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报告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心得体会1500字(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8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报告一

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具有极强历史穿透力、思想引领力、政治动员力、时代感召力,必将激励全党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

从历史维度看,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进而映照现实、指导实践,远观未来、把握大势,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

在建党百年之际,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决议》运用大历史观,将百年党史的四个历史时期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和奋斗主题中,总结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经验。这些成就概括起来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决议》对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进行系统、深刻、全局性的总结和把握,这将成为我们深刻认识党史和党的奋斗历程最权威、最标准、最科学的依据。

从理论维度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道路为什么成功的根本奥秘。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决议》提炼了每个历史时期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决议》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的概括和阐述,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这一思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实践维度看,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走好未来的前行路。

《决议》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统一体,它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领导力量、价值旨归、理论指导、道路选择、天下情怀、精神力量、政治保证等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这“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复杂的风险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用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这“十个坚持”必将把我们党团结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决议》是我们党在百年筚路蓝缕、创造辉煌的基础上,开辟更加光辉未来的指针,是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面旗帜,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于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报告二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博物馆序言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代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古代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该陈列展出面积5051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第一展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距今115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单元《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单元《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

第二展馆:第四单元《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单元《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

第三展馆:第六单元《盛唐气象》,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基本陈列精选的20xx余件珍贵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西周王都兴起与拥有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兵马俑等,以及显示秦汉建筑构件、大型瓦当,民族大融合文化遗存、佛教东渐的宗教文物,还有反映盛唐繁荣景象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等,并配以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展现自115万年前至1840年期间陕西地区的悠久古代历史和文化。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文化,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唐墓壁画馆收藏了近20座唐墓的壁画,总藏量约1000平方米。我国历代墓葬壁画,不论是出土数量还是艺术价值,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长安周围。由于墓室壁画采取从墓室中将厚度为0.5cm-1cm的画面揭取下来加以保存的异地保存形式,为妥善保护这批壁画真迹,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建馆同时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壁画观摩库,对壁画进行收藏、保管,同时便于研究和对外开放。唐墓壁画真品展每周部分时间对外开放。可观赏国宝级和一级品壁画十余幅,其中主要有章怀太子墓出土的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阙楼图、仪仗图、宫女图等。

关于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报告三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我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一点反思。

一、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没有学习兴趣的人,是不可能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信

历史决议的心得体会报告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心得体会1500字(六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