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裂缝宽度检测心得体会报告 裂缝宽度深度测试规范(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3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裂缝宽度检测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现场情况:

88户,存在贯通裂缝问题的约50-60户,东西墙较少,南北填充墙较多,裂缝位置大都在墙体的中间部位。

1、南卧室墙长4m,多数裂缝位于剪力墙和填充墙交接处。

2、客厅墙裂缝多数处于施工洞口处。

3、卫生间南北墙存在裂缝。

4、其他墙面也存在不规则竖向裂缝

二、17#楼施工情况: 1、2011年5月底主体封顶,二次结构施工在5、6月份开始施工,至9月9日砌体全部完成。因赶工期,施工单位未经有效的陈伏期(砌筑完成后最少七天)墙体上部所留填充缝宽度2--5cm,缝隙不符合标准规定(最小3cm,最大5cm)先填塞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塞木楔,木楔从单面开始填塞而且双面不对称施工,形成剪力。部分墙体填充缝填塞时与砌筑完成时间间隔很短且/ 6

嵌填不实。有的墙面可能存在着在抹灰的同时,边填塞细石混凝土边进行缝隙木楔加固。2、2011年9月30日主体验收。砌筑时正直雨季,很多进场的加气块还冒着热气,就用于砌筑。进场加气块没有达到自生产出场到开始上墙砌筑不少于28天龄期的标准,砌体砂浆饱满度达不到90%的要求。墙体可能淋雨,造成因吸湿而使含水率水分过大,立即开始抹灰施工,墙体中的水分未能充分挥发完毕,就在墙体外部抹灰封闭,待交付入住,供暖及通风不良带来内部应力过大,在墙体受力干缩最薄弱处(墙体中间部位)裂缝。

三、问题分析:

1、进场加气块淋雨,砌筑时含水量较大,抹灰后水分难以蒸发,经过冬天的供暖后急剧干缩形成开裂。

2、砌体砂浆饱满度达不到90%的要求

2、部分加气块进场时冒热气,材料龄期不足,砌筑时几何尺寸不稳定。

3、部分墙体砌筑完成后就填塞梁底沉降缝,墙体变形稳定未完成。

5、梁底沉降缝先填塞的膨胀细石混凝土后填充木楔,工序颠倒,部分木楔间距过大。

6、木楔从单面开始填塞,而且两边不对称,墙体容易承受侧向剪力形成裂缝。

7、砌体完成后即抹灰,时间间隔太短。

四、处理、维修措施:

1、顺着裂缝剔凿出u型口,墙面口宽20mm,里面口宽5mm,深度剔进加气块5mm。将剔凿面刷水湿润,用膨胀石膏腻子填补时采用分两次向两边嵌压的方法填补,填补至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即停止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 6

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抹压并用乳胶将第一道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无纺布)粘贴牢固,待乳胶干燥再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抗裂绷带粘贴牢固。

2、顺着裂缝每边宽出150mm,将抹灰层去除后补钉钢丝抗裂网,抗裂钢丝网应钉牢、抻平,重新抹灰刮腻子。

五、现场维修

1、材料准备:建筑膨胀石膏、腻子、锤子、凿子、橡胶硬质磙子、腻子刀、白乳胶、接缝带、建筑网格胶带(如图一所示)。

图一

2、在墙体裂缝处的上下两侧做出裂缝的位置记号,防止剔凿时将裂缝覆盖找不到具体位置(如图二所示)。

3、顺着裂缝剔除抹灰层并剔入墙体形成凹槽(剖面图如图三所示),抹灰层外表面剔成锯齿状。/ 6

图二

图三

4、将剔凿出的凹槽面用毛刷刷水湿润,表面灰尘清理干净,使凹槽面充分湿润(如图四所示)。

图四

图五

5、用膨胀石膏填充凹槽时,必须分两次分别从两边用力的抹压嵌入,使凹槽处的膨胀石膏填充密实(如图五所示),填补至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即停止/ 6

施工,待充分膨胀密实时再进行第二次填平,最后的完成面比原墙面低5mm。

6、待石膏干燥凝固后用白乳胶粘贴宽度为50mm的接缝带,并用橡胶硬质磙子将其滚压粘贴平整,再用腻子刀将其压实。(如图六所示)。

图六

7、待接缝带贴完5分钟再用腻子将第二道宽度为100mm的建筑网格胶带粘贴牢固,建筑网格胶带不得漏网格(如图七所示)。

图七

8、待修补处干燥后,对维修的整改墙面进行满刮腻子。

永祥苑17#楼已按照此方案维修3户样板间,有17户业主拒绝维修或持/ 6

观望态度。按照目前现场情况,维修处理后的效果良好,此维修方案很有可行性。真正的检验效果最好是等冬季供暖期时再观察维修处理的墙面是否再次出现裂缝问题。

2014年8月26日 / 6

描写裂缝宽度检测心得体会报告二

石混结构悬挑部位墙体裂缝的分析

一、前言

石混结构是城乡现阶段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阳台,外走廊,甚至房间为了加大面积常采用悬挑构件。挑梁一端嵌入墙内,一端悬挑在外承载墙、板等荷载,挑梁周围墙体抗拉强度低,抗裂性能差,在种种外因作用下,容易开裂,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和美观,甚至发生工程事故,在工程建设中,此现象经常出现。现通过以下两个实例从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实例1 1.工程概况及裂缝情况。

某六层商住楼于2006年开工,一层为商铺店面,如图:

二层以上各楼层在a轴处悬挑1.8m,以增加楼层上住宅的进深,挑梁伸入砌体3.6m,挑梁截面250×500,所有砌体用mu10红条石,m5.0混合砂浆砌筑240mm厚。当主体结构砌筑到屋面层时,还没有抹灰,就发现二层挑梁下墙体出现裂缝,继而发现①-⑧各轴线首层挑梁下墙体都出现斜裂缝,宽0.3-2.2m m,长约0.5-1.8m m,以后观察,斜裂有所发展。如图示:

2.裂缝原因分析:

(1)挑梁倾覆荷载的增加,首先在梁根部上面出现水平裂缝,同理,在挑梁尾端梁下也产生水平裂缝,随着砌体产生塑性变形,自挑梁尾端起,墙体内产生斜裂缝,显45o角沿砌体在缝向后上方发展成阶梯形。

经现场检测,挑梁配筋和混凝土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根据裂缝形态分析,墙体裂缝不是由挑梁抗倾覆不够和承载力不足引起的。

(2)温度变形和材料的收缩变形也引起墙体开裂,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6c=10×10-5,红条石砌体的线膨胀系数6m=4.5×10-5 红条石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梁由于相同温差而变形相差一倍。墙、楼面是在室内,混凝土和红条石砌体的温度条件大致相 同,而且外墙也未发现裂缝。因而墙体裂缝不是温度裂缝

(3)根据《砌规》,对于单层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按下式验算:n1≤ŋrfa1,其中n1=2r。本例r=71kn,ŋrfa1=0.7×1.25×1.5×1.2×250×400=157kn142 kn,按一层挑梁荷载计算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是满足砌体局压承载力要求的,当建好第二层时,也并未发现二层挑梁下砌体出现裂缝。而且三、四、五层楼屋面悬挑结构都同二层。这说明,底层墙体的局部受压的荷载,不能只考虑二层,还应考虑以上层挑梁的倾覆荷载。对于多层挑梁的首层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砌规》未提及。以上层挑梁的倾覆荷载传到二层挑梁梁下砌体,由于砌体整体性强,刚度大,墙体局部受压积增大。显然,局部受压最大部位,乃是首层挑梁下砌体面积a1。根据有关资料,对于多层挑梁的底层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按下计算,n1≤ ŋrfa1 , n1取nr,r为各层挑梁倾覆荷载。屋面挑梁的倾覆荷载r=29kn,n1=71×3 29=242kn, ŋrfa1=157kn<242kn ,因此首层梁下墙体局部承压不够,开裂也是必然的。

基础不均匀沉降也是一个原因。基础采用毛石垫层和砖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粘土层。虽然条形基础和墙体有较大的调节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按规范设置了钢筋混凝土圈梁,但是由于挑梁下墙体局部受压较大,尤其在墙端角部位,基底应力不均匀使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允许限值 时,将导致墙体局部倾斜产生裂缝。

此工程的方案本身久妥,正面为了扩

裂缝宽度检测心得体会报告 裂缝宽度深度测试规范(七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