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造福中华民族心得体会报告 保护黄河心得体会(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黄河造福中华民族心得体会报告一
2、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3、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4、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7、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8、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10、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1、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范云《渡黄河》
12、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13、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14、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杂诗三首》
15、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7、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0、枫落河梁野水秋。——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2、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2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4、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25、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26、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27、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28、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2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0、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罗隐《黄河》
31、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近·北固亭》
3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34、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
35、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3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7、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38、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9、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40、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谢榛《渡黄河》
对于黄河造福中华民族心得体会报告二
今年放寒假,我和爸爸、妈妈驱车回黄河边的农村老家过年了。
农村的年三十,老家的哥哥和嫂子们挂红灯笼、贴对联、包饺子,忙里忙外,筹备齐全,年货丰富,看来他们是要和我们过个团圆热闹的好年了。
除夕晚上,农村不禁响,刹时鞭炮齐鸣,红灯高挂,再加上升天的烟花,给除夕的夜色更增添了绚丽多彩的热闹气氛。年夜饭开始了:满桌的家乡凉拌菜和热气腾腾的各种扣碗肉,伴着袅袅炊烟扑鼻的香,让我大饱口福,真是“口水直下三千尺”啊!
吃着年夜饭,品着美酒,欣赏着春节晚会,全家人脸上都洋溢着祥和与幸福的满足感。不用多说,这顿年夜饭我们吃得多么快乐呀!
伴着春晚午夜的钟声,村里到处响起了鞭炮声,这一刻标志着新春佳节到了,新年的第一天开始了。
新年的早上,人们陆陆续续走出了家门。
小伙们穿得更帅,姑娘们穿得更美,村里人走家串户兴高采烈,相互拜年,相互祝福,欢声笑语,真是快快活活过大年咧!
过大年时,妈妈给我的七个侄子和侄女发红包,他们都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大侄子说:“东东叔,走,我们到花棚看花去。”我跟着他们来到花棚,这里有玫瑰、百合、水仙、牡丹、仙人掌,真是绚丽多姿,百看不厌,又给过大年增添了更浓厚的色彩。
看完花,我们乘车到了黄河边,观赏黄河在春节里的风采。黄河又宽又长,一眼望不到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祖国的母亲河原来是这么宽阔美丽,令人神往。
这次在黄河边过新年,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家乡是这么富饶,年味是这么浓。乡亲们淳朴善良,哥哥们和侄子们是那么热情,令我依依不舍,带着许多留恋回到了信阳。
黄河边上的年味,我永远难忘!
对于黄河造福中华民族心得体会报告三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
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
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
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
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
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20xx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
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对于黄河造福中华民族心得体会
黄河造福中华民族心得体会报告 保护黄河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