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重要心得体会报告 党的历史的心得体会(9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党的历史重要心得体会报告一
以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以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面向新课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要在高一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教师通过一年教学,完成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下册)(选修)全部的讲课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下册)第的基本史实,并培养学生相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综合概括等能力。上期完成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的教学和学习的任务,下期完成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的教学与学习任务。
周次 日期 完成章节 主要内容 估计课节
1——— 5周 3月4日到4月8日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二章 俄国十月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4课时
6——— 8周 4月9日到4月28日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5课时
9周 4月29日到5月6日 五一放假
10—12周 5月7日到
5月27日 考试,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四章 考试;两极格局的世界 15课时
13—14周 5月28日到6月10日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 10课时
15—16周 6月11日到6月24日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第六章章 现代科学技术的也文化 12课时
17—18周 复习 期末考试
(1) 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 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
(3) 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争取本年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达到30节以上;
(4) 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推荐党的历史重要心得体会报告二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关于“爱党”与“爱国”的关系,经常会有人展开很多激烈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国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每个人,党只是一部分人的利益集团。国家只有一个也是唯一的,政党可以多个。党可以通过权力控制国家,国家可以通过人民更换政党。爱党不等于爱国,爱国也不等于爱党。”有的人认为:“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该的事情,而爱党是每个党员的事情。(中国人)可以不爱党,但不能不爱国。”还有的人认为:“热爱祖国就是热爱她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文化,爱国与爱政党、爱制度没有必然联系。”显而易见,这些理解、看法和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表面的。
我们不回避“爱国”与“爱党”之间存在区别。由于爱国者的政治观点的不同,我们承认存在两个爱国统一战线,即拥护社会主义的统一战线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战线。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是爱国者;不信仰社会主义,但拥护祖国统一,愿意为国家效力,也是爱国者。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包括: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在这个联盟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个是同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的联盟,在这个联盟里,求爱国和祖国统一之同,存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异。这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虽然,不是所有的爱国者都是共产主义信仰者,都是中国共产党的追随者,但是,透过《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我们不难发现,热爱中国共产党就是热爱中国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所已证明的。
《中国共产党简史》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而编写的一本普及读物,全书10章16万字,分为三个部分:从党的创立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开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全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1920xx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的八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今天阅读这本书,我们把它和喜庆建党90周年联系在一起,会有更多新的感悟。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最爱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简史》,向我们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经过20xx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族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国人民近代爱国主义的第一个目标——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辟了新的历史纪元。在近30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己任,并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其爱国程度超过我国历史上任何阶级、政党、团体所能达到的高度。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后,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而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家富裕了,军队强大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所以我们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回顾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典范。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在战争年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不愧为现代爱国主义的最高典范;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他们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共和国60多年发展与进步的征途上,每一个足迹更是都浸润着共产党人的智慧与汗水。
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是共产党员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的骄傲!他们践行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不愧是时代的楷模、祖国的英雄、党和人民的好儿女!
第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大团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运动的任务,可以归结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争取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其主题可以概括为摆脱奴役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摆脱贫穷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这两大历史任务的完成和两大时代主题的践行,都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必须指出的是,真正的爱国者,都是以报效祖国为己任的,都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这个愿景。所以,虽然我们不强求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都信仰共产主义,但是,作为一名爱国者,没有理由反对中国共产党,没有理由不信任、不拥护和不支持中国共产党。
在近代中国,是中华民族“独立起来”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把爱国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内在地统一起来、一致起来;在当代中国,是中华民族“富裕起来”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地统一起来、一致起来。我们说爱国主义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相一致、相统一,是由近代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历史进程、事实所决定的,是由当今时代和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爱国从来就不是抽象的,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爱国就要心系民族命运、心系祖国发展、心系人民福祉。
推荐党的历史重要心得体会报告三
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党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本版专门约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围绕近代中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的脉络和线索,来寻找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党中央决定,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那么,什么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我是谁”“为了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中国共产党建立近100年了,回望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从中深刻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内涵,经受思想的洗礼。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让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所阐述的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的脉络和线索,去寻找和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
第一大历史性事件和第一大里程碑:建立中国共产党
中国为什么会建立共产党?又是怎样建立共产党的?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结论讲话中说:“资本主义有它的历史,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这个东西。两三百年以前,世界上才有资本主义,产生了一个娃娃叫资产阶级,同时产生了另一个娃娃叫无产阶级。中国和外国的古书上没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更没有共产党,这都是近代的产物。”同年4月21日,他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作大会工作方针报告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所谓的帝国主义时代。跟着世界战争来了一个世界革命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的面目、历史的方向就变了。十月革命后的新的历史方向,就是取消人剥削人的社会。俄国人民已经得到了胜利。许多国家都有了共产党。我们党1921年建立,到今年已经有了24年的历史。中国从五四运动起,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共产党,但已经有少数人有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他先进分子上了共产主义的一课。在马克思主义创立的70多年时间里,影响主要限于欧洲,全世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有所谓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候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现在十四五岁的娃娃都晓得。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据说还有一个什么人,在一个杂志上译过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总之,那时我没有看到过,即使看过,也是一刹那溜过去了,没有注意。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比飞机飞得还快。11月7日俄国发生革命,11月8日中国就知道了。那个时候,把俄国的革命党叫做过激党。70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1919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这样的口号,这样明确的纲领,从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了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起,就提出来了。开党的一大时,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谓年幼无知,不知世事。但是这以后24年就不得了,翻天覆地!整个世界也是翻天覆地的。中国是翻天覆地的24年,世界是翻天覆地的28年。
据考证,1899年在中文报刊上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学说的是上
党的历史重要心得体会报告 党的历史的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