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心得体会实用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心得体会实用一
甲方(受让方):_________
乙方(让与方):_________
本合同属于专利权转让合同。
本合同由上述签约方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_________签订。
(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名称全称):_________
5.1 本合同转让的专利技术属于:
(1)发明
(2)实用新型
(3)外观设计
5.2 专利权人:_________
5.3 发明人/设计人:_________
5.4 专利授权日:_________
5.5 专利号:_________
5.6 专利有效期限:_________
5.7 专利年费已交至_________年。
6.1 让与方保证上述第五条技术内容的真实性、其转让的专利权的合法有效性。
6.2 让与方对本合同生效后专利权被撤消、宣告无效不承担法律责任。
7.1 让与方自行实施专利技术的情况(时间、范围、方式):_________
7.2 让与方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技术的状况(时间、范围、方式):_________
8.1 受让人应当在本合同生效后,保证原专利实施合同的履行,并接受原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让与方的权利与义务;
8.2 让与人保证已经将本专利权的转让告知原实施许可合同的当事人。
9.1 资料内容:_________
9.2 交付时间:_________
9.3 交付地点:_________
9.4 交付方式:_________
10.1 本合同费用总额为_________元。
10.2 本合同费用,按以下第_________方式支付:
(1)一次支付,支付时间和方式:_________
(2)分期支付,支付时间和方式:_________
(3)其他方式约定如下:_________
11.1 任何签约方违反本合同第_________条、第_________条、第_________条、第_________条、第_________条中的任何一条,按以下第_________种方式承担违约责任:
(1)支付_________元违约金;
(2)按合同总标的_________%支付违约金;
(3)按实际损失支付赔偿金;实际损失的范围和计算方法为:_________;
(4)其他计算方式:_________。
11.2 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后,签约方约定本合同内容:
(1)继续履行
(2)不再履行
(3)是否履行再行协商
12.1 签约各方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应协商解决;
12.2 协商解决不成,签约方同意采用以下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纠纷:
(1)申请由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为避免签约各方理解上的分歧,签约方对本合同及相关补充内容中涉及的有关名词及技术术语,特作如下确认:_________
14.1 签约方确定以下内容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_________
14.2 其他需要补充约定的内容:_________
15.1 本合同一式_________份,经签约各方签盖章后,由_________负责办理专利权转让合同的登记和公告事宜。
15.2 本合同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公告日为合同生效日。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
住所地: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对于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心得体会实用二
1 总则
1.1_____________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买方)与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卖方)针对视频监控维修恢复所需设备达成本技术协议,详述了主要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买方在本技术协议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协议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相应服务。
1.3 如对本技术协议有偏差(无论多少),都必须以书面形式确认。
1.4 卖方应执行本技术协议所列标准。有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但必须得到买方的认可。
1.5 本工程采用设备标识系统。卖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和设备必须有明确的设备标识。
1.6 卖方的工作范围:
1.6.1 提供维修恢复所需的全部硬件。
1.6.2 进行系统检测、设备安装和调试。
1.6.3 提供必需的常用维护指导。
1.6.4 派人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达到系统设计目标要求。
1.6.5 向买方提供系统运行所必需的技术文件。
1.6.6 负责培训买方的专业人员,并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维护、修改和调试。
1.7 买方的工作范围:
1.7.1 负责派一项目负责人员,协调所有相关部门,确保安装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1.7.2负责提供设备安装所需的必要设备,譬如梯子、云梯等。
1.7.3负责所有社会机关或团体的项目外的收费。
1.8 卖方需对买方环境条件及具体需求进行现场了解。如发生供货与现场实际情况差异导致的设备调整,发生的费用由卖方承担。
2 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买方原有监控系系统已投运多年,至今经多次扩建增容。早期建设投运的设备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部分设备老化十分严重,当前只能是勉强应用。现在系统处于半瘫痪运行状态,图像还原率30%,并且图像效果模糊不清,控制功能缺失。现在,厂区内,主办公楼外围,居民小区,均有不同程度损坏。厂区外部分,很多设备护罩已被破坏,护罩内设备损坏。主控系统数据存储空间过小,部分硬盘损坏。
为确保公司安全高效的生产,当前急需修复视频监控系统,恢复系统的正常使用功能。
1、系统的组成介绍:
_____________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采集-信号传输-信号分配-信号存储-信号显示-综合控制等6部分组成。
2、主要硬件设备:
摄像机 视频光端机 矩阵主机 多媒体dvr 视频分配器 显示器
3 技术要求
1.系统要求嵌入式数字监控系统(dvr)是集音视频数据实时采集与压缩、移动报警、辅助设备控制、网络远程控制等于一体,数据压缩采用h.264算法,整套系统具有声音与画质清晰、硬盘录像时间长、性能稳定、设置灵活等特点。
l 稳定性高:系统各功能模块互不干扰,协同工作,即便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亦也不会造成原有数据丢失,重新启动后会按照原配置信息继续运行。
l 图像画质清晰:可采用half-d1格式进行压缩存储,使得不论本地还是远程均可以得到清晰的画质。
l 运行速度快:独特的线程处理技术使得系统在具有了高稳定性的同时仍然保证了系统的流畅运行,相比同类产品,本系统可运行于更低配置。
l 支持移动侦测、和联动报警。
l 支持电子隐形围栏报警输入和输出,可链接报警主机。
l 支持16路视频实时预览与压缩,支持硬件拓展64路输入。
l 视频实时压缩和复合通过硬件完成,不占用cpu资源。
l 支持远程网络传输与控制,支持本地录像的远程回放和下载。
l 全中文图形界面,操作直观,设置方便。
l 灵活的画面分割设置,支持多种画面分割模式。
l 支持所有状态的自动记忆功能。
2.主要技术指标
l 纯硬件实时预览与压缩,h.264算法。
l 音频流标准采用itu g.726,音频采样率为32khz。
l 支持half-d1、cif、qcif、d1等格式图像压缩
l 预览分辨率可达450线,回放可达420线。
l 内置自动阻抗适配模块。
l 内置视频优化模块。
l 各路视频采集帧率从10-25帧/秒可调。
l 视频压缩比特率、图像压缩质量灵活可调,录像文件每小时40-160m。
l 支持移动侦测功能。
l 支持预览抓图与回放抓图功能。
l 录像回放支持单画面、四画面同时回放,录像文件可自动删除也可手工删除,可按时间及通道进行检索,支持对录像文件的各种排序。
l 录像播放时支持0.1-7倍速快放,支持单帧向前和单帧向后播放,支持图像放大功能。
l 支持日志记录的查询、打印,支持系统信息查看。
l 多种视频画面分割组合,视频画面位置可随意调节或隐藏。
l 支持云台扩展设置,支持云台的自动巡航和快速定位。
l 支持用户密码管理与锁定功能。
4.施工要求
l 在管线敷设时,应尽量考虑采用单独接地方式,接地点远离强电接地点,原则上应由甲方提供tn-s型三相四线制地线,安防系统地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在系统设计和安装调试时,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以避免由于接地电位差而引起的交流电波等干扰。
(1)系统中前端设备安装时应采取绝缘措施;
(2)系统中信号电缆和控制电缆采用专用电缆;
(3)系统中电缆接头制作应符合规范;
(4)在系统控制室所有设备的外壳机箱均应接地;
(5)在土建布局上,保证中央控制室周围20米内无变电站。
l 线路的布线设计和施工应以安全可靠为原则,并尽量减少与其它管线的交叉跨越,避开环境条件恶劣的场所,以便于施工维护。
l 传输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半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敷设,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线槽及其附件采用不燃或阻燃材料制成。优选金属电线管。
l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l 线缆走线
弱电线路的电缆管道最好与强电电缆的管道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和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管道两侧。两者间距离应在30cm以上。
管内或线槽的穿线,要求在穿线前管内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锉平,管口应刮光。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同一工程中相同线路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室外电缆的敷设有埋管、直埋、架空和隧道线缆途径,室外电缆线路的路径选择应以现有地形、地貌、建筑设施为依据,并按以下原则确定:
l
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心得体会实用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