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种植协议书 园林花卉种植协议书模板(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推荐园林花卉种植协议书一
【个园的创建历史及名称来历】
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个园。个园位于扬州市内东关街318号宅后,清嘉庆二十三年(1820xx年),两淮盐总黄玉筠在明代寿艺园的旧址上重建。黄玉筠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节贞,有君子之风;又因三片竹叶的形状似“个”字,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个字”的句意命名“个园”。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道出了园主人以竹命名的本意。
【造园概况—园林春景】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个园就是以竹石为主体,以分峰用石为特色的城市山林。个园的假山采取分峰叠石的手法,运用不同的石头,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号称四季假山,为国内园林惟一孤例。个园的植物以竹为主,与竹最相配的造景材料是各种奇峰异石,像玲透巧的太湖石峰,瘦削嶙嶙的石笋等。竹与石组合在一起,形成园林中很有特色的竹石小景。游客们,现在我们可看到在个园的入口处,造园者就别具匠心地设置了一组竹石小景,开宗明义地点出了这座园林以竹、石为中心的主题。
个园就在黄家邸宅的后面,从住宅中间的小夹弄进入,往左一转,可以看到一左一右两个花台。台上翠竹亭亭,竹间叠放了参差的松布石笋,远远看去,就像刚破土的春笋,缕缕阳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园门的墙上,形成“个”字形的花纹图案,烘托着园门正中的“个园”匾额。那在微风中摇曳的“新笋”又象征着春日山林,这一真一假的竹景,被前面住宅部分的白墙一衬,立于园门两边,很有“春山是开篇”的意味。不知游客们是否领略到了春回大地,气象万千的感觉。这就是个园著名的四季假山景中的春景。
【园林夏景:宜雨轩—夏山】
欣赏完春景之后,我们再去观赏一下夏景的风采。那么夏季假山在哪儿呢?从两座花台春景中步入园门,迎面便是一座四面厅。厅前有两个用湖石平叠的花台。西台植竹,东台种桂,因而此厅原先称为桂花厅,现在匾额上已改名为“宜雨轩”。从厅中朝南而望,到处是绿意盎然,近处是青竹、丛桂。透过围墙上四个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门,还可以看到我们刚才路过的竹石小景。近景远景既内外有别,又隔而不闭。这种以内外互对互借来增加入园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园手法,还是个园的独特之处,可谓别出心裁。从桂花厅沿着轩廊往西走,经过一片密密的竹林,便来到水池边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见蓝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着一座苍古浓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台,形姿多变,形状宛如天上的云朵,这就是夏山。山前有一泓清澈的水潭,水上有曲桥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观感。池中遍植荷花,一眼望去,“映日荷花别样红”,突出了“夏”的主题意境。
走在曲桥上,我们可以饱览夏山的秀色,只见两旁奇石有的如王鹤独立,形态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态可掬。抬头看,谷口上飞石外挑,恰如喜鹊登梅,笑迎宾客;跳远处,山顶上群猴戏闹,乐不可支。真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进入洞室,刚开始觉得有点阴森,继而习惯了斜上方石隙中落下的丝丝光线,便觉得洞室宽敞。而小池里的水又分出一支流入洞中,加上湖石色呈青灰,夏日在洞中赏景,更觉凉爽。洞室可以穿行,拾级登上,转上数转使到山顶。上有一小亭子孤立于假山之上。亭前留有一株古松,伸出崖际,增添了夏山的葱郁的气氛。站在亭中,回首再看假山,在山洞石缝中,广玉兰盘根错节,石阶两旁,雨打芭蕉亭亭玉立。走在其间,只见浓荫披洒,绿影丛丛,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园林秋景:黄山石—秋山】
朋友: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线的太湖石表现秀雅恬静的意境,那么秋景则以黄山石粗扩豪放的直线表现雄伟阔大的壮观。因为黄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岭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个园最富画意的假山。整座假山,都用悬岩峭壁的安徽黄石滩就,其石有的颜色呈储黄,有的赤红如染。假山主面向西,每当夕阳西下,红霞映照,色彩极为醒目。在悬崖石隙中,又有松柏傲立,其苍绿的枝叶与褐黄色的山石恰成对比,宛如一幅秋山图景。山巅建有四方亭,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观,往北远眺绿杨城郭,瘦西湖,平山堂及观音山诸景又—一招入园内,这也是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之———借景。在我国古代,向有秋日登高远望的传统。个园黄山石是全国的制高点,又以重阳登高来渲染秋的主题。
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内部结构复杂。石洞、石台、石磴、石梁与山中小筑交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条扑朔迷离的山中立体游览通道,它不仅有平面的迂回,更有立体的盘曲。游客们,如果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因山而楼,再由楼两山,慢慢去领略这座设计巧妙、堆叠技法高超的扬州名山——秋山的风采。
【园林冬景:透风漏月轩—漏商】
从黄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楼的西面,有一个幽静的景区,这区域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南北敞达,东西用墙围闭的小厅,这些建筑给人的感觉好像带了某些“京味”。请看这些房子,屋角起翘较小,屋面较平缓,造型显得比较厚重,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清朝盛世,帝王南巡,都要在扬州游玩。扬州盐商经济实力雄厚,为了所谓的“迎銮”,费尽心机来揣摩皇帝的喜好,因而有不少园林建筑就仿照了北京建筑的款式,渐渐地,扬州园林中有些建筑也带有了某些“京味”。这幢叫作“透风漏月”的小厅也不例外。在厅的南面有一座用宣石平叠的花台,台上倚着花园的南界墙,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这就是冬山。宣石产于安徽的宣城,其色洁白如雪,人们又称它为雪石。这一景区,原是冬日围着火炉,边赏雪边品茶的地方。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之时仍有雪意,便将宣石山置于南界墙北面的墙下,从厅中望去,台上小山一色皆白,犹如积雪未消。因为宣石中含有石英,其色虽白,但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如将其置于向阳处,就与赏雪的主题有些相违,冬山背阴,也可见叠山家观察的仔细了。
宣石山的东侧界墙外,便是个园的人口处。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造园家在墙上有规律地排列了24个圆洞,组成一幅别具一格的漏窗图景。每当阵风吹过,这些洞口犹如笛萧上的音孔,会发出不同的声响,像是冬天西北风呼叫,以声来辅助主题意境。更为奥妙的是,通过那几排透风漏月的圆润,看到的是春景的翠竹、石笋。不知朋友们有没有产生“冬去春来”的联想。
各位朋友:个园的假山概括了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与“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画理。园内还有“宜雨轩”、“抱山楼”、“拂云亭”、“住秋阁”、“漏风透月轩”等古建筑。四季假山在这些楼台亭阁的映衬下,加之古树名木点缀其间,更显古朴典雅、幽深雄奇。冬景虽给人以积雪未消的凛冽之感。但靠春景的西墙却开了两个圆形的漏窗,只见枝枝翠竹过墙来,又给人们“严冬过尽绽春蕾”的深远意境,整个园景犹如一幅构制巨大的画卷,构成美的和谐。
个园的主要景观已经游赏完毕了。在游罢个园后,您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叹:扬州个园,确实是园林中的精华之园。
推荐园林花卉种植协议书二
一、园林设计以及植物保护的情况
1.1病虫害的危害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在绿化建设中通常选择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不加论证就播种。虽然短期内这些树种在园林景观上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且易受到病虫害威胁。有的城市花费大量资金,盲目移植特大乔木,这些乔木成活率很低,且很难恢复原貌,同时生长不良会导致病虫害的出现。
1.2树种之间的配置不合理
在园林设计中,由于设计人员知识面有限,考虑得不周全,在设计前没有完全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每种植物间的关系,导致一些园林树种配置不合理。其表现在一些相克的植物同时种植,比如核桃会造成周围松树和苹果树受害;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同时种植,如:红叶小檗和竹子同时种植会出现锈病;将不耐水湿植物种植在低洼处,易出现病害等。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病、蚜虫及白粉病等,大部分病虫因环境及周围条件限制,很难进行有效控制。
1.3园林的设计模式单一
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模式比较单一的现象:植物的种类、年龄以及层级趋向一致,植物生长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不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害,也不能够发挥出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的加剧。如果大面积地种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将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大量进入城市草坪中,连年发生灾害。最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金丝柳,树皮金黄色而且光滑美丽,但是大量的单一种植没有伴生植物作为保护,十分容易感染腐烂病,引起皮层的溃烂以及叶片脱落,最终出现批量的死亡。
二、预防植物病虫害发生解决的措施
2.1注重种苗本地化以及苗本乡土化
种苗本地化是指植物种子及苗木在选用时,尽可能在本地选取及培育。尽量减少长途调运植物种苗数量,跨地区采挖移植野生植物要严格控制。本地采收的种子及培育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耐性、抗性考验,播种及栽植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当地生态系统,对病虫害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城市园林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选择植物种类时,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
2.2适地适树
配置树种时,一定要结合栽植地的具体情况,不仅要与环境条件相协调,还
园林花卉种植协议书 园林花卉种植协议书模板(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