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警示教育反思报告心得体会(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龙溪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一
我是大家今天的随行导游龙川,大家叫我小龙就可以了。
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很高兴能为大家竭诚服务。
大家不远万里,带着一份对祖国的热爱,对四川震后旅游的一份关心,从遥远的澳大利亚而来,着实让小龙感动不已。
鉴于大家马上又要踏上回乡的旅途,旅游时间有限,那我将主要带领大家参观黄龙溪核心旅游区的正街以及古码头。
黄龙溪位于成都市区西南方28公里处的双流县,凭借双流机场便捷的交通区位,黄龙溪越来越受到入境游客的亲睐。
其实远在三国时代,黄龙溪就以交通便利、商贾云集而出名,锦江水和鹿溪河水在此交汇,绵延途径乐山、宜宾并最终汇入长江。
黄龙溪旅游的精髓,就在于一个“古”字。
除了历史悠远,它的古街、古庙、古榕树、古衙门、古码头均向慕名至此的游客们述说着她的千年古韵,而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黄龙溪七条古街之一的正街呢,则是这些景点的集中展示区,真所谓“一街三寺庙,悠远佛文化”啊。
有一首歌唱得好,“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旅游爱好者们从来都会对目的地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极大地兴趣,我想大家也应该对脚下的黄龙古街充满好奇了吧!古街虽然历经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至今仍保留完整。
街面全由青石板铺就,街面平均宽度3.44米,就相当于汉代的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可见当时黄龙溪的繁华程度。
街道两旁廊柱排列有序,现共有明清民居76套,大部分为一楼一底。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中国五大传统最具乡土风情的住宅形式呢?well,分别是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云南的“一颗印”、客家的“围龙屋”和广西的“干栏式”。
其中广西壮族的干栏,又叫木楼、吊脚楼,多为两层。
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
在古镇大家也可观赏到临江傍水而筑的体现古蜀民居“干栏”文化特色的“吊脚楼”建筑风格。
好了,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气势宏伟,位于正街南首、坐西向东的寺庙呢,就是黄龙溪修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龙寺了。
你别看它门洞低矮,视野狭小,进去你就会发现古龙寺场院宽阔,建筑物错落有致。
那古龙寺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一游呢,那我们进去一看究竟吧!古龙寺以古寺庙、古戏台、古黄角树 “三古”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成为一大特色。
正门上即为戏台,又名万年台,据说是黄龙溪原有九个戏台中仅存的一个,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戏台与标准的戏台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对啦,标准的戏台两旁还有两个类似耳朵的建筑物,名叫耳楼,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呢,这里没有建造。
戏台前,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呢,就是过去人们集会、交易、看戏的院坝。
大家不难发现,院坝南北各有一棵据考有1700多年的黄葛树。
北边一株树干分岔处的中央有约二尺见方的小庙,供奉着“黄葛大仙”,传说只要摸摸树身,即可消灾祛病。
南边古榕树,盘根错节,其下严密包裹着一座小土地庙。
这两棵古树,庙骑树、树裹庙,堪称天下一绝。
黄葛树主要产于我国华南、西南,川西栽培最佳。
因其耐寒,是最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之一。
另外,它还是重庆直辖市的市树。
黄龙溪古榕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叫阿西,她救了一只小鹿。
小鹿是南极仙翁的守山童子,感激阿西姑娘的救命之恩,求了一颗水珠解当地的旱灾。
但水珠不慎被旱龙吃了。
小鹿童子于是勇杀旱龙,旱龙死后,成了可润万年的河水。
小鹿童子最后也死了。
人们见到山上一股赤水流入河水,那是小鹿童子的血。
这就是古镇以前叫“赤水”的由来。
阿西姑娘则变成了古榕树,守在河边。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两个,把河水叫做鹿西河,叫着叫着就成了鹿溪河。
诶,不知大家有没有听到寺内正殿不时传来的木鱼敲击声呢,在古龙寺,佛教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可是你们知道和尚们每天必颂的是什么经文吗?对啦,看来这位朋友对佛教有一定的了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它简称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诠理最深奥微妙的经典,被认为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全经仅用二百六十个字,就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义。
既阐明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原理,同时也显示出了般若真空妙理的体用与功能。
走过正殿,我们就来到了佛寺中供奉佛祖的大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核心建筑,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是佛的德号。
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
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
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细心地朋友可以发现,大雄宝殿的像设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二是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三是正中佛坛背后的三大士或海岛观音像。
但各地佛寺因地因事制宜,并不完全相同。
好了,游客朋友们,接下来我们就去参观与古龙寺一墙之隔的“三县衙门”吧!据资料介绍,民国以来这里是华阳、仁寿和彭山三县的联合执法机构,故称“三县衙门”,它始建于清代,初为总爷衙门,职责有三:一是民事管理,二是堰务管理,三是治安管理。
说到衙门,大家也许会联想到大堂之上一块匾曰“正大光明” 或者“明镜高悬”,大堂之下是昏庸的县太爷、奸诈阴险的师爷和凶神恶煞的衙役。
一部天下衙门史,其实就是一部官欺民、官害民的赤裸裸的血泪史,真所谓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但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还是进去亲身感受下古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狭路相逢利字当先”的衙门吧。
大家请看大门楹联,上写到“黄龙宝山伸出龙爪抱鸡翅,白马临江勒转马头望虎岩”,联上的六个地名巧妙的说明了衙门的管辖范围,那大家可否猜出是哪六个地名呢?呵呵,有点难吧,那等会儿我们出来的时候再让小龙告诉你们吧,大家请里面走。
一进大门,大家是不是被眼前的白色脚印给吸引住了呢?大家不妨一试,看自己的脚是否于其大小相仿。
据说,这个脚印是古代华阳、仁寿两县的交界,现在我们脚踏两界,是不是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呢!
为增强衙门的吸引力度,规划时还在衙门走廊两侧墙壁上挂有历年来在黄龙溪所拍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的剧照。
江洲田园风情浓,远处山丘树荫绿,自 1983年来,先后有180多部电影在此诞生,所以古镇又被誉为“古镇好莱坞”。
黄龙溪古镇之所以引起影视界人士关注,是因为这里清代风格的街市建筑仍然保存完好,集山、水、城于一体,体现了古人依托自然、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并在1990年由中国贸易总公司出版的刊物《古镇黄龙溪一瞥》中系统亮相全国,现在它已是全国十大名镇之一,成都市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并在去年5月5日并评委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展示三县衙门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发展黄龙溪的旅游事业,在三县衙门的原址上还开辟了黄龙溪出土文物、民俗文物展览。
衙门内放着许多古代公堂用具,大家可尽情观赏,而且还可在高堂之上合影,过当一回县官的瘾儿。
这里呢,大家将有十分钟的自由安排时间。
今天正值黄龙溪一年一度的放生节。
放生节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每逢正月初八,农历4月15号,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的日子。
每年这一天,人们专心转经朝佛,并把通过超度和念经教化之后的鱼等动物洒上净水,经过念经祈祷之后放生。
有意思的是人们在上游放生,下游就有渔人用渔网打捞。
在藏族,这一天也称为穷人节,很多小商贩停止营业,装扮成乞丐,整个沿街都会有人给钱。
好了,游客朋友们,接下来呢,我们将出古龙山门,一睹正街的传统手工艺蜀锦;品尝美味小吃陈麻花;体验金戈铁马,齐发诸葛连弩;感受潮音寺、镇江寺的悠悠佛思;追忆黄龙古战场等。
好了,我们出发吧!
有关龙溪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二
黄龙溪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有2100余年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距市区40公里,距双流区35公里,距华阳街道28公里。
黄龙溪镇面积为50.4平方公里,人口为3万(20__年)。
黄龙溪镇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也是全国重点镇。
黄龙溪建镇已21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筑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4年(公元216年),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像龙牙,黄龙所春之地,著属武阳,公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1965 年3 月27日,国务院第154次会议决定,撤销华阳县建置,并入双流县。4月8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发出撤、并县通知。7月1日,华阳县正式并入双流县,其所辖的18个公社(含黄佛)、3个镇并入双流县。
1976年,仁寿县籍田区回水乡划入双流。
1992年10月10日,双流县决定开展区、乡、镇建制调整。黄佛乡、回水乡合并为黄龙溪镇;
20__年3月26日,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关于永安镇等6个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的请示》,同意双流区黄龙溪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资源
黄龙溪镇东临府河,北靠牧马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上的居民就生活在这幽静古朴的环境中。最早系统地将黄龙溪镇推出亮相的,当数中国贸易总公司。1990年,该公司在向全国赠阅的一期出版物中,以《古镇黄龙溪一瞥》为题,详细介绍了古镇的历史,诸葛亮兵屯牧马山,以及古镇中医后继有人等情况。并用大量的古庙、古树、古街巷、古浮桥及古老木器、篾器照片,展示了黄龙溪“古镇风光好,古镇民风淳”的景象。同年,《中国民航》、《西南航空》等杂志开始不惜版面介绍黄龙溪古镇风情。在’92中国友好观光年”中,省旅游局和西南民航管理局联合将黄龙溪古镇推为8条精选旅游线路之一。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黄龙溪,到处弥漫着氤氲的青雾,幽深的街道,弯弯曲曲,两旁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家挨一家,楼下临街的大都是店铺,骑楼式的建筑,门前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小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二楼的房子,靠近内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边的用来做生意。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
有关龙溪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三
1、飞龙引(陈陶)
长洲茂苑朝夕池,映日含风结细漪。坐当伏槛红莲披,雕轩洞户青吹。轻幌芳烟郁金馥,绮檐花簟桃李枝。苕苕翡翠但相逐,桂树鸳鸯恒并宿。
2、送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龙山城并锡赉两州刺史及(薛逢)
圣主忧夷貊,屯师剪束钦。皇家思眷,星使忽登临。用命期开国,违天必衅。化须均草树,恩不间飞沈。束马凌苍壁,扪萝上碧岑。瘴川风自热,剑阁气长阴。迅濑从天急,乔松入地深。仰观唯一径,俯瞰即千寻。水作新城带,山为故垒襟。东开洞君听,南辟纳蛮心。渥泽濡三部,衣冠化雨林。带文雕白玉,符理篆黄金。鸟道经邛,星缠过觜参。回轩如睿奖,休作苦辛吟。
3、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裴迪)
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有法知不染,无言谁敢酬。鸟飞争向夕,蝉噪已先秋。烦暑自兹适,清凉何所求。
4、赠龙泉洞尘上人(李涉)
八十山僧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自言共得龙神语,拟作茅庵住洞门。
5、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呈(张说)
石涧泉虚落
龙溪村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警示教育反思报告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