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报告 对历史新课标的理解(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建党初期对党的性质的表述
建党初期,我们党强调在中国建立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的数量占人口总数不足1%。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由于中国的社会政治状况,特别是国共两党的历史发展,决定了中国不能有强大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就有大批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参加到无产阶级政党中来,使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1927年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党处于农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探索着解决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正确途径。毛泽东一方面认为,在农村的条件下,“‘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真是难得很”;另一方面,又努力在实践中创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注意增加党的工人成分,但反对唯成分论;吸收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同时特别注意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提出了首先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原则。当时我们党就深刻地认识到,真正决定党的性质的,不是党员的出身,而是我们党的政治斗争和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思想教育。后来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了怎样坚持党的性质的一系列观点和原则,进一步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度,怎样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
二、党的九大对党的性质的表述
党的九大对党的性质的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
新中国的建立,旧生产关系的摧毁,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表明党的最低纲领实现了。党的八大将党的主要任务确定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然而,在对党的自身建设起主导作用的党的性质的表述和阐释上,却长时间没有完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尤其是从党的九大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把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领导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这一表述表明:党仍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工具,强调的是阶级利益的对立和阶级斗争。这给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任务的实现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党的十二大对党的性质的表述
党的十二大党章对党的性质作出了科学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迈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起点。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在邓小平思想的主导下,在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的同时,在新修改的党章中相应地把党的性质科学地表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概括,既肯定了党的阶级基础和先进性,又科学地确定了党的利益取向,更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为党在新时期的自身建设和基本路线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四、党的十六大后对党的性质的表述
党的十六大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十七大党章重申了这一表述。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在经济活动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社会分配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使得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能不思考和探索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国内国际政治环境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这个党”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在吸取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总揽当今世界政治环境,深刻分析中国社会的现状之后,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性质作出了科学的新概括: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党章将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七大新党章重申了十六大关于党的性质的论述,为党领导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报告二
通过对七年级历史的复习,让同学们更能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并且对新课标的思想有所领悟。通过复习能够帮助同学们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掌握历史时间、了解历史人物、理解历史事件,通过学习历史能够让我们明白历史发展趋势和历史发展规律。
重点:掌握各个朝代的历史更替情况,了解各个朝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况,同时还要掌握,不同朝代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
难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这些知识需要同学们构建出知识架构来完成记忆,对于刚接触历史的初一学生来说,难度十分大,如果形不成体系,很难将所有知识全部掌握,这就是七年级刚开始学历
历史新课标解读和心得体会报告 对历史新课标的理解(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