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指南科学领域心得体会总结 幼儿科学探究心得体会(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儿童指南科学领域心得体会总结一
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我们xx幼儿园欢迎各位领导、家长的莅临,共同庆祝我们小朋友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一个专属于孩子的特别节日,节日于我们而言,可能更多时候代表着放松和欢乐,意味着礼物和祝福,而我想今天我们所进行的这样一场特殊的专场表演,他不仅仅代表着这些,更有最深层的教育含义。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子,一个孩子的未来在于教育。而所有的家长似乎也都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在教育上对孩子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而当我们回首我们的教育成果时,我们却愕然发现,我们并没有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会说很多英语单词,但对长辈却傲慢无礼,一个简单的对不起都说不出口,拥有很多玩具、吃过我们从未吃过的好吃的,但是却不肯与你分享他的所有,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也是让所有家长为之头疼和心寒的问题。正是看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这诸多问题,更是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是培养良好礼仪行为和性格的时期,我们将礼仪品格教育引入到幼儿园,并作为所有课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来进行。在经过了一年(根据自己园所的开展时间而定)的实践和探索之后,我们发现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守规则了,懂礼貌了,尊敬长辈了,出去不再乱要东西了。虽然还有一些小朋友的变化不大,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我们所有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一定会成为乖巧有礼的好孩子,因为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成人的失误造成的,只要我们坚持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礼仪品格教育,良好的榜样影响,孩子就一定会有变化!
今天我们所进行的这样一场专场的汇报演出,更是要利用这样的一个节日的契机,让孩子通过表演的方式,更加进一步巩固自己所掌握的礼仪行为,将自己的行为展现给所有的家长、教师、小朋友。这对于孩子而言,将是一次挑战,是一次历练,更是孩子成长路途中的一种别样的记忆。
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我们所有的家长朋友,是你们一直以来的信任、支持以及坚持,才有了幼儿园的今天,以及孩子的进步和成长。谢谢你们!也殷切希望我们所有的家长能够一如既让的支持我们,给我们的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
最后,我想祝福我们所有可爱的宝宝们,祝你们今天的表演取得圆满成功,祝你们这个六一节过的难忘,过的有意义,祝你们今后的每一天都健康快乐!祝我们所有的家庭都和谐幸福!
主题儿童指南科学领域心得体会总结二
早上好!
今天是一个欣喜的日子,在这阳光灿烂,姹紫嫣红的初夏,我们全体师生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这难忘的时刻:我们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
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老师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祝你们节日快乐!天天快乐!永远快乐!祝愿你们能健康成长,祝愿我们的学校能日新月异。同时,要对辛勤培育你们成长的老师道一声:辛苦了!是老师们把知识的阳光洒满你们的心田,让祖国的花朵在明媚的春天里灿烂开放,长期以来,老师们勤勤恳恳,教书育人,任劳任怨,创造了我们海师附小优美的环境和优良的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更要感谢一直关心你们成长的社会各界和家长朋友,有了他们的关爱和支持,你们才能健康成长。他们在经济上资助我们,在精神上鼓励我们,在舆论上肯定我们,使得你们始终有一个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时代,你们既是幸运的一代,也是肩负重担的一代,今天你们是天真烂漫的红领巾,明天将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古人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少年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我真诚地希望全体同学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和这良好的学习环境,从小树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牢记“诚以立德,恒以致远”的校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讲究卫生,遵守纪律,关注环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成为优秀的祖国建设接班人。
同学们,儿童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前奏,是生命乐章的序曲,远大抱负从这时萌生,高尚情操从这时孕育,良好品行从这时养成,过硬本领从这时练就,让我们共同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世界是我们的,更是你们的!世界有你们,明天更辉煌!
同学们,今天是属于你们的。学校安排了许多的活动,上午第二节开始,我们将播放动画片,下午第二节开始,将以班为单位开展“牵手六一,拥抱童年”师生庆祝活动和旧书籍、旧文具、旧玩具等交易活动。各班还要开展好“六一”知识讲解活动、问答活动、写作活动、共写随笔活动、人人建好博客活动。
同学们,今年的“六一”是一年级小同学刚刚步入校园学习生活度过的第一个节日,希望你们养成好习惯,快乐地成长。今年的“六一”是六年级同学在母校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希望你们记住母校,记住老师的殷切希望,升到初中后要更加努力做到品学兼优,以优异的成绩向母校汇报。
最后再次祝同学们节日快乐!祝老师们平安幸福!祝愿我们的学校明天更加美好!
主题儿童指南科学领域心得体会总结三
xx县是一个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农业县,全县总人口40、7万人,农业人口约占75、4%。全县在外务工人口为43043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7317人,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为全面了解xx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20xx年以来,xx县妇联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监护情况先后两次做了调查,一是对劳务输出量较大的乡镇下发了调查问卷,二是对全县26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全县留守儿童共计9545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约7317名,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已超过在校生总数的50%;这些孩子中50%以上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结合此次调查,现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现状
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在我县45740名儿童中,有7317名农村留守儿童,占16%,其中女童有3624名。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4643名,占留守儿童的63%;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2674名,占留守儿童的37%;随父母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有783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6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工作,一方在家。其中49%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31%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被托付给亲友,3%在校寄宿。
3、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游戏、网络,抽烟、喝酒、拉帮结派、参与盗窃、抢劫现象的占10%。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全县7317名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7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三、形成的因素
由于我县留守儿童存在的量大,涉及的面广,近而在开展的留守儿童的工作中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我们县对留守儿童工作做了一定的努力,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教学原因。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解
儿童指南科学领域心得体会总结 幼儿科学探究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