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配电实习心得体会和方法 供配电实训报告心得体会(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供电所配电实习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重抓政风、行风建设,和日常生产经营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为使政风行风建设落到实处,创出成效,涟城供电所依据行风建设工作要求,从制订方案、分解任务、贯彻落实、督促检查到问题整改,都进行了详细的责任分工。
(二)注重载体,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服务用电客户的能力。
涟城供电所积极做好为政府重大活动的保电工作;为解决工业园区因企业增多而带来的用电需求问题,投入300多万元,新增10kv电缆300米、400kva变压器3台,环网柜2台;为镇便民服务中心义务架设一条240米长的低压电缆,解决了服务中心的用电需求;新架变压器35台,10kv线路4.5km,400v线路6.2km,改造接户线1500户,满足了我镇经济发展和广大居民的用电需求。
(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保行风建设工作扎实有效。
工作中,我们始终把政治教育、业务技能学习、优质服务与行风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抓窗口,树形象,打造窗口服务人员的规范化服务水平。加强服务机制建设,成立故障抢修服务队,24小时为客户提供故障报修服务。
(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规范执行供电所所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各项规定。
组织员工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杜绝员工接受客户吃请、收受客户礼品等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违规违纪行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开展此次评议工作为契机,积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主题供电所配电实习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我自xx年十一月到公司电力营销与交易部计量处任营销信息技术助责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在部门领导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在工作、学习和思想方面取得了很多进步,现将一年多来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一年多来,我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和两会精神、南网方略、南网和公司工作会精神、**省和南方电网公司关于节能减排的规定等文件资料、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公司抗险救灾抢修复电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通过学习,我对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理解,增强了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进一步把握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和科学内涵;进一步认识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标准、现实标准和具体标准。
通过学习,进一步领会了南网方略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了“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不胜不休”的抗灾精神,理解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将是我以后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有力武器。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来了解和学习政治时事,关注社会政治生活,对政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
在业务知识方面,我参加了网公司组织的营销工作创新培训和公司组织的营销相关技能培训。除了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我也虚心向同方公司和各供电局专业技术人员请教营销信息化、自动化相关知识,并结合工作需要,自主学习信息化、自动化的专业知识。此外,利用周末时间,攻读理工大学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基本完成了工程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收获,并在《电业》发表文章。
三、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提升工作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部门领导的安排下,我主要参与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营销监控中心建设
营销监控中心是通过对客户服务系统、95598系统、负控管理系统、需求侧管理系统、调度mis、营销现场监控设备等资源的整合,建立了新的营销工作流程监控管理体系,真正实现端到端的管理,全面提高营销服务水平和层次。
从年初建设开始,我参与了《电网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系统建设方案》编写完善,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协调相关参建单位工作,并承担了监控中心的软硬件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系统投入试运行后,通过征求各部门意见,编写《营销服务中心系统需完善的内容》,年底组织监控中心验收,参与《电网公司监控中心后期建设思路》、《电网公司营销监控中心运行管理制度》、《电网公司营销监控中心岗位职责》等的编写完善。至今营销监控中心已累计完成功能开发累计73项,其中业务功能63项,数据填报功能10项。在业务功能中,发供电模块23项、需求侧管理15项、营销经营13项、优质服务10项、其它2项。
(二)县级公司“一体化”工作
作为今年营销“三大工程”的全省营销信息“一体化”建设,我参与了《一体化客服系统推广实施方案及业务》、《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营销信息“一体化”业务流程规范(试行)》、《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营销信息“一体化”电费核算细则(试行)》编写完善。针对“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网络问题,参与《电网营销一体化网络系统建设项目书》编写完善,并参与组织实施。与现场技术人员一道参与“一体化”客服系统交流会,收集整理各单位对系统的意见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编写完成《一体化客服系统常见问题解答》。目前“一体化”已完成66个县公司689个供电所抄、核、收三大核心模块的实施。
(三)昆明局五华分局试点建设7x24小时数字化营业厅
参与《7x24小时数字化营业厅建设方案》的编写完善,协调昆明局、云电同方等相关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前7x24小时数字化营业厅土建部分已经完成,软件开发也已过半,很快将投入使用,届时用户可以24小时通过全自助方式,以现金或其他方式缴纳电费和办理查询、报装等业务,让用户更加快捷的完成业务办理,省时灵活,同时也节约了供电成本。
(四)建设移动营销作业系统
参与《电网公司营销移动作业子系统方案》、《电网公司营销移动作业子系统技术协议》的编写完善。组织协调昆明局和云电同方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在昆明供电局稽查大队率先进行移动试点应用,目前主要实现了:综合查询、查询供电通知书、用户档案信息、审核整改通知单、填写现场处理单、问题记事本等稽查常用功能。
(五)参与编写各种规范
参与编写完成《电网公司配电班组建设规范(共十六分册)》、《电网公司营销安全工作危险点预测及预控管理办法(试行)》、《电网公司市级供电企业营销标准体系》、《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营销标准体系》等规范。
(六)完成计量处日常工作
完成西电东送电量结算、审核上网电厂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编制营销计量及营销项目计划并跟踪项目完成情况。
通过参与营销监控中心的建设,使我对营销各项工作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通过县级“一体化”建设,使我对县公司的营销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数字化营业厅、移动营销作业系统的建设,使我认识到了信息化、自动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参与各种规范的编写,使我的文字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计量处日常工作,使我对电能计量装置有了全面的认识,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面对新的岗位,业务面扩大了很多,对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学习,基本掌握了有关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可保证工作的开展;但是,这些业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仍须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学习。
(二)沟通协调能力还有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五、今后的工作打算
在营销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自己不断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学到了不少营销管理知识,对于原本身处一线的电力员工对公司有了新的认识。
回到送变电后,面对新的岗位,我将加强理论学习,学以致用,不断完善自我,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电力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题供电所配电实习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年,在供电所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我所农电工作按照年初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我本人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20xx年供电所的各项目标任务,我做为供电所所长,在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冲击下,带领全体员工努力工作,在今年,供电所实现售电量千伏安,同比增长29.6%,电费回收完成100%;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比计划提高%,农网供电可靠率完成%,比计划提高%;完成农网建设投资1亿元,在今年,除了加强业务潜力外,我还在加强自身政治素质学习,深入学习党的xx届四中全会,领悟四中全会精神,加强自身廉政教育,切实做好供电所所长的一职,我现将全年工作状况报告如下,请与评议。
一、加强维护一流配网
我们在今年建立和实行了六大配网管理制度:一是建立配网定期维护制度。对10kv和380/220v线路按照维护职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按月定期维护。二是建立定期清理通道制度。电力线路通道按照线路管理范围将职责明确到班组和个人,实行每年春秋两次重点清理和一月一次清理。三是建立定期试验保护装置制度。台区保护装置每月定期进行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四是建立定期监测负荷制度。落实专人定期监测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电流,同时为业扩报装带给依据,防止过负荷烧毁变压器。五是建立定期监测用户电压制度。台区管理人员每月抄表时应测量客户端电压,对电压质量偏低的要有计划的进行改造。六是建立冬试冬修制度。在冬季有计划地对配网10kv避雷器、变压器接地电阻,所有保护装置和瓷瓶进行试验、检修。
二、专业化管理不断创新
我们供电所在人力资源上面临严重溃乏。首先,人力资源在农电管理中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学历、外向型、复合型的高级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奇缺。而供电所主力依然是原电管组人员,粗放型、外交型管理的偏多。其次,员工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再次,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源在农电管理中的开发、应用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不完善。农电职工的工作多,压力大。工作中我们发现,农电职工普遍实行就近工作,一向未能从24小时工作中解放出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半工半农的味道。加上目前的农村供电所由于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实行的是一人多岗,既是检修人员,又是抄表、收费人员;既抓线损,又抓安全;施工检修、抄核收、故障抢修,什么都干,又什么都不专业,农电职工始终处在被动应付了事的状态,工作压力很大,而与之相对应的,主业人员的工种界定十分明确。因此,农电职工要想提高工作质量也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今年,我与供电所领导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我们供电所要实施专业化管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坚持从实际状况出发,因地制宜,以点带面。认真调查研究,找对基准点,选准切入点,要在培养、学习和推广典型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并以实施专业化管理为载体,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电力营销和优质服务三大体系,在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和改善管理方法上下功夫,透过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供电所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水平。我所开展了以下工作措施:
1、优化班组建设。班组设置不宜过多、过细。过多、过细容易造成权责不清,相互扯皮推委,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各班、组岗位职责有差别,考核不对应,容易造成个别班、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而又常被作为考核处罚的对象,挫伤一些员工的工作用心性。在供电所专业化改革过程中准确把握供电所工作重点,将供电所由生产型班组向经营管理型班组转变。根据我所实际状况岗位设置:所长、副所长、外线专责、配用电管理专责、计量线损专责
供电所配电实习心得体会和方法 供配电实训报告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