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工作微课堂心得体会报告 微课堂心得体会反思(九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督查工作微课堂心得体会报告一
为促进我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保持我乡市环境卫生“十佳”乡镇荣誉称号,乡党政办、城建办于3月底对我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现将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各村(社区)均建立健全了书记负总责、环境卫生专干具体负责、所有村干部分片包干负责的责任机制,均加大了经费保障和人员投入,增加了保洁人员数量和清运频次。紫云村、历经铺村创先争优意识强,致力创建省、市环境卫生“十佳”村。
2、整治行动反应迅速。紫云村大年初六即开始部署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行大规模集中保洁和清运,大湾岭村、群星村、净土庵村、南太湖村、历经铺村都较早着手进行垃圾的集中清运,有效保证了无垃圾池爆满的现象,南太湖村、净土庵村对宁韶线、曾家河伏虎桥处等重要地段的卫生维护和保洁及时有效。
3、清扫保洁规划科学。紫云村、群星村、大湾岭村、南太湖村、新宝塔村均组织村支两委认真研究部署了本村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组织召开了清扫保洁、清运人员会议,划分了路段、明确了责任、落实了奖惩,为今年的环境卫生工作做了科学实际的规划,有效调动了保洁、清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群星村、新宝塔村、南太湖村改革垃圾清理模式,充分发挥了保洁人员的“宣传员”作用;紫云村购置了全新的垃圾清运车,自制移动垃圾焚烧炉即将投入使用,有效促进了垃圾的分类减量,为乡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综合整治带头参与。紫云村、群星村、净土庵村组织村干部亲自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效明显;唐卫国、任智兵、卢玉林、王德明、陈军等爱卫专干认真负责、亲力亲为,有效激发了人民群众共同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农户环境卫生意识不强,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各村(社区)需加强宣传引导;
2、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未合理处理;
3、城乡结合部、各村交界处情况较差,相关村(社区)要加强载体单位联系和督查落实;
4、部分村垃圾池损毁严重,无挡板,垃圾池周围不清洁;
5、保洁人员管理不到位、责任未落实,监管机制作用不明显。
各村(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通报如下:
三、后段工作建议
1、迅速整改。各村(社区)要针对本次督查中所反映的问题,举一反三,迅速提出整改方案,组织专门班子,将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并理顺机制,强化长效管理。
2、创新机制。各村(社区)要在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不断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和模式。
3、加大宣传。各村(社区)要以四月份“爱卫月”为契机,广泛开展对居民和住户的宣传教育,宣传垃圾分类减量的处理方法和搞好环境卫生的意义作用,发动群众人人动手、共同参与,自觉搞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确保房前屋后环境整洁有序,自觉维护公共区域卫生;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宣传评比活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形成个个讲卫生、人人齐动手、户户爱清洁的良好氛围。
4、加强管理。各村(社区)要形成对环境卫生清扫、清运人员督查督促和奖励惩罚的规章制度,并逐步按照制度严格落实。爱卫专干和联片村干部要加强对清扫保洁人员工作效果的督促,激励保洁人员切实履行职责,提高保洁标准,促进我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日常规范化进行。
历经铺乡人民政府
年4月15日
主题督查工作微课堂心得体会报告二
省中小学师德师风专项督查情况通报
赣教督办字〔20xx〕40号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专项督查的通知》(赣教督办字[20xx]25号)精神,5月23日—27日,省督导办组成11个专项督查组,对各设区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各督查组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检查、问卷调查和外围走访等方式,对各地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明查暗访。督查组赴44个县(市、区)、走访中小学学校210所、组织召开了不同形式的会议150多场,发放和收回调查问卷3000多份。从专项督查情况看,我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体情况良好,未发现大面积违规集体补课、收受家长“红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严重问题,但广大群众对有偿补课问题反映仍然较为明显。现将督查的情况通报如下:
一、 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主要情况
(一)高度重视,健全完善制度
各市、县(区)都能把师德师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健全工作机制,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和签订师德目标责任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相关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层层推进。
(二)形式多样,注重教育引导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各地普遍重视师德师风的宣传教育工作。鹰潭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教师有偿家教严重的问题,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办班和推销教辅资料等违反师德师风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下发了《关于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有偿办班和推销教辅资料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并》在媒体上公布;抚州市实验学校建立了礼廉教育馆,设有“师德建设展区”,为师德教育宣传提供了新平台;广丰区永直小学汇编《师德手册》下发教师,推动促进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瑞昌市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玉梅老师巡回报告,树新风,扬正气,弘扬正能量。
二是创新工作载体。各地在完成师德师风建设“规定动作”的同时,都能打“创新牌”。南昌市成立了中小学生课余辅导中心,教师自愿服务,通过面授答疑、网络互动、移动互通等方式,免费为中小学生进行课程辅导,努力从工作源头上杜绝师德师风问题的出现;上饶市信州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春风阳光”行动,开展“三员三巡”活动,建设“爱心驿站”帮扶点等一系列爱心工程,将师德师风建设具体化、社会化。
三是开展特色活动。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有些设区市每年都能确立一个主题开展特色活动。宜春市挖掘和选树一批师德高尚、深受学生家长尊重的优秀教师典型,成为了全市“好人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被媒体誉为“宜春好人半教育”。赣州市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印发了职业道德文明用语和禁忌用语,对师德师风工作产生了良好反响。新余市今年开展了以“新形象、新风采”为主题的师德案例、“身边师德故事”征集活动和“身边师德故事”讲述会三大比赛活动等,传递师德师风的正能量。
四是纳入专题培训。各设区市在师德师风建设上注重丰富学习形式,开展专题培训。赣州市每年争取市本级100万专项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师提高培训,取得了较好成效。景德镇市每年对新任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规定每学年师德培训不少于10个课时。
五是主动接受监督。多数市、县(区)都能结合实际,通过召开学生家长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和师德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网络。余江县聘请了“两代表一委员”和退休老干部、家长代表、社会人士等10名代表为师德师风督查员。鄱阳县采取“签订承诺、组织宣誓、开展家访、自查自纠、暗访督查、强化监督、严处违纪”多种措施,主动公布举报电话,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示范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学校广泛开展了系列师德宣传活动,通过弘扬先进典型,激发广大教师潜心育人的坚定信仰和职业情怀。南昌市坚持开展了“感动洪城”十大最美教师评选,“四个一百”(即百名师德标兵、百名优秀教师、百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百名优秀班主任)、“三个十佳”(十佳教师、十佳班主任、十佳校长)评选与表彰活动。萍乡市积极开展“学习龚全珍,传递正能量”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吉安市将教师队伍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代表的先进事迹汇集成册,组织编写了《井冈师魂》,作为学习师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四)强化警示,严惩违规行为。
各设区市贯彻落实师德师风违规行为惩处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对学校考核的重要内
督查工作微课堂心得体会报告 微课堂心得体会反思(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