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医日常行为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导医的行为规范(五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导医日常行为规范心得体会范文一
进入医院以来,我一直在门诊部担任导医工作。说起来导医,很多人都不会去注意她们的存在。来院看病,无非都是看重医院的专家、技术之类的。也许没人会去关注她们,这群美丽心细的姑娘们,虽然不是医生、不是专家。但她们的存在也是无可替代的。门诊导医礼仪队,一群年轻的漂亮姑娘,每天都是笑容满面,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只要您一进到医院,就能感受到她们如沐春风般的微笑。我们每天都会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导诊服务,处理各种患者投诉,为大家提供最好的就诊环境。患者拥挤时,协调各个部门增加窗口服务,减少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上前询问,为急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为老弱病残提供全程陪诊服务等等。
作为一名导医,不仅要服务到位,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因为在门诊大厅,每天有近4000人,随时可能发生突发状况,要熟练掌握各种应急预案及急救技能,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助。3月12日,一患者在门诊二楼突发疾病晕倒在地,听到呼救后,我和刘晓攀及时奔赴现场,推抢救车,查看患者,通知急诊科。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急救措施,争分夺秒,将患者从鬼门关口夺了回来。此时,我为我是一名导医而感到骄傲。
殊不知,我们大都是年轻的90后,在大人们眼里我们或许都是做事没耐心、浮躁的孩子,但我们却能在门口一站站一天,也许我们的小脚早已经麻木,也许我们瘦弱的身体已没有起初的那么挺立,但是我们脸上依然洋溢着微笑,哪怕病人的一句“谢谢”,都会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因为医院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奉献我全部的光和热,为医院增光添彩。
导医礼仪队是我院的服务窗口,是将最美医院人展现在社会面前的窗口之一。为了配合导医品牌文化建设,作为一名导医,不仅要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分诊,还要学习各种礼仪接待和信息讲解工作,2020xx年底,正逢新社保卡上线,省人社厅领导、市卫生局领导,中国银行领导一起来我院调研新社保卡运行情况,作为导医的我,全程陪同并为各个单位的领导做了运行情况的介绍,获得了领导们的赞扬。此时,我为我自己是一名导医而感到骄傲。我可以在医院给我提供的平台上发光发热,用我的努力,为医院增光添彩。
在去年迎接等级复审的工作中,门诊办李建仁和张璐两位主任对我信任有加,让我负责门诊部的资料整理工作。在迎评工作开始之初,我对于如何准备等级评审、如何整理资料知之甚少,不时担心自己能否完成任务。但两位领导不厌其烦地给为我讲解评审细则,带我参加各种会议,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他们不只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做,而且让我知道了为何要这样去做。在这同时,我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细则条款,努力吃透标准精神,终于将所需的资料整理了出来。在评审时,评审专家组在门诊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资料表示非常满意。我只是一名小小的导医,但我可以在医院给我提供的平台上发光发热,用我的努力,为医院增光添彩。
作为一名导医,接触最多的还是患者。当前,一些患者在进入医院,面对纷乱的环境和复杂的各种就诊检查流程时,具有强烈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为了方便患者就诊、缩短就诊时间,门诊部引进了“微导诊”电子导诊服务系统,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医院微导诊”服务,患者只需动一动手指,即可轻松看病,开创了微信时代全新医疗服务平台。微导诊上线之初,许多患者还不会使用,我每天会为患者进行讲解,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微导诊,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导诊工作,让患者看病成为享受。我只是一名小小的导医,但我可以在医院给我提供的平台上发光发热,用我的努力,为医院增光添彩。
小小导医台,人生大舞台。我不是医生,可以和病魔搏斗,也不是护士,可以守护患者生命,我只是一名小小的导医,“有困难找导医”是我们的服务宗旨,踏踏实实认真工作,为病人服务好,让老百姓满意,这才是我最终的目的。我是医院的一分子,医院就是我的家,我愿为医院的发展增光添彩,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希望医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描写导医日常行为规范心得体会范文二
体会总是源于实践,在__医院当导医志愿者,算是再一次涉猎医院的经历吧!期间,我见识到了什么是看病难,什么是看病贵。心里颇多感受,由此及彼,更多思绪油然而生。
首先,就亲身经历而言,是对__医院的看病难与问题说明。一方面,__医院是一所集科研、医疗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这就要求它统筹兼顾,各个重点难免会产生冲突。举个例子来说,在此次导医工作期间,听一位看病老奶奶说,她千辛万苦从外省赶来就是要挂某某医生的号,可是他却是一级专家,挂号都得排队,还只有一个月后的号,由于事先不知道医院的挂号体系,她又不得不先预约后,一个月后再来。可是等待她的不是此医生,却是换了另外一名医生,这让她心里很不痛快,想进诊室问个明白,“可恶”的护士小姐不让进,对她解释说,医生要教学生上课,暂时有另外一名医生代劳。医生不来她也没办法,只好勉强同意,但她一定会去投诉的。事情就是这样,在__这样的集科研、教学和医疗为一体的大医院,有着优秀医疗资源和师资资源,在学生和病人之间往往难以抉择,所以往往会顾此失彼。另一方面,病人也是导致此类事情经常发生的重要原因。盲目的迷信老人专家,一级专家。大家伙同时去抢一级专家的号,怎么会不增加医生和医院的工作负担呢?还有就是,病人本身对信息把握不够,对医院各种体系的不了解,也是导致此类时间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__医院看病贵又是另一重大问题。这就让我想起以前一次上外科实习课,一位热心的医生一时心血来潮给我们解释为什么看病贵。在__医院来说,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药业研究水平太低,制不出高端药,而又对国外的高端药很依赖,中国才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而国外的药又是贵得离奇,加上经济保护政策的作用,这就更导致了中国不管哪个医院,只要来看病,药费就会很贵。而且,在中国,据调查显示,95%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高端仪器就更不用说了,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医院为了回收成本,就会把检查费标的很高,这又是中国人的另一大看病的痛楚。其次,在小医院,因为没规范到,人为因素就成为了主要因素。很多人认为药贵一些,效果就好一些,或者说医生专门给你开贵的药,这就导致医药费使劲涨。加之,某些不良医生的暗箱操作,看病难的问题就愈来愈严重。
最后,由于社会民众敏感的神经和媒体捕风捉影的报道,加深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代沟,医患关系由此恶化。一方面各种负面新闻,导致病人对医生形象的误解和不信任,导致很多病人偏听偏信,延误病情。另一方面,社会上病人告医生、打医生甚至杀医生的情况时常出现,使得医生对病人有着防备心理,对各种检查做到非常完整,深怕漏了检查或补上,直接导致医药费的增加,同时也增加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感,加深医患矛盾,医患关系更趋紧张,最后结局就是不管是病人还是医生,都成了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改革,是国家近年来重大的战略方针。医疗体系的建立,不论任何时候,都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它的目的就是缓解以致解决中国现阶段的难题之一——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重要手段,它的出现于国于民都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现阶段的医疗体系尚不完善,还需不断努力。针对目前医疗体系所产生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医药应该分开,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增强科研能力。过去,不管大小医院,都是医生在开处方,同时又掌握着处方所用药量的多少,进而使得患者增加经济苦困难,因而看病贵,就是由此导致的。过去有些医生为获取额外收入而开高价药、进口药,是导致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将医药分开,就是医院只负责看病,而售药就交给药店来处理,另外,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入wto后,不能再仿制国外的药,由于本国制药科研水平低下,而国外新药好药频出,而有些方面又不得不依赖进口药,导致进口药极贵,这又是导致看病贵的另一因素。所以对各种药的利润加以限制,以稳定其价格,是保证看病廉价的重要手段。所以,把守住药这个关口,才可以有效的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为此可以由第三方专业人士来做评估,以此来防止医生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开贵的处方,同时还可以对医院所开的检查项目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
导医日常行为规范心得体会范文 导医的行为规范(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