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心得体会报告 革命英雄的故事感受(4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心得体会报告一
1、过渡阶段(1945、8——1946、6)(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抗战胜利前后,中国面临着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的两种命运。
重庆谈判(1945.8-10)(背景)
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
盾.
国内人民:渴望和平.
背景美国:为了自身战略利益,扶蒋反共.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
战”策略.
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揭露蒋介石阴谋[补]
结果:1945.10.10签署《双十协定》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斗争焦点: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影响:中共:政治上取得主动权,赢得民心;国民党:如果发动内战将陷于被动地位.政治协商会议(1946.1)(时间、地点、结果)
时间:1946年初地点:重庆结果: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各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再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2、防御阶段(1946、6——1947、6)
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1946.6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粉碎全面进攻(战术、战果):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粉碎重点进攻(地区):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又被解放军粉碎.
3、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秋)
经济措施:土地改革(时间、文件、内容、影响):(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
影响: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事措施:刘邓挺进大别山(时间、部队、意义):1947.6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注:①“内线作战”是指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的作战;“外线作战”是指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解放区转向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攻,属于战略进攻性质的作战。②战略反攻首选中原的原因: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中原兵力空虚;战略位置重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国际: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补](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3)、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4)、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5)、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重难点知识解析
1、重庆谈判的原因国民党方面①蒋介石国民党集团没有来得及接收日军的投降,他们用和平谈判的幌子与盟军统一命令阻挠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的接收,限制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②蒋介石国民党集团还没有完成进攻解放区的军事部署,立即发动内战尚有困难。所以一面伪装和平,一面积极准备内战
中共方面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露美国和蒋介石的阴谋,团结教育人民,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真和平的决心和诚意。
意义:从而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共产党争取到了政治主动权,有力推动了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2、战略反攻、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敌我力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于是中共中央决定转入战略反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战略决战的条件战略反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敌我力量对比发生进一步变化。
3、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基本解放长江以北地区,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①、党中央的正确决策②、各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广大○3人
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4、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统治腐败,军纪涣散,不得人心;○2、中共:战略正确,官兵英勇善战;○3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北平和平谈判背景
①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②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③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6、渡江战役的背景①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②北平和谈破裂
○3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
7、新中国诞生的条件①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国民党统治②七届二中全会和《论人民民主专政》做了理论准备○31949年9月新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筹备工作
8、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
①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②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3纠正错误召开中共八七会议、遵义会议、○4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的正确道路○5红军长征革命转危为安○6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抗日○7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8创立毛泽东思想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1)标志着中国近百年屈辱史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国内意义)(2)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思想意义)(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国际意义)
有关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心得体会报告二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这场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要更加珍视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宝贵财富,使其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座不朽丰碑。
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正义必胜,是人类发展史反复验证的一个真理。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派兵武装干涉,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海军侵入台湾海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面对美国的霸权挑衅,中国人民别无选择,只有奋起抗争。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经过艰难抉择,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场上,美军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掌握制空权、制海权;志愿军基本上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海、空军尚在初创阶段,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在这种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将士勇猛无畏,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阻击黄草岭,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随后,志愿军抓住敌人战略上的误
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心得体会报告 革命英雄的故事感受(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