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陈恭禄心得体会报告 中国近代史陈恭禄读后感(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中国近代史陈恭禄心得体会报告一
治史之法,似乎能够分成两种,一曰“以我注史”,二曰“以史注我”。以我注史者,专注史事之研究,必须有确凿证据始可言之,目的是为了给今人留下历史的真实。以史注我者,乃是于历史中探寻梦想,实际上是为了继往开来,给今人开启发展未来的门径。
我以为,这两种方法没有高下之分,只在于读者自我读书的目的。而对于本书来说,自然是取后一种。
记得上中学时,历史教师曾对我们说,因为林则徐早死,所以没有被派去围剿太平天国起义,从而保全了名誉。谬矣!太平军为祸之烈,举世罕见,仅有中学教材为了树立未成年人的三观才把世界搞的黑白分明。学生学的历史教材过于脸谱化,这是培养三观的需要,但到了年岁长一些,应当多涉及一些其他资料。
其他史书讲史事时,不会夹杂其他的史事,另外,讲中国史的不讲国际,讲国际史的不讲中国,割裂不明,难以畅通。但本书不一样,比如讲太平军时,还讲了太平军对于清朝与外国之间战与和的影响,令人思维为之一清。就像小时候先学中国历史,但对于涉及外部的一些事总有些疑惑,待之后学习了世界历史,才算明白。
作者在书中喜欢说“如果”,但我以为,历史大势,浩浩荡荡,绝不是一两次“如果”能改变的,但对于书中记述的时代精英们的努力,不免悲壮。
读本书,看到近代中国因愚昧僵化而错失种种良机,不得不扼腕切齿,怒其不争,恨其无知。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分主次,也不必分主次。或者能够说,研究具体问题时能够分清,但对整体而言是分不清的。
变通是必然的,阻碍也是必然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不是一人一时之误,甚至不是满清朝廷的错误。那里有一个论点,中国积弱,是地理原因造成的,中国的周边太过闭塞,与外界不相连通,虽然号称礼貌古国,实际是礼貌世界的边沿地带。如果有边界危机,中国还能够发奋图强,但就在于清朝几乎统一了中华礼貌圈,有清一代,中国边界总体安稳,于是导致了近代的衰败。
满清之亡,非亡于革命党。实际上国家衰败不堪,各地异心早起,偏偏主少国疑,于是纷纷借着革命的招牌独立。
但不管怎样说,清朝总是一个统一的政权,而对于革命党而言,流弊太多,导致野心家四起,中国大乱,无怪此刻有人说孙中山革命是日本人的阴谋。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远东只需要一个合作者,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中国的虚弱完全暴露出来,这不单是对日本战争的失败,更是在国际上的彻底失败,所以日本成了西方列强的合作对象,而俄国人抢占东北领土,更正式开启瓜分中国的风潮,从此偌大中国,瓜分豆剖,任人分食。
各个国家中,俄国要的是土地,英国要的是利益,而日本,最需要钱财来壮大自我。因为一场甲午战争,中国人没有被惊醒,被惊醒的乃是日本人,从此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另外,本书附录中有“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从葡萄牙发现好望角开始,又讲了明朝下西洋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不一样等等,抽丝剥茧,将近代中国积弱的原因娓娓道来。
所谓“大变局”之类的词,实际上,仍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不明白根究,就无所适从了。所以学习历史,应当本国史和世界史对照学习。
外国的风云激荡不能在中国激起一点风浪,这或许能够作为“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的另类解读,中国近代的衰弱已经注定。所以中国衰败,虽然令人挽伤,但并不可惜。
附录中另有“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将主和派的琦善塑造为一个明白中西差距并想要忍一时之辱奋起直追的有志青年。作者以为举国皆醉而琦善独醒,太过。但读完此文,个人认为,琦善算是中人之才,只是举国醉得太厉害了。
琦善的杯具在于,他和世界相贴合,却与清廷不贴合,而清廷不与世界贴合,足以将琦善的努力湮没。琦善领先清廷一步,所以终被贬黜;清廷落后世界一步,所以就要挨打。
对于中国近代史陈恭禄心得体会报告二
展翅翱翔,是雄鹰的梦;
自由奔驰,是骏马的梦:
百花盛开,是春日的梦;
那么,我的梦是什么?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的时候,我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在大部分学生还没来之前进教室,收拾下卫生,看看哪个同学没来给家长打个电话,一到下课的时候被学生团团围住,直到上课铃再次响起,连口水还没来得及喝就又急匆匆的奔向下一节课堂,一直等学生们都走了,才坐下来看看作业,备备课,这就是我们再平常不过的一天。日复一日,工作一年多以来,我有时会怀疑,这就是我梦想中的工作吗?
以前跟朋友开玩笑说,老师真是神一样的存在,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不说,还要掌握科学知识,实践知识,还要知道如何管理班级,如何组织教学,普通话要好,写字要好,会画画会唱歌,有情感有方法。所以一开始的我害怕做不好,也常遇到掌控不了整个课堂秩序的时候,教学进度把握不好的时候,被顽皮不上进的孩子搞得无可奈何,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比他们还要着急上火的时候,还有被别人质疑一个研究生来教小学是多么可惜。
在这期间,我抱怨过,也试图想要放弃过;可就在我真正想要放弃的那一霎那,我才发现我不能。在心底的一个声音告诉我:要坚持,为了梦想。课堂秩序不好,可以想办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教学进度把握不好,可以将几个单元的知识融会贯通,孩子惹你生气,就鼓励他,安排任务给他,让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很棒,至于被别人说大材小用,我只想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会学习,如何思考,远比知识本身的获得更有长远的益处吧,而这又与学历有什么关系呢。渐渐地,我意识到我已经放下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却也放不下这些孩子们,我深深的爱上了他们,爱上了这个职业。
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可爱,也接收到孩子们,还有身边的朋友们给我的支持跟鼓励。学生给与你的,是每一次走进教室时那一句“又可以上英语课了”,是偶尔作业本里夹得小纸条,写着“老师你不要这么辛苦”,我喜欢他们晨诵时读英语的声音,我喜欢看他们认真听课的神情和积极思索,踊跃发言的样子,我也喜欢他们下课将我围住问这问那的欢快语气,还有课间玩耍时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我不是一个演员,但是讲台就是我的舞台,学生就是我的观众,我也要做学生们的观众。我梦想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初为人师,才真正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与幸福,就算可能暂时做不好,至少你在一直努力地去做,谁也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的,更何况还有这么多爱你的孩子,想到自己要把知识的种子传播给孩子们,让他们学习到知识,长大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想到将是用自己的知识灌溉祖国的未来;将是用自己的心血去呵护明天的希望,心中不免泛起幸福的涟漪。
“小讲台,大梦想”,小小的三尺讲台,牵动偌大一个中国
中国近代史陈恭禄心得体会报告 中国近代史陈恭禄读后感(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