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摘抄范本 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摘抄范本大全(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摘抄范本一
一、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1年历程,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教育改革自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也已进行了15年,其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初见成效,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不少素质型人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当今社会尚存的各种与教育息息相关问题:
1、口号天天喊要给中、小学学生“减负”,但现实是学校的实际操作并未给学生“减负”,课余家教之风盛行,学生负担未减反增;
2、高等院校为社会输出的本应是应用型人才,但由于高校教学的专业设置并未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导致课堂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形成了用人单位难招到合适人才,学生则存在毕业则失业的双重尴尬;
3、扫盲工作关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但在各地的扫盲工作中,教育过程走形式、考试找人代替现象非常严重,扫盲率完成得不错,但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扫盲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这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4、不少80、90后青年,思想浮躁,缺乏斗志,不愿付出只求收获,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离实际。
如何针对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进行教育改革,如何将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如何矫正身系祖国未来的下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解决的思路
1、给中、小学学生“减负”,要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把学生“减负”工作责任制层层落实,从政府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到教育部门负责人,到学校校长,再到班主任甚至任课老师,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在教育综合考核评定工作中引入“减负”工作考核指标,实行“减负”工作不落实的一票否决制,不断规范教育市场,严禁学校老师变相给学生加负;
2、高校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服务社会的方针,加强调研,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改革工作,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挂钩,增加工作技能方面的课程,真正为社会及时提供所需人才,同时也解决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扫盲工作形式化,缘于工作方式“一阵风”,监督机制不到位,所以要使扫盲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就得将扫盲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来抓,加强经常检查与突击检查工作力度,同时建立起畅通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的考评监督;
4、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应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课程内容,同时建立起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关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摘抄范本二
1、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路人似的朋友,是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
2、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3、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 (朱熹)
4、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5、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6、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7、习于智长,优与心成 。 (朱熹)
8、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9、教育学生,从爱出发,爱是一种特持久而深刻的感情。
10、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1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
12、教育贵在一个“及”字,重在一个“斜字,即使天天从小事抓起。
13、执着杏坛,乐于奉献。
14、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
15、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
16、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地。
1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在于如何看护儿童(苏赫姆林斯基)
18、一个教师必须对祖国优秀文化和语言文字深深地热爱,否则就钻不进去,不可能获得真知。
19、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20、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1、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22、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23、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我愿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 ”。
24、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追求,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25、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26、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
27、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
28、俯首甘为孺子牛,挥蹄勇做千里马。
29、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30、宽容别人等于祝福自己。
31、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苏霍姆林斯基
32、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33、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苏霍姆林斯基
34、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富兰克林
35、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苏霍姆林斯基
36、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37、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38、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别林斯基
39、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40、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41、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42、警察最不怕的人是被判了死刑的人,最害怕的是内人。警察最哭笑不得的事是,他刚刚批评教育释放的小偷把他的自行车给偷走了。——墨白
43、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
44、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45、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马卡连柯
46、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47、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48、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9、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50、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陶行知
有关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摘抄范本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个别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本事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作业不爱完成,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案例:
姓名:韩希伟性别:男
年龄:12岁
班级:五年级
1、性格倔强,固执,好动,职责感薄弱。
2、比较聪明但不爱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缺乏主动性。
3、爱和同学打仗,爱骂人,做事偏激,不爱理解批评。
该生为何在学校不听教师的话?在家里也是这样吗?带着这些疑问,我进行了多次家访,经调查了解到这位同学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忙于挣钱,无暇照顾孩子。他就在奶奶家长大,由于奶奶对他的溺爱,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就算做错了事也不肯理解批评,还表现出反抗的心理。
问题来源:
这个孩子从小母亲在外地工作,三岁到奶奶家被奶奶一人带大,由于隔代教育,存在代沟,祖辈们只能一味地弱爱、袒护、放纵,在培养、教育方面他们却无能为力。渐渐地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自律性较差。另外,上小学时候,该生的父亲就一向在外打工,平时很少回家,更谈不上父爱。生活、学习全靠奶奶一人照顾。小时奶奶视他为小皇帝,无论要什么都会满足他,长期以往,变得谁的话也不听,任性而又懒散。可此刻大了想管又管不了了。
1、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本人经过反思,他的不良习惯主要原因除了他本身外,与教育方法生活环境也是分不开的。对待这样的孩子必须要改变教育策略,“对症下药。”我想:主要原因可能以往没有经常地与他交流,常以教师的威严对待他,把教师的地位凌驾于学生之上,使他产生逆反心理,此刻看来是行不通了,必须要改变教师的主角。“当代西方哲学认为:师生交流与对话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哲学范畴;在哲学家眼里,交流与对话就是师生双方相互沟通与理解的过程,也是师生和平共处的基本方式。”于是,我转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式,努力扑捉他的闪光点,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课下视他为朋友、子女。经常找机会接近该生,与他聊天、辅导作业、帮忙他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难题,倾听他在想什么、做什么、爱什么。
2、转变观念,用真正的师爱打开梦想的心扉
作为副班主任不仅仅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好学生心灵的抚慰者的主角。平时能多学习儿童心理学,适时开展心理辅导,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俯下身子,走进他的思想深处,了解这个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与他交流,让一句句真诚的话语打开他的心扉,让学生觉得你值得信任才会跟你说实话,才会理解你的道理。进而以这样的方式到达“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这样一方面弥补了塔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思想教育。可是能注意保护好他们的保密,不对他造成伤害。
经过与该生交流、平等对话;感化、悉心帮忙,使该生感觉到学校处处有温情,教师时时有爱心,原本的放纵逐渐少了,好动、不听话等一些不良现象渐渐改了,课堂能注意听讲并乐意回答问题了,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使学习成绩逐渐有了提高,犯了错误也肯理解批评并肯改正了,还经常帮忙其他同学。
有关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摘抄范本四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
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摘抄范本 当代教育科学心得体会摘抄范本大全(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