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红色社会心得体会报告 社会红色实践心得体会(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红色社会心得体会报告一

作者:鲁韵随风

注定十月的广场鲜花簇拥

注定那血一样的中国红

飘扬在祖国的每一片天空

流动的血脉中喷涌出

火热喷洒我的热情

祖国,我用这红色

写下对你的忠诚

请允许我靠着你

坚强的臂膀风雨来袭

用身躯为我们遮挡不受伤

每个醒来的早晨都能

看到你慈祥的模样

我不允许任何人将您伤

如果是这样你的儿女

都会用生命捍卫你的安康

十月,我用生命用血一样的

色彩写下对你的忠诚

主题红色社会心得体会报告二

20xx年x月11日至12日,安装处组织了党员职工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11日上午11时许我们到了地道战的旧址——冉庄。儿时看电影《地道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感心动目、荡气回肠。那蜿蜒曲折、四通八达的地道,也成了我儿时摩拳擦掌、梦寐以求的向往去处。后来得悉电影《地道战》是以冀中平原的冉庄为原型拍摄的,我的心里便扶摇起对冉庄的憧憬和向往。

冉庄地道战遗址在清苑县境内。抗日战争时期,冉庄民兵在党的领导下,利用神出鬼没的地道工事,左右开弓,打击日寇,打得日寇战战兢兢,闻风丧胆。铮铮有声的冉庄曾让日寇“宁绕黑风口(张登),不从冉庄走”,而闻名于燕赵大地。毋庸置疑,冉庄的地道,是在与日寇的战斗中逐渐构筑形成的。民兵们先是在村里、村外挖“蛤蟆蹲”,后来把“蛤蟆蹲”加长,把单口洞改为双口洞,这就成了地道的雏形。最后发展成“三通”、“三交叉”、“五防”的地道。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4条主干线,长4.5里;南北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另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联村地道;有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全长约30里。形成了村村相通,四通八达,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下交通网。

简洁、质朴的冉庄与现代大都市显得格格不入,但却保持着冀中平原那种独特的民居风貌,古老的石碾子、泥巴墙的院落、简单的木制农具以及墙上依稀可辨的枪眼和遗留下来的抗日标语,都让人隐约嗅出当年的战火硝烟。走进村庄,宛若走进了战争年代的时光岁月里:一个个伪装得出神入化的地道出入口,异常巧妙,冉庄民兵的足智多谋以及想像力和创造力令我叹为观止。

离开了冉庄,我们在平山县稍作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踏上了前往西柏坡的路。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全国土地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三大战役在这里指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两侧的山脉层层叠起,低矮的树木装点着突兀的山丘。一路上,星星点点的农家院落散落在狭窄的山坳里,袅袅的炊烟在缓缓的升起。在这里,没有钢筋水泥的装饰,到处是一片古朴的色彩。

我们首先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并在党旗下进行了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言。

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现在的西柏坡遗址其实是50年代修建水库时而搬迁过来的1:1的模型,但在如今还能亲眼目睹当年红色圣地的原貌,我们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跟随着导游,我们一路参观了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先辈的故居。在参观时,我们都怀着极端崇敬的心情,大家很难相信,我们国家的开国元勋们,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领导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那低矮的房屋、斑驳的石墙、灰黑的木门……都承载着无限光辉的日日夜夜,向人们静静地讲述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和光荣。

最令我们震惊的是那间不足十几平方米的军事指挥作战室,小小的房间里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军事战略指挥图。就是在这间房间里,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使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胜于千里之外,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的坚实基础。这样看来,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就一点也不为过了。

离开了西柏坡遗址,我们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五大书记的塑像在鲜花的簇拥下伫立眼前,那坚毅的目光仿佛在远眺着中国的未来。走进纪念馆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幅五大书记及当时中共中央机关将士们的巨幅雕像,整个雕像气势恢宏,在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人物栩栩如生。望着这些改写了中国历史的革命伟人们,我们深深鞠躬,以一个后辈的身份来祭奠伟人们永垂不朽的英魂。

不知不觉,本次参观的时间到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纪念馆。踏上回秦的路途,我心中感慨:当前社会上,前进之路困难重重、浮躁风气盛行,但必须要突出重围,我们需要坚持“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身体力行,为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西柏坡一直讲述着光荣历史,西柏坡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


主题红色社会心得体会报告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年。96年来,中国共产党一路风雨历程,蜿蜒向上,带领中国人民为自由、解放和富强,浴血奋斗,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彻底打破粉碎,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面貌崭新的新中国。经过68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一个安全、繁荣、美丽、富饶的国家。

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渡赤水纪念馆和苟坝会议会址,重温党的那一段历史,缅怀先烈,使我对党的历史,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1935年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苟坝会议,是1935年3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围绕是否进攻打鼓新场这一问题,在遵义县苟坝村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由讨论红军军事行动转为讨论决定成立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完成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军事领导的组织整顿任务会议。

遵义战役后,蒋介石亲临贵阳督战,红军仍处在国民党军大小包围圈之中。毛泽东分析认为,蒋介石已经下令各路追剿部队向遵义、鸭溪地域压来,红军再一次陷入了敌军四面围击之中。如果红军硬要去攻打打鼓新场这一堡垒,突出敌军新的包围合击圈就更难。从打鼓新场西南面看,滇军从黔西到打鼓新场只需一天行程;从西北面看,国民党军周浑元纵队三个师只要大半天急行军就可赶到打鼓新场侧击红军后背;从东面看,国民党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只需大半天行程就可以赶到打鼓新场攻击红军左侧背;从东北面看,川军三个旅和国民党军上官云相部两天行程就可以赶到打鼓新场投入“聚歼”红军的战斗。虽然打鼓新场只驻有黔军一个师六个团,战斗力也不强,但是,打鼓新场筑有城墙,修有碉堡,黔军完全可以坚守待援。如短时间内不能解决战斗,红军必然被打鼓新场之敌死死拖住,待援军围歼,导致全军覆没。

如此严峻局势中央是清楚的,针对蒋介石这一新部署,中革军委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为前敌政治委员,以统一指挥红军粉碎敌人新的进攻。然而,在遵义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和“再打大胜仗,赤化全贵州”、“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等口号鼓舞下,全军上下只想着打大胜仗,以至在苟坝会议上出现了大家一致要打驻守在打鼓新场的黔军,只有毛泽东一个人说不能打的局面。

张闻天鉴于以前的负责人专断不好,看大家争论激烈便来了个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结果20多个与会人员一致同意攻打打鼓新场,并将毛泽东刚当了7天的前敌政治委员的职务表决掉了。

毛泽东被免职后,仍忧虑着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他首先说服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人周恩来,同周恩来一起说服朱德,继而在次日的会议上说服参加会议的20余人。中央会议重新作出决定,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计划。这一重大决定,避免了党和红军遭到全军覆没的危险。

苟坝会议暴露出“原有二十多人参加的中央会议决定军事行动”这种领导方法的弊端。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3月12日的会议上,讨论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即新的三人军事小组),全权负责指挥军事。至此,苟坝会议由讨论红军军事行动转为讨论决定成立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军事领导的组织整顿任务便大体完成。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由非执政党,到打碎旧中国体制,建立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到现在有八千七百万党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先驱,在革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为中国留下的辉煌的遗产。将永远照亮新中国前进的方向。

主题红色社会心得体会报告四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这种精神是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是为了祖国的解放和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更是一种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历史的风,翻开了100年前的那一页。那一年,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黑暗的中国重见光明,我们的革命也从此有了方向。

克山是革命老区,红色沃土。也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次子毛岸青同志留下光辉足迹的地方。1947年秋,毛岸青同志从苏联留学归国后,来到克山县参加土改斗争。他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同克山干部群众一道打土豪、分田地,为克山土改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东北地区和中国土改工作的典范。为表达克山人民对毛岸青同志的缅怀之情,克山县建立了毛岸青纪念馆,使其成为全县人民感怀历史、饮水思源的重要场所,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平语近人》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话:“爱子,教之以义方。”如果一个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那就应该用道义来引导他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是我的骄傲,爷爷是1942年参军,当时是一名战地医生,他从心里爱着我们的国家,爱着我们的党,那份笃定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爷爷给我讲过好多故事,但记忆中,爷爷讲的最多的就是东北抗联的英雄事迹,杨靖宇将军和女英雄赵一曼,还有许许多多的将士们,他们是如何在面对人世罕见的艰难困苦和极端恶劣的战争环境,仍然意志坚定,英勇顽强,不怕酷刑加身,不齿威逼利诱,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贞和热爱。这种东北抗联精神,在我幼小的心头稳稳地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慢慢地,我长大了,走上了工作岗位,做了一名护士。长辈们依然用这种精神培育着我,影响着我。他们教我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20新春佳节,阖家团圆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这更是一场需要大家万众一心的抗疫战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想我泱泱华夏,历史源远流长,远播文明。在这众多的行业中,唯有医者能够并论。医者亦为父母心,医者亦为白衣天使。白衣天使多么圣洁的称号,白衣天使多么伟大的称号。“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红色社会心得体会报告 社会红色实践心得体会(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