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呼和浩特十大问题心得体会报告 20十大报告心得体会(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呼和浩特十大问题心得体会报告一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古城。“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市,故有“青城”之称。因其历史上召庙较多,故又称“召城”。公元前320xx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的古城公社所在地。

西汉时期 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土城为内外两重,外城周边3公里,是座长方形土筑小城,为当时的民居及兵营所在地;内城为官署驻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 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它的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60公里的林格尔县境。

隋唐时期 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大将李责率兵至云中,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20xx年),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

10世纪初 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

明朝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蒙古土默特部领主阿勒坦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据《归绥县志》记载:归化“周二里,砌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以致蒙汉两族不用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

清朝 清初,三娘子城被清军焚毁。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清王朝为彻底打败新疆境内之蒙古准噶尔部,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约加宽100米),包围了原城东、南、西3面。在取得了对准噶尔部战争完全胜利之后,为安置从前线撤回的军队和进一步控制西北地区,决定另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命名为“绥远城”。清朝末年,将归化和绥远合并,称归绥。

最新呼和浩特十大问题心得体会报告二

呼市的公主府,是目前国内保存最精美的一座清代公主府第。其建筑格局和主要建筑物基本保持完整,建筑装修的鲜艳和精湛程度也属上乘。府内文化历史陈列,无论文字史料或文物,更是丰富翔实,它是一座满蒙历史文化和清代宫殿建筑艺术的宝库。

满蒙联姻是清朝重要的边疆政策,贯穿于清王朝的发展始终,清入关前就形成定制。此公主府展出文件表明,自努尔哈赤时代至清末,满蒙通婚达595次,其中以指婚形式将皇帝女儿(公主)遣嫁蒙古达432人。康熙皇帝共有20个女儿,其中12位夭折,成年的8个女儿中,有6人与蒙古联姻。二公主、三公主、八公主、十公主嫁与漠南蒙古(今河套地区,正是王昭君当年的久居地);四公主、六公主嫁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只有五公主、九公主分嫁朝中重臣。与蒙联姻公主的后世子孙,身兼要职,世代袭爵,直至同治、光绪年间。

而自努尔哈赤开始,清王室迎娶蒙古王室之女为妃的,也几乎各朝皆有,直至同治年间。例如皇太极有7位蒙古族妃,顺治帝的妃子中有6位是蒙古族王公女;道光帝和同治帝各有蒙古女妃1人,皇太极、顺治、道光、同治各帝的皇后竟都是蒙古女。其中许多人的混血子女又互相结姻,形成大规模、多层次的亲上加亲。这种中国历史上的两族联姻通婚制度,形成了一个中国历史的奇特现象,它有力地维系了满蒙两族的亲谊关系。

显然,满皇室公主下嫁蒙古族王室,绝对不同于西汉时期汉皇帝的送女和亲;前者是主动的联姻,意欲两族血统和文化实现融合,是一种恩威并用的抚绥政策,后者是被迫、被动的求和之举,带有屈辱的成分。应该说,满蒙联姻才是一种“识见高”。通过联姻,再加上给蒙古王公以优崇的地位,满清朝实现了使蒙古地域成为了它的可靠的大漠屏藩。直到“满洲国”时期,著名的日本间谍、清朝肃亲王之女川岛芳子名义上的丈夫仍是蒙古贵族公子。300多年的满蒙联姻,可能使两族王室后裔血统交汇,以致人种趋同,于是至满清倒台,蒙古人仍对中原汉人长久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离心力。

呼市公主府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儿固伦恪靖公主的府第,其规格类似清朝京地的王府。此公主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下嫁喀尔喀蒙古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喀尔喀蒙古是成吉思汗第15世孙的游牧地,敦多布多尔济是成吉思汗的第23代孙),康熙帝敕建此豪华府第为厚礼。

清皇室的皇帝之女,皇后所生称固伦公主,偏妃所生则称和硕公主。此公主出嫁后9年,被康熙皇帝赐“格靖公主”封号,又亲笔题“肃贤礼范”匾以示嘉奖与鼓励;再过20xx年(雍正元年)被晋升为“固伦格靖公主”,可见此公主是位贤淑、知礼又听话的女孩子,也可见康熙对此女的偏爱以及对此蒙古王婿的器重。此女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19岁下嫁后在此府中度过一生,到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57岁时在此病故,两年后依朝廷丧葬制度,随夫归葬,移灵喀尔喀蒙古肯特山(今蒙古国境内),永远留在了草原大漠。也是“独留青冢”,但不似王昭君那样留下诸多哀怨,也没有引得“词客各摅胸臆懑”。

此府由清朝廷工部大式营建,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中轴对称建筑格局,分五重院落,前有影壁御道,后有花园马场,府门、仪门、正堂(静宜堂)、寝宫、配房等依次分布。此公主府在多布多尔济承袭蒙古汗位后,一度成为土谢图汉部落王府。清代继承明代建筑手法,像北京的故宫一样,已经是中原汉民族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这座辉煌的公主府,同样饱含着汉民族建筑文化的精粹,毫无关外满人、更无蒙古族的穹庐建筑色彩。

公主府建筑最突出显现汉民族文化的,是几乎所有的房舍内,墙壁上和格栅上都布满了工整楷书的唐诗,这些诗篇一律来自《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驻足欣赏这些诗篇和书法,一时竟觉得身处汉人的诗书人家。清朝各代帝王对汉文化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使得后来的北京故宫成了一座汉文化的博物院;历代汉人的名家书法被各朝清帝视作至宝,所有帝王都抛弃了满文而以汉文为书写工具。深厚博大的汉人文化和汉语言文化实在高深莫测,竟能像威力无穷的融化剂,销溶了一切异族文化而弥漫天下,以致后来满人后裔中的大多数,竟不知满族文字为何物(有文字专家说,如今能书写满文,又能进行汉满文翻译的,全国也不足20人),甚至满族的后裔,如今已普遍汉化,满人的发祥地和根据地白山黑水,如今也只是个历史名词。满人打进并统治了中原,却把自己的地盘和文化消融进了中原,自己什么也没有了。这是爱新觉罗氏的先祖们,没有料到的吧?

历经沧桑的公主府重现昔日面貌,将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展示在世人面前。在这里浏览,感觉如同越过300多年的时空间隔走进了我国历史文化漫漫长河中的一个小港湾。在这个满蒙联姻文化的小历史时空里,我们了解到满蒙联姻的故事,同时又领略到强大无比的中原汉人房屋建筑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和语言文化的魅力,那么,视这座公主府第为汉、满、蒙历史文化结合的一部教科书,当是可以的。

呼市公主府大门。清初,清王朝在此设归化城,意即此处已臣服朝廷,固伦格靖公主府位于归化城的北边。民国初年,政府在归化城东边设绥远城,为政治军事重镇,民国年间归化与绥远两城合并,称归绥,成为绥远省首府,解放后按蒙语改称呼和浩特,意即“青色的城”,可能与此城背靠大青山有关。

公主府大门,大门结构。传统的梁、檩、椽结构是中国自汉唐以来形成的古建形式。

公主府的仪门和宽阔的庭院。公主府内所有建筑物均采用硬山搁檩形式,亦无重檐,恪守王府的等级而不僭越。

正堂即静宜堂,堂前消防用的镀金水缸。静宜堂本称“议政厅”,固伦恪靖

呼和浩特十大问题心得体会报告 20十大报告心得体会(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