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规范体验心得体会精选 教师行为标准及师德教育心得体会(4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教师师德规范体验心得体会精选一
大家好!
“师以德为本,育师先育德”,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听了黄豪芳老师“思师德,行师德”的讲座,我深深记得了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黄园长一字一句深刻的透析了身边发生的事情。孩子说小了是每一个家庭宝贝,精神支柱。说大了是祖国花朵,社会的未来。我深切地感受到师德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基本品德。
拥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然而师德不应该只成为我们华而不实的口号。孩子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我们倾注自己的爱去关心呵护,让他们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琐碎的。尤其是迎接新生工作期间更让我们感到疲惫。有的孩子哭闹严重,依赖性很强,每天都缠着老师;有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什么都需要老师的精心照料;有的孩子则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和特殊背景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但是不管什么情况,孩子毕竟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爱。
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减少分离焦虑,是我们的责任。尤其是处于分离焦虑期的孩子,我们更应该做到每天给每个孩子一声鼓励,一个拥抱,一点安慰,让他们感受到像妈妈一样的温暖。在这期间,老师们付出太多太多。可以说新生入园阶段是考验一个教师实践师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然而面对表现各异的孩子,能够做到尊重每一个孩子是不容易的。我们最需要向黄老师学习的是她拥有这样的信念:热爱一个孩子就等于塑造一个孩子,厌弃一个孩子就等于毁坏一个孩子。在面对特殊幼儿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去了解他、关心他,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让那些特殊的孩子也享受到老师的关爱。
非常感悟黄老师的一个理念,每当接新班的时候总是抱有这样的信念:任何一批孩子到我手里,我一定让他发展最大化。这个目标虽然听起来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是能做到确实极其不容易。如果我们都能像黄老师一样,有这样的信念支持,我们就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理念: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予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关于教师师德规范体验心得体会精选二
爱具有神圣的品质、非凡的魅力。世上的爱有很多种:恋人之间的情爱,朋友之间的友爱,长辈对小辈的疼爱,小辈对长辈的关爱等等。而教师对孩子的爱却与众不一样,更博大精深,爱是教师和孩子之间无形的情感纽带,没有爱就没有心灵的相通,没有情感的融洽。爱是“催化剂”,知识的传授借住爱的力量往往会事办功倍,心灵的塑造借助爱的感染会水到渠成。
关心是一种爱。对于教师来说,第一要素是“爱”。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还不够,还要有慈善爱心,能爱,会爱。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根本不会照顾自我,那么他们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就需要教师来处处关心、照顾。如天冷了,不忘提醒孩子加件衣服,天热了,幼儿活动量比较大,随时提醒他们脱衣服;中午吃饭时询问饭、菜够不够,教会他们正确进餐,嘱咐他们健康用餐,以保证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离园时提醒给孩子穿好衣服,提醒他们把自我的东西都整理好;孩子没有到园,打个电话问一下原因……等等诸多方面。教师仅有时时刻刻把幼儿当成自我的孩子来关心、照顾、爱护,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打心眼儿里喜欢教师,愿意听教师的话,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会更高。
尊重是一种爱。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他们每一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对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教师不能因为某个孩子的表现不是很好,对于他热情的招呼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与成绩差的孩子都犯错误时,不能采取两种截然不一样的态度对待;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聪明守纪律的孩子,证明自我对好孩子的赞美和追求;尊重调皮失败的孩子,证明自我对失败的孩子的同情、安慰和鼓励。教师仅有尊重孩子的需求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才能让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一个善于尊重孩子的教师,会时时体验到教育过程的幸福和欢乐。
宽容是一种爱。犯错误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在所难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毕竟孩子的辨别是非的本事还不强,有时所犯的错误并不是自我意识所支配的,而是一种过激行为,是能够原谅的,
教师师德规范体验心得体会精选 教师行为标准及师德教育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