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安全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检察院廉洁教育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检察院安全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深入走访,健全台账。一是协助贫困村“两委”干部开展入户走访,全面掌握预脱贫贫困户包括年收入、住房、饮水、医保、就学和广播电视等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全面梳理预脱贫贫困户脱贫存在的问题,分户建立工作台账和问题清单。三是根据预脱贫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帮扶计划,细化帮扶措施。
二、全面帮扶,落实措施。一是通过异地搬迁、危房改造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二是通过开办农民夜校,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专业技术辅导、农业技术指导,提升贫困户专业技能和种植、养殖水平。二是通过协助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借取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等方式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三是通过提供农村公益岗位、协助贫困户到集体产业种植基地务工以及外出务工等方式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四是通过协助贫困户申办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和农村养老保险等方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五是通过单位帮扶和社会资助,进一步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巩固深化,防止返贫。一是联系协调帮扶责任人分别对已脱贫贫困户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措施,帮扶巩固。二是采取低保救助、医疗救助、计生奖扶、就业帮扶和产业扶持等多种方式保障已脱贫贫困户持续增收,有效杜绝返贫现象发生。
为做好春季回访工作,确保贫困户信息识别更加精准,产业发展政策宣传更加到位,发展意愿引导更加科学合理,xx县检察院召开回访工作动员部署会,并邀请蕉溪镇扶贫专干到院对全体干警进行扶贫工作业务培训,解决了长期以来干警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疑惑和问题,提高了全体扶贫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水平,为进一步实现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回访核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是发动扶贫冲锋令,全力开展春季回访核查
从3月中旬开始,xx县检察院通过再次深入150余户贫困户和脱贫户家中核实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水平、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等关键问题,并认真核查农户信息档案,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完善和修改,使扶贫工作再精准、再深入。同时,大力宣传20xx年产业扶贫新政策,为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指引方向,为脱贫户发展再巩固、收入再提高提供政策指导建议,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为下一步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和计划奠定了基础。
xx县检察院扶贫工作队与群众心相连,与百姓手相牵,共商发展之计,共谋致富之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相信茶园村和木溪村的贫困户将如期摘掉头上的“贫困帽”,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有关检察院安全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二
尊敬的人大会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下午好!
今天,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荣幸第被任命为检察院员,为了不辱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到如下几点:
1、加强学习,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刻苦钻研法学理论,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追求执法活动与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扎实工作,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并重,努力提高案件质量和办案水平。
3、廉洁奉公,自觉恪守检察职业道德。坚持“三个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和宪法的政治本色;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守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努力促进司法公正;坚持廉洁自律、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4、我们将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思想,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其会的监督,接受法律和人民的监督,认真履行检察官的职责,对法律、对检察事业高度负责,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检察官。
以上就是我的表态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证!
有关检察院安全讲座心得体会报告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院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对侦查监督工作、对公诉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刑检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都谈得很深刻、很全面,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在此,我强调三点:
一、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检察机关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我们必须结合当前形势,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刑事检察工作。“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科学判断犯罪态势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所作的新思考、所提的新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宽严相济”的严,就是指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集中力量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必须从严打击,决不手软。“宽严相济”的宽,就是指要坚持区别对待,应当依法从宽的就要从宽处理。对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犯罪人员,尽可能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法从轻、减轻处罚。
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要重点完善以下五个方面的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贯彻“严打”方针的经常性工作机制。加强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分析,因地制宜地确定打击犯罪的重点,增强打击的针对性;规范对重大刑事案件适时介入侦查的机制,增强打击的时效性。二是依法扩大简易程序和简化审理程序的适用。对于符合法定条件的轻微刑事案件,应当建议或同意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对于被告人认罪的刑事案件,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应当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化审理程序。三是改革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案方式。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工作机制,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原则上实行分案处理。四是建立快速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犯罪嫌疑人认罪的案件,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简化办案工作流程。五是完善检察业务考评机制。科学确定考核各项业务工作的指标体系,改进考评办法,更好地实现办案数量、质量和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正确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化解社会矛盾。今后检查适用刑事和解作不起诉决定的案件质量,重点是检查刑事和解是否合法、真实、有效,是否符合《和解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总的来说,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键是:既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从严从重打击的思维方式,也要防止宽大无度、放纵犯罪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办案质量。
二、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提高刑检工作质量和效果
质量和效果是刑事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全市检察机关要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诉讼监督等工作职责,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在批捕、起诉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既要加快办案节奏,提高办案效率,又要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
要牢固树立和谐意识。衡量办案的效果,既要看是不是做到了严格执法、按程序办案,又要考虑办案的过程和办案的结果是不是化解了社会矛盾、是不是减少了社会的消极因素、是不是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办理案件时,不能办完案子、走完程序就算完事,要关注案件当事人情绪是否理顺,对案件的处理决定服气不服气,进而加强释法析理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要强化“效果”意识。社会效果是检验案件质量的一把尺子。所以在查办案件时应该考虑被查办的案件在社会上将产生一种什么效果,是对社会安定或对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还是有阻碍作用。当然我所强调的社会效果并不是不讲原则,而是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真正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要努力提高审查逮捕案件的质量。在审查逮捕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人民检察院审查逮捕质量标准(试行)》,正确掌握逮捕条件,整体衡量,认真把关,做到实体与程序并重。要努力提高证据审查能力和水平,依法排除非法证据,正确适用逮捕措施,确保批捕案件质量。既不能以捕代侦,也不能以起诉标准代替逮捕标准,既要防止“应捕不捕”,避免打击不力,又要克服“构罪皆捕”的传统观念,更要杜绝错捕滥捕,罪及无辜。要建立健全办案制度。坚持完善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拟作不捕决定的案件提交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制度,备案审查制度,案件质量检查和复查制度等,切实加强质量监控。
要大力加强诉讼监督。要始终坚持把诉讼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不公问题上,完善监督机制,讲求监督实效。一是加强以刑事抗诉为重点的刑事审判监督,完善抗诉工作的长效机制。在这一点上,我要着重讲一讲。刑事抗诉工作是一项特色工作,也是一项亮点工程。但是应当看到,基层院的抗诉工作离市院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各基层院务必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依法、坚决、准确、有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和改进刑事抗诉工作。要正确处理“抗诉率”与“抗诉有效率”的关系,把握敢抗与抗准的辩证关系。“抗诉有效率”是基础,抗诉要力争改判。要树立执法均衡的抗诉观念,量刑畸轻的应当抗诉,量刑畸重的也应当抗诉,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大抗诉力度必须树立质量与数量并重的观念,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一定的抗诉规模。要以“起诉变更率”为中心,分析原因,加强诉审协调,解决认识分歧。对已经抗诉的案件,要注意监督法院审理的全过程,密切掌握审判动向,加强跟踪督办力度。要列席审判委员会,陈述抗诉理由,保证抗诉收到实效。二是要增强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实效。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是刑事检察工作的重点、难点和
检察院安全讲座心得体会报告 检察院廉洁教育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