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50周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文 建厂50周年感想感悟(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建市50周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文一
新化县情。新化县位于湖南省环长株潭城市群西边、大湘西东边,是湖南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门户,盘依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国土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人口145万,全县现有26个乡镇、1个开发区、1个办事处,2个国有林场,是革命老区县、全国最大的库区移民县、比照西部开发政策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是湖南省的人口大县、国土资源大县和文化旅游资源大县。
新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明显,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该县农业的发展。新化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农作物种子基地县和粮食储备基地县,是全省氨化秸秆养牛基地、模式化稻田养鱼基地、玉米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县,又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项目县。目前,该县的粮油、畜牧、水果、水产等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全县已形成中药材、生猪、肉牛、楠竹、小水果、茶叶、无公害蔬菜、稻田养鱼等10多个农产品基地,这些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主力军便分布在全县的各个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现状。该县共有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2家,肉禽蛋批发市场、水产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各1家;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地约4万平方米,共有摊位700个,全年交易额17.85亿元,带动2019多人就业。共有各类零售市场20家,从业人员5.8万多人,年交易额约30亿元。共有农贸市场119家(其中马路市场57家),隶属县市场管理办公室30家。全县绝大部分是乡镇农贸市场,共有97家,农贸市场占地约24万平方米,共有摊位1.5万个,全年交易额8亿元,带动2万多人就业。
新化县各农贸市场承担着百姓的购物需求,为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和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分布在各乡镇的市场90%是以赶集形式进行交易的墟场,这些市场设施简陋,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由于形成年代久远,多数是场棚市场,更因年久失修,许多市场设施都已陈旧老化,破烂不堪,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部分市场由于缺乏维修资金,至今无法正常营业。同时,因为历史习惯,该县乡镇市场中有半数以上属于马路市场,位于交通要道的两旁,每逢赶集便人山人海,严重阻塞交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城乡环境整建工作的开展。
农贸市场改造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市场规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整合各种资源,建设一批有规模、有特色、专业化、规范化的市场,使其产生巨大的吸纳和辐射作用,是一个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新化是一个农业大县,如何发挥农业、农村的经济带动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农村农贸市场是农村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作为农村商品交易的主要阵地,农村农贸市场既有庞大消费群体,又有消费上升的空间,而且还有一定的购买力,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19年,新化县完成位于县城的永兴农贸市场和孟公、文田、田坪、油溪、水车等乡镇共6个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这些农贸市场改造前大多为简易场棚市场或马路市场,安全隐患大,市场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成功改造后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改善了市场环境,拓宽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永兴农贸综合市场。位于新化城区,总投资130万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覆盖人口8万多人,摊位数60个,年交易额达9200多万元,带动就业增加数108人。永兴市场进行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后,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脏、乱、差现象,市场摊位划行规市,过道畅通整洁,购物和经营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带动了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孟公镇农贸市场。总投资170万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新增摊位100多个,增加就业人数500多人,新增年销售量1000万元,新增税收10万多元。进行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后,交通拥挤得到迅速改善,公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市场辐射周边多个乡镇,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文田镇农贸市场。总投资180万元,覆盖人口2.5万人,摊位数260个,新增年销售额250万元,带动就业增加数200多人。文田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后,市场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产品流通,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
田坪镇农贸市场。总投资100万元,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市场摊位数200个,解决就业400多人。田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后,对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等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油溪乡农贸市场。总投资108万元,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市场摊位数130个,解决就业200人,年交易额2500万元。油溪乡农贸市场位于世界七大溶洞奇观之一的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附近,进行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后,有效促进了马路市场整治和城乡环境整建工作的开展,改善了群众购物、生活环境,有利于景区乡镇整体形象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水车镇锡溪农贸市场。位于紫鹊界梯田风景区旅游核心村,市场辐射面广,总投资130万元,市场摊位数180个,就业人员400多人。农贸市场经过标准化改造后,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个体经营户创业致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新农村建设和景区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新化县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原来的脏、乱、差、湿现象得到有效治理,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进一步健全,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和认可,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但全县119家农贸市场中仍有大量的老旧市场和马路市场,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需继续加大改造力度,促进农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是新化县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活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化县农贸市场在多元化、日常监管、配套设施、市场建设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办单位多元化。新化县农贸市场开办单位有个人投资、村民开办、政府建设、自然形成等,多数没有统一规划与相关管理要求,尤其是大部分乡镇农贸市场历史久远,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状况,市场设施简单落后,服务质量较低。
市场管理不规范。多数市场开办者还停留在固有的管理模式上,缺乏服务创新理念和品牌意识,只关心市场房屋、摊位的租赁情况及租金的收入情况,对各经营户的商品质量、摊位卫生、服务态度和经营情况等并不太关注。一些经营者服务意识不强,只注重眼前利益,部分市场出现假冒伪劣、有害有毒商品上市,短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商品质量和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使市场信誉降低。
市场发展较滞后。大部分农贸市场面对的是文化教育程度相对偏低的农村村民和中小经营者,管理难度大,收入少。该县现有的农贸市
建市50周年心得体会感悟范文 建厂50周年感想感悟(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