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示范和失范心得体会报告 浅谈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原因(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道德示范和失范心得体会报告一
大家好!
公益广告上曾说过:“爱心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是呀,在生活中,你对别人的关爱与温暖多一点,那么你的道德成长就会成长一大步。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奶奶在杨公桥车站等开往大坪方向的公共汽车。忽然,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进入了我的视线。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枯瘦的脸,似乎蒙了一层灰。眼角的鱼尾纹像荡开的潭水。他的眼神,有说不出的对大城市的好奇与茫然,穿着朴素老旧。显然,他是一个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农民工。
他找了许多位路人问路,可是那些路人都不理睬,似乎他们很瞧不起这位中年男子,或者像避瘟神一样避开。最后,中年男子问到了我奶奶“请问华宇﹒西城丽景怎么走?”他用那有点儿干硬的嗓子问。“顺着这条马路走上去,”奶奶热情地答道,还用手指去,“到了菜市,再往前面走就到了!”中年男子听后,满是感激地说道:“谢谢!谢谢!谢谢你!”“呼,还好,奶奶为人热情,不嫌农民工,不像前面几个路人这么没有爱心、道德心,理都不理睬这位农民工叔叔。”我拍拍胸脯,高兴地想。
突然,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道德,只是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个行动,一种帮助,还是一个贪不贪心的选择。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帮助他人,做一个文明、有道德的人。
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推荐道德示范和失范心得体会报告二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能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学习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本人能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投身于教科研工作,大胆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教改尝试。在每上完一篇课文后,我都会写下自己的反思,以不断督促自己进步。工作之余,我尽量每天挤一点时间阅读专业类的书籍,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丰富自己的文学内涵。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找一些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心,努力进入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其次,我和家长也积极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或上门家访或主动打电话给家长,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
三、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我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得与失中思索,自己一直奉行踏实工作、虚心学习的原则,而这或喜或忧、或得或失的点点滴滴必将成为我生命中的绚丽色彩,点缀着我的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避短,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师德状况自我鉴定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在这里,我就近一年的师德状况自我鉴定一下,以此发扬好的地方改进不足的地方,对回顾走过的路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推荐道德示范和失范心得体会报告三
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敬重,人们心目中的诚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就是人们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要解决的是“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我应该怎么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我应该怎么做事?
二是我应该怎么做人?
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过前者表现出来。道德信仰涉及这两个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个方面。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怎样做人的设定,是对理想人格的设定。道德信仰以人格来证明或显示人性的神圣和尊严,显示人的价值。
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又是对人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观念、道德动机的整合,从而将人们的各种关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价值观念统一起来,形成一个高低有序的道德价值观系统,成为规范一个人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选择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为一个价值系统整体,道德信仰又对道德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所说的“诚”是真实无欺的意思。天是真实无欺的,人也应该追求真实无欺。达到至诚就能使人感动,达不到至诚就不能使人感动。荀子也重视“诚”,认为“诚”是所有德行的基础。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观念的是《中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可见,至诚是一种尽性知天并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这是中国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过神学,而从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的合一,从相信人性善并通过尽性知天的途径,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做出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当前,在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在加强诚信教育中,我们应高度重视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推荐道德示范和失范心得体会报告四
·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布夫勒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暗昧:不光明。厉鬼:凶恶的魔鬼。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洪自诚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
·至诚无息。《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礼记·中庸》
·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约翰生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金缨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毛泽东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唐·神秀
·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言,真理只有极少的一点。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佚名
·明人不做暗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吴承恩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马致远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凯洛夫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一生肝胆向人尽。唐·顾况《行路难》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顾况
·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诽谤。——萨迪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增广昔时贤文》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冯雪峰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宜:应该,应当。——王安石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明儒学案》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周敦颐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经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丘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
·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苏格拉底
·不论将来自己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辉煌的顶点,决不能把自己的才能当成商品。——张洁
·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培根
·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为人应正直——李翱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道德示范和失范心得体会报告 浅谈道德失范的现象及原因(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