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楷模发布会心得体会和感想 龙江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二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龙江楷模发布会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据黑龙江航运史料记载,为抵御外敌,康熙皇帝从南到北建立水师。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要塞,外力的骚扰相当频繁,康熙皇帝决定在黑龙江建立水师,这个水师统辖齐齐哈尔、巴彦、松花江、呼兰四个水师营。这四个水师营分别活动在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其中,呼兰水师营的营地就在太阳岛一带,归呼兰府管属,指挥权直接归黑龙江水师。从军事力量说,呼兰水师营属中等规模的一个水师营,共有水师兵丁180多人,比齐齐哈尔水师营的人数少得多。但这个水师营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作战十分勇敢,深得朝廷的赞赏,那时,除了呼兰是府县的所在地外,太阳岛四周都是十分贫穷的渔村。而太阳岛因为是水师营的营地,舰船来来往往,军人进进出出,显得十分热闹。
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为了平息外力的入侵,呼兰水师营奉命从太阳岛出发,开着舰船顺松花江而下,入黑龙江后溯流而上,攻打当时经常称霸一方、经常掠夺我边民财产、骚扰我国北方边境的雅克萨人。这一役大获全胜,一举攻克了雅克萨人的省府克萨城堡。呼兰水师营的营地也声名鹊起。这可以说是太阳岛最早的繁荣。那么到了清朝后期,清政府变得腐朽而无能,尤其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沙俄威逼利诱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所谓的《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使沙俄取得了在中国东省境内修筑铁路的合法权利。
1898年,沙俄的铁路工程局开进了松花江边的这个小渔村,开始修筑中东铁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个小渔村变成了我们今天所在的城市 ——哈尔滨。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大量的俄罗斯人涌入了哈尔滨,当时太阳岛上灌木丛生,十分幽静,一些俄罗斯青年男女发现了这一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纷纷在休闲时间来到这里,伴着江风与绿草、树荫谈情示爱。渐渐的,这里竟成了俄罗斯男女幽会野浴的场所。据记载,当时的特区水上警察,还以有伤风化为由进行过取缔,但是岛上灌木丛生,地势起伏不平,处处可以藏身,加上俄罗斯侨民大都精通水性,水上警察也无可奈何。取缔不但未见成效,到太阳岛野浴的人反而越来越多,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盛夏季节游人游泳避暑的旅游胜地。俄侨男女争往这片小岛沐浴、戏水,并有卖饮料食品的凉棚。人们喝着啤酒,唱着俄罗斯民歌,如醉如痴的体验着异国的乡野情趣。正因为太阳岛景色宜人,再加上商业等服务设施相继建成,越来越多的各国侨民到太阳岛建别墅,岛上所看到的欧式建筑便都是那时留下的。随着游人增多,太阳岛成为人们进行丰富水上运动的场所。
早在上世纪20xx年代,俄国人就开始在太阳岛和松花江南岸之间进行帆船比赛、单人划艇比赛等水上运动,尤其帆船比赛成为松花江上夏日一景。当时刚刚在欧美兴起的摩托艇滑水运动也迅速传入哈尔滨,在太阳岛畔,经常可以看见俄国姑娘乘摩托艇滑水冲浪的景观。到上世纪30年代,夏天每逢节假日,到太阳岛野浴的人已达万人之多。夏季出入太阳岛,没船不行,出租舢板船便是当时很好的谋生手段。而到了冬季,人拉的冰爬犁是当时出入太阳岛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乘坐在冰爬犁上前往太阳岛度假不仅是当时最时尚的事,更是乘坐者身份的一种象征。那么坐着爬犁,听着耳边呼啸而过的寒风,驰骋在冰冻的江面上奔向太阳岛,仅过程来说便是一种别样的情趣。那么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只不过停留了二十多年的光景,但他们在给哈尔滨人留下的遗物中,却多了一种浪漫的“小资” 情调。
在俄国势力从哈尔滨消退之后,尽管这里又经历了诸如战争、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等的浩劫,但是,这里的人们却从没有忘记在节假日的时候,带上面包、红肠、啤酒……,带上亲朋好友,大家结伴来到岛上,共同享受那原始的、生态的美。尽管这种美只能留在我们童年的记忆中,但我们至今也不能忘记,那时上得岛来,大树连着大树、丛林接着丛林,摇摇曳曳,一望无际。站在其中,天、地、人浑然一体。如果五月到这里来的话,丁香的芬芳便笼罩着整个太阳岛,整整一个月,那股幽香悄悄的向江面飘散过去。偶尔会有一幢童话般古朴的俄罗斯小别墅从丁香丛里显露出来,画龙点睛似的神秘而又美丽……,还有沙滩,绵延数里绕着小岛,那沙滩特别的干净,而且是金黄金黄的,阳光一照,好像金子铺就的一般,你都舍不得伸脚去踏碎它。
大家所熟悉的《太阳岛上》那首歌描绘的正是那种原生原态的太阳岛,也是我们哈尔滨人原生原态的生活写照,没有任何雕饰,没有任何浮夸。因为我们哈尔滨人就是这样和太阳岛的蓝天、碧水、树林、草地、江鱼、小虾、野兔、野鸭……一起快乐而和谐的相处着,形成了哈尔滨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本色。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家对太阳岛流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失望,我想是因为慕名而来的人太多,我们的保护措施又不当,便破坏了太阳岛的原始美,加上后期对太阳岛的开发人工的痕迹太重,所以使得太阳岛落下了“名不符实”的名声。不过,哈尔滨市政府已经决定要投入大资金、运用大手笔对太阳岛进行改造,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太阳岛是经过初步改造后的太阳岛,相信在若干年后,您再来到哈尔滨,来到太阳岛的话,肯定不会再说象 “到哈尔滨不到太阳岛很遗憾,到了太阳岛会更遗憾”之类的话。那关于太阳岛名称的起源有两种美丽的传说:一种是人们传说岛上曾有过太阳公公住过的房子,连岛上的孩子,天天都能同太阳公公一同玩耍,由此得名太阳岛;另一种流行的传说是,太阳岛附近水域盛产松花江“三花五罗”之一的鳊花鱼,当地的满族人称鳊花鱼为“太要恩”,其音与太阳发音十分相近,久沿成俗,人们在太阳后面加一个岛字,便泛指今天松花江北岸的这片岛屿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上有“太阳岛”三个大字的石头便是岛上的第一景了,它叫做太阳石。这块石长7.5米,高4.3米,宽2.6米,重达150吨,是太阳岛上颇具灵性的标志物。不过它并不是岛上的石头,据说这块石头的来历不同寻常,它是阿城市阿什河上游发现的,而且发现它的地方,正是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逐鹿中原时“画灰而议”(当时金人作战之前高级将领的军事会议,灰土当纸,以树枝做笔勾勒进军线路图,会后将灰一抹不留痕迹)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李兆麟将军也曾在发现这块石头的地方休息地,著名的《露营之歌》“荒原水畔战马鸣”“敌垒频惊骊不前” 的歌词就是在这块石头上写成的。而且这块石头非常有灵性,在它没有被运到这里之前,当地的老百姓以其观天象,便可知阴晴冷暖,据说在傍晚时分,如果石头色泽光亮,第二天则晴;石头色泽晦暗,第二天则阴;如果石头挂水珠,第二天则雨;如果挂霜,第二天则雪。而太阳石上“太阳岛”三个字是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于1984年为哈尔滨日报太阳文学副刊题写“太阳岛”刊头时所书,字迹苍劲有力,空灵传神,也为这块巨厂增添了凝重的色彩。而在太阳石后面,便是由中俄设计师联合设计的太阳岛大门“太阳之门”。太阳之门的创意主题为“太阳的窗口”,也就是说,透过大门能看到日出和日落。大门总长74米,主门高12.5米,门旁涌起的曲线形如白色浪花,大门前的地面设计有模拟街区图,象征着游人越过大地、松花江和沙滩,登上太阳岛。整个设计与太阳含有的“阳光明媚的地方”、“朝日在东方升起”的深意吻合。
有关龙江楷模发布会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观光旅游。很荣幸能陪伴大家领略神奇的火山风光,并希望我的导游能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概况。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五大连池市,据北安市60千米。四周分布着14座火山体,以及一系列火山矿泉,构成了独特而典型的火山景观,因而有“火山博物馆”之称。是我国著名的火山游览胜地。
五大连池火山群有14个独立的火山锥和一系列盾状火山,火山堆和盾状火山形成于第四纪,而最近的火山喷发,发生在老黑山和火烧山。此次喷发溢流的熔岩在四个地方阻塞了区内的石龙江,形成了五个火山堰塞湖,最终形成五大连池。
五大连池地区火山群海拔高度为400—600米,以火山锥的特殊结构、各种火山熔岩流动形迹、结满冰霜的容颜隧道,以及冷碳酸矿泉而闻名于世。五大连池是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保健康疗、科学考察为一体的高含量、多功能、综合型风景名胜区。
五大连池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景色奇特。二十这里有丰富的矿泉资源,很多地方都有矿泉水涌出。这些矿泉多为冷矿泉,水温低,含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统称为重太酸矿泉水,这种矿泉水可饮可浴,能治疗胃病、神经衰弱、皮肤病、高血压等病症。现在这里已经建了十几座矿泉疗养院。
五大连池除五个堰塞湖外,还有很多古代和近代火山,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年龄最小,但体形庞大,景色尤佳景区。火烧山规模比老黑山小,植被很少。老黑山和火烧山的周围熔岩山地,当年喷出的熔岩沿白河向南流去,形成了蜿蜒10公里长的石龙。石龙景观罕见,蔚为奇观。
五大连池火山群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群,火山地质遗迹现象最齐全,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景观最典型,该地分布的喷气锥为世界罕见,有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
五大连池有中国矿泉水之乡之称,其南泉北泉的碳酸型矿水,不仅是中国矿泉水之极品,也是世界矿泉水之珍品,对医疗及饮用均有重要价值。
五大连池火山形成的山川辉映,水火相容的火山地貌景观更有特色,而翻花熔岩中发育完整、保存完好、多姿多态、数以千计的喷气锥,在世界其他火山区绝无仅有,可谓世界奇观。
五大连池拥有举世罕见的六大自然环境,形成了世界上综合条件最完善的自然理疗基地。已开发七大游览观光区,八大奇观、一百多个景点。
好了,我们的车已经快到景区了,请大家带好摄影工具和贵重物品随我下车游览,我们的车就停在原地,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谢谢。
龙江楷模发布会心得体会和感想 龙江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