预设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再朗读。
指导重点:结合上下文读懂关键词句在文中的意思,读懂关键词句与上下文的联系,进而读懂几段话的内容、全篇的内容,能够用简要的话来表达作者笔下白鹭的特点;读出作者所表达出的态度。
教学预设:
(一)第1、2段:读1段,指导读懂作者在用“诗歌的精巧”来写白鹭的外形,“适宜”是写“精巧”的,白鹭的外形(羽毛颜色和形体结构)“像诗一样精巧”。
指导预设:
1、再次回顾“精巧”的含义,将“精巧”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联系起来,理解“一切都很适宜”就像诗歌一样“精巧”。(相机呈现白鹭图片,感受白鹭外形美丽特点。)
2、从“精巧、一切都很适宜”两处词句的感情色彩,推想作者对白鹭的态度,朗读,读出作者表达的态度。
(二)第3、4段:结合资料,读懂白鹤、朱鹭和苍鹭给作者的印象,用简要的话来表述。将第3、4段联系起来,读懂作者这是在用“对比”来强调“白鹭常见,有容易被人忽略的美”的特点。
指导预设:
1、读第3自然段,简要表述作者对白鹤、朱鹭和苍鹭的印象;从“太大、嫌”“也觉得、而且太不寻常”中体会作者的态度。
2、将第4段与第3段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在第4段要强调的意思:常见、有被忘却了美。体会作者在对比中表达出来的态度——内心更喜欢白鹭。
3、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态度。
(三)第5段,能够读懂这段话写了白鹭外形的哪些方面。联系第2段来体会这段是对第2自然段的具体解释;读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意思,读懂这句四层意思是在写“适宜”的程度。
指导预设:
1、对照第2段,思考第5段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作者所写外形与“色素、身段”的对应关系。
2、读“增之……嫌黑”,结合“分、忽”所表达的大小与“嫌长、嫌短、嫌白
白鹭阅读心得体会报告 白鹭读书心得怎么写(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