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石块的密度心得体会怎么写 测石块密度的实验报告(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测量石块的密度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青山湖区罗家镇所辖18个行政村区域内所有平房、二层楼及“城中村”中二层以上楼房都要进行普查。
普查的内容包括居(村)民的房屋座落位置、建筑面积、建筑结构、规划许可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证以及每幢房屋的装饰装修情况。
这次普查由区政府统一领导,青山湖区和市房管局负责对罗家镇辖区的房屋实施普查。每个普查小组4人,由青山湖区罗家镇城建办人员与各行政村村委人员编组。各行政村人员主要负责宣传和群众工作,保证普查组能及时进门入户;罗家镇城建办人员主要负责普查技术工作,确保普查的工作质量。各普查小组逐街、逐户上门核查,逐项填写普查登记表,绘出现状图,房屋现状和装饰装修情况都要详细拍照。普查后统一汇总,建立档案。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10月1日—10月5日)。
(一)、是5月14日召开城区房屋普查工作动员大会,使所有参加普查工作的人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搞好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搞好普查宣传。充分利用广播、通告、召开专门会议等形式,向广大村民宣传普查的目的、意义、要求,统一认识,积极配合房屋普查工作。
(三)、是准备好丈量用具、各类表格、拍照器材等普查用的各种物品,建立指挥部,落实普查经费。
(四)、是对普查人员进行科学编组,明确各自职责。
(五)、是搞好人员培训。举办全体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学习表格填写的方法和普查的技术要求等,宣布普查纪律。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0月6日—11月5日)。
(一)、普查以建成街道为中心,先一般民房、后平房家属院的原则,逐步向周边推开,普查入户率必须达到100%。
(二)、对现有房屋进行认真详细丈量,准确记载房屋的位置、面积、结构和房屋装修状况等主要数据,并绘制现状示意图。
(三)、对现状房屋进行拍照。拍照要能全面反映每个房屋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的全貌,要求所有的现状都能在照片上反映出来,每张照片都必须拍照上房屋的编号,以利归档立卷。
(四)、认真查验发证情况。对已发的土地证、规划证、房产证和无证的有效票据,由普查小组负责认真审验,核实无误后由普查组亲自复印归档入卷,以利鉴别其房屋的合法状况。已发证件不得由本人复印,有证件不出示的,按无证件处理。
(五)、严格实行责任制。各区指挥部在普查过程中,要经常抽查各组普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不断加强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等。
第三阶段:建档立卷阶段(11月5日—11月25日)。
按照一户一档、一居(村)一卷一处一橱的原则,将普查登记表、每户现状房屋照片、装修照片进行统一归档,分类整理。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1月25日—12月7日)。
普查任务完成后,青山湖区政府建立检查验收组,依照技术标准进行验收。验收按下列标准进行:
(一)、普查范围内,房屋实际普查登记率达到100%。
(二)、以户为单位,房屋勘丈项目、数据齐全、准确,每户建筑面积误差不超过±2%。
(三)、普查登记表记录真实、填写齐全,无错项、漏项;拍照、资料能反映整个院落每幢房屋现有状况。
(四)、镇分行政村、自然村,对普查房屋编号,建立普查档案和台帐,做到卡(信息目录卡)、表(测绘数据表)、图(房屋平面图)、片(现场照片)四相符。
(一)、严肃组织纪律,实行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确保人员相对稳定。
(二)、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认真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群众积极配合。
(三)、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深入村户,了解真实情况。
(四)、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时间和质量。
(五)、明确职责,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责任。
(六)、文字书写要工整,表格填写、绘图要清晰规范,有关材料要全面翔实。
(七)、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组长:潘志军
组员:刘浩然、赵乐
为全面掌握青山湖区罗家镇房屋建设现状,确保城镇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市政府决定,对青山湖区罗家镇房屋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在城建办实习的人员配合政府丈量南昌市罗家镇所有居民房屋的边长,计算其基地的面积,绘制其平面草图。
测量青山湖区罗家镇所辖18个行政村区域内所有平房、二层楼及“城中村”中二层以上楼房包括居(村)民的房屋座落位置、建筑面积、建筑结构、规划许可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证以及每幢房屋的装饰装修情况。
(一)、对测区的边长进行施测和数据处理,对相关的地形要素做到合理取舍。
(二)、理解房屋面积调查概念,掌握面积量算的方法。
(三)、熟悉地籍图的测绘方法,并用绘制平面示意图。
(四)、小组内分工明确合理,组员轮流进行施测,以达到全面训练的目的。
(五)、提交所有测绘成果。
(六)、实习期间注意个人安全。
(一)、记录丈量的原始记录
(二)、绘制房屋平面示意图
(三)、建筑面积计算
(四)、房屋编号及拍照
20xx年10月01日至20xx年11月15日;罗家镇
本次实习的青山湖区罗家镇所辖18个行政村测区居民住房墙边比较规则,由主楼跟附属楼组成。
设备:卷尺一副、黑色中性笔、画图板、白纸、照相机、红色油漆及油漆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986—20xx》
(一)、房屋占地面积测量
边长用皮尺往返丈量,两次用不同的人进行测量,边长读取厘米,两次丈量较差要符合技术规范,否则重测。记录相应的边长数据,并在纸上画出大致的草图。
(1)、房屋层高。计算建筑面积的房屋,其层高均应在2。2米以上(包含2。2米,以下相同)。
(2)、外墙墙体。同一楼层外墙,既有主墙,又有玻璃幕墙的,以主墙为准计算建筑面积,墙的厚度按主墙体厚度计算。各楼层墙体厚度不同时,分层分别计算。金属幕墙及其他材料幕墙参照玻璃幕墙的有关规定处理。
(3)、斜面结构屋顶。房屋屋顶为斜面结构,即坡屋顶的,层高2。2米以上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4)、不规则围护物。阳台、挑廊、架空通廊的外围水平投影超过其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5)、变形缝。与室内任意一边相通,具备房屋的一般条件,并能正常利用的伸缩缝、沉降缝均应计算建筑面积。
(6)、非垂直墙体。对倾斜、弧状等非垂直墙体的房屋,层高2。2米以上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房屋墙体向外倾斜,超出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7)、楼梯下方空间。楼梯已计算建筑面积的,其下方空间不论是否可以利用,均不再计算建筑面积。
(8)、公共通道。临街楼房、挑廊下的底层作为公共道路街巷通行的,不论其是否有柱,是否有维护结构,均不计算建筑面积。
(9)、两层及两层以上的房屋。两层及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面积均按《房产测量规范》中多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的有关规定执行。
(10)、与室内不相通的建筑。与室内不相通的类似于阳台、挑廊、廊檐的建筑,均不计建筑面积。
(11)、室外楼梯。室外楼梯的建筑面积按其在各楼层水平投影面积之和计算。
另外,房屋套内具有使用功能,但层高低于2。2米的部分,在房屋权属登记中应明确其相应权利的归属。
(二)、计算建筑面积、面积中误差。
使用面积的测算。对房间内部测量所得到的尺寸,是房间轴线尺寸减去墙体厚度和抹面厚度的尺寸,不能作为面积中的尺寸。也就是说,根据这个尺寸算出的面积并非是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按轴线尺寸除去结构厚度尺寸的房间内部尺寸计算的。一般来说,承重墙体是砖墙时,结构厚24cm,寒冷地区外墙结构厚度为37cm,混凝土墙结构厚度20cm或16cm,非承重墙12cm、10cm、8cm不等。一般来说,轴线位于墙体的中间,中间两侧各为半个墙厚。白灰抹面厚度一般为2~3cm(具体图纸中应标注)。
测量位置应在距地面1~1.2米高处。对于轴线尺寸360cm的房间,测量结果应是360-20-2.5×2=335cm。据此可推算出房间内部轴线尺寸360cm,计算尺寸340cm。尺寸误差如果在几厘米之内,说明抹灰厚度不准确、不均匀,一般不影响轴线尺寸和房间内部尺寸。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作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
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
测量石块的密度心得体会怎么写 测石块密度的实验报告(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