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楷模和标杆心得体会报告 楷模精神心得体会(八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永远的楷模和标杆心得体会报告一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永远跟党走》。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风风雨雨。在党的90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知道我们的党出生在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九十年的征程是一部奋斗史。然而我们的党以坚韧的品质顶住了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乃至压迫,撑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空。
那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就可以很好地诠释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建三峡,抗天灾,收港澳,办奥运。党用慈母般的情怀,温暖着普天中华儿女的心田。
难忘汶川大地震,百姓遭受巨大痛苦,是党举起党旗抗震救灾,抚平灾区人民受伤的心灵,重新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我爱你,中国共产党,你是我心中的太阳,从九十年前的南湖上走来,带着一路的风尘,擎着永恒的旗帜;你是我心中的太阳,从八一的枪声中走来,带着手上的老茧,戴着闪闪的红星;你是我心中的太阳,从延安的宝塔下走来,摇着古老的纺车,穿着粗布的军装
真正的爱党和爱国不应该仅仅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而是应该表现在为祖国、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又该怎样去做呢?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
有关永远的楷模和标杆心得体会报告二
“初心”是什么?从大处说,是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一腔赤诚;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碧血丹心;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当然初心也是我们年少轻狂时日记扉页上的雄心万丈。
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它是人生伊始的梦想与希望,事业起航时的信念与踌躇,是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强。
革命先烈冷少农,是我党情报工作的无畏先驱,他送出的情报被称为“一纸可抵百万兵”。但自古忠孝难两全,面对母亲“不忠不孝”的指责,他只能以一种沉默的大爱,在心底告诉母亲,娘啊,儿子绝非无情无义的不孝儿,我是把我的孝去孝顺更多受压迫的劳苦人民。生前他没有得到母亲的谅解,但历史见证了他不变的初心。
初心这两个字包含着太多,太多。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的叶嘉莹,在16岁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二八年华的她,有了最初的心愿——度苍生。今年5月12日,叶嘉莹先生再向她工作的南开大学捐款1171万元,累计去年的捐款共计3568万元,用以支持中国古诗词的研究。今天95岁的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一阕词,就是对初心最好的诠释!
今年5月份,全国自强模范表彰大会上,一位袖口空空、眼罩纱布的小伙子,向总书记敬了一个特殊的军礼。他是排雷英雄杜富国。一年前,他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身边的战友,而他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他曾说过:“多排除一颗雷,就多给了老百姓一分生的希望!”如今,纵使目不能视,纵使袖口空空,但这个特殊的军礼让人瞬间泪目。“你退后,让我来!”这六个字铁骨铮铮,这六个字就是对初心最真实的注释!
冷少农大爱至孝,忍辱负重,以生命践行着入党誓词,这是初心;叶嘉莹度化众生,开辟诗词乐土,传承民族精髓,这也是初心;杜富国舍生忘死,一如那灿烂的朝阳,绽放着200万子弟兵的强军强国梦,这还是初心!
近日,谈了一年的中美贸易磋商,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举步维艰,但大国崛起,曲折难免,在这个爬坡过坎儿的关头,个人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忘初心。
在疆场为祖国战斗,在基层为人民奋斗,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坚定自己的初心,走好自己的路。不因一时风浪而迷失方向,不因沟沟坎坎而止步不前,国家如此,个人亦如此!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建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如今美国将我们视为战略对手,在香港煽风点火,关税毁约失信,贸易战咄咄逼人。但中国从来不缺乏负重前行的人,中国共产党从来不缺埋头苦干,拼命实干的人。今天的祖国,崛起之势,浩浩荡荡,因为我们从未忘记自己的的初心——那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从帕米尔高原到乌苏里江,从漠河之北到曾母暗沙,今天的中国,是全体人民干出来的!未来的中国,更要靠所有人不忘初心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
最后我用一首小诗,作为本文的结尾:
欲度关山,何惧狂澜,风生水起,正好扬帆!
有关永远的楷模和标杆心得体会报告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历史节点下,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赋予**系统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按照**单位党委关于支部书记讲党课的相关工作安排,今天,我就结合自身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知党史、听党话、跟党走三个方面,同大家一起交流。
7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99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无论我们党走多远,走向多么光辉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人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我们党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
我们党从革命中走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同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统治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却都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中国上海法租界的望志路106号树德里“李公馆”、中国浙江嘉兴南湖湖面上的小游船,中共一大13位代表,代表全国58名党员在这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表现出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使命担当和英雄气概。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从新中国建设中走来。新中国成立之初,不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而且面临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残部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胁。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我们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国家、新社会、新生活的重任,带领全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行、在围堵中突破、在打压中奋起,用辛劳和汗水为社会主义建设筑基打桩、添砖加瓦。从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到试制第一辆喷气式飞机;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到成渝铁路通车,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成功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中走来。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短短41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巨变、这样的成就,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武装下,全社会力量竟相迸发,万涓成水,汇流成海,形成了推动中华民族阔步前进的历史洪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永远的楷模和标杆心得体会报告 楷模精神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