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家乡人民实践心得体会报告 服务乡村心得感悟(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服务家乡人民实践心得体会报告一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渡过的。我的父亲是一名老教师,他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山村的教育事业。他的作人准则是:老老实实作人,勤勤恳恳为党做事。而他的一言一行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他常常给我讲一些党的历史,党的丰功伟绩。父亲的谆谆教诲,使我对党有了较为朴素的感性认识,争取成为党的一分子,像父亲那样作一个让人们尊重的好人,这种思想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到大学后,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我的思想也逐步成熟,期间我读了很多有关近代史中革命战争和共产主义发展壮大的书籍,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汇入了我的心中,在他们的影响下,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在这些共产党员中我最敬佩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这样渡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渡年华而悔恨,也不至因过去的碌碌无为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这句话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
1997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一个偏远县城的电视台工作,作了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说是记者,其实就同已往的农村通讯员一样,常常起早贪黑地进村下乡,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工作是很艰苦的。但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眼界的开阔,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就在我身边兢兢业业的为党工作着,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为我树立了榜样。1997年冬天,我跟随几位县领导到辽宁省屋脊——老秃顶山下的村庄了解那里的一些贫困户和老复员军人的生活情况,由于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于是领导们决定在那里再待一天,把情况掌握清楚。那夜下了很大的雪,村委会的宿舍漏风漏得历害,屋里像冰窖一样。既使盖着棉被,我还是直打哆嗦。随行的一位老领导爱讲故事,我们在寒冷中倦缩着身子听他讲解放前他当兵时的经历。他对我们说:“那时干革命时时都面临着危险,大家跟着共产党出生入死的干。人家那么多共产党员连死都不怕,咱们这点苦算什么!”老领导的乐观情绪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暗下决心,要像他们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回来后,我便再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我经常暗自庆幸,我能够从事党的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能够直接为党工作,随时随地接受党对自己的检阅。
作为一名党的忠实追随者,我时刻牢记着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要爱党、爱民、爱工作,让生命在党的事业中闪光。
新闻工作不同于其它行业,它始终处于新闻动态之中,记者稍一溜神儿就可能漏掉一条重大的新闻。所以,我始终要求自己要保持着“全天候”的工作态度,八小时内外都要观察捕捉、采写新闻,坚持做到脚板子底下出新闻,视野之外见新闻,勤奋笔耕才能多收获。一句话,党的喉舌就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贴近再贴近,就得乐于吃苦,同时付出艰辛的劳动。我们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由于山多地少,又没有其它资源,农民一直没有找到十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多数农民还是土里刨食靠天吃饭。为了向广大农民介绍更多适合本地发展的致富项目,1998年夏天,我在县农村工作部的几位同志的带领下,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全县十八个乡镇,一百多个村屯,采访适合于本地发展的各种致富项目60多个。
在县台播出后,受到全县农民的好评,帮助县里加快了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在我的周围时刻存在着无数让我感动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的发生没有一件不与我们的党有着直接的关系:经历过98年洪水灾害的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昼夜奋战在一线,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党员们;那些盖起新房,买上新车,走上富裕道路的脱贫户们不会忘记党给了他们多少生活的信心;那些曾徘徊在课堂外的失学儿童们不会忘记是谁将他们领回了课堂,重返了校园——多少事实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党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领路人,就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母亲,没有共产党,不但没有我们欣欣向荣的新中国,更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曾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是用来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是用来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而我们十二亿人民所依赖的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一股风。
从移民区搬进新房的移民们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您的存在;从五保户、军烈属、困难户们的嘴里,我们听到了您的声音;从国家的飞速发展中,我们掂出了您“特别能战斗”的份量。党啊!您就是我心中的的一盏指路灯,时刻指引着我向着目标奋进。
有关服务家乡人民实践心得体会报告二
我的家乡集美是个文化气息浓厚的侨乡,这几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关于家乡的故事数不胜数。
十一年前我出生在集美医院。那时的集美医院很小很旧,门口都是黄土,车子一开,灰尘就飞扬起来,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利。现在集美医院搬到了景色优美的“古龙明珠”旁,它与第二医院合并,成为岛外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为集美,海沧和杏林等地的居民提供了现代化,高效率的优质医疗服务,缓解了岛外居民看重病难的现象。农村户口也人人参保,使老弱病残的农民都能享受到国家福利,有病能及时得到诊治,得以恢复健康,延续宝贵的生命。集美长寿的老人越来越多,都生活得舒心安心。
小时候,我住在凉爽的海边,那时很多邻居都是讨海的渔民,他们常常去海边捕鱼捉蟹挖花蛤,还在海边养了很多海蛎,所以我顿顿饭都有鲜美的海鲜吃。现在海被填了一部分,沙滩也被改造成坚硬的陆地,在那里盖了“嘉庚纪念馆”。集美又多了一个旅游纪念区,与集美鳌园,嘉庚公园,归来园,嘉庚故居交相辉映。听奶奶说她小时候去拔猪草时偶遇华侨领袖陈嘉庚,他就问奶奶有没有在上学,还要拿点钱让她去上学念书。
集美以前只有一间小学,它是集美小学,后来又建了一所很漂亮的小学“集美二小”。我来到集美大学,总校区高楼雄伟的气势深深吸引了我:现代化的建筑却又不失集美文化的气息。看到这些,我会不禁向往离我还很远的大学生活。我知道集美学村是由集美师专,集美财专,集美航专,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组成,它们都是陈嘉庚始创的,集美以学村而享誉世界。
集美这几年盖了很多商品楼,高楼带上了电梯,还有物业管理,楼下有游泳池,有小区建设——亭台楼榭,绿地花草树木金鱼池。以前的集美大都是三层楼的小楼房,每户人家自盖的,现在都翻建成一幢幢更洋气的“小别墅”。
集美的经济发展增长速度很快。这几年吸引了很多台商外商来此投资,集美北部工业区,风景秀美的园博园,使集美从一个淳朴的渔村转变成工业,旅游业都发达的城市。
集美人都是热心肠,一家有困难,家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搬家时邻居们都会来帮忙;一户人家有人生病了,大家会来看望;有人房子重新装修邻居就会请他们住到家里来……
集美大桥通车后,交通便利促使人们更愿意住到污染少,车流量小,海鲜丰富的集美来。集美人真诚热情豪爽,她们也愿意以开放的心胸欢迎每位来集美的客人。
我爱我的家乡集美,我为作为集美人而骄傲!我相信集美的故事会随着集美的变化越来越精彩!
有关服务家乡人民实践心得体会报告三
我将调研地点就近选在了我暑期打工的地方,xxx省xx县,方便我走访调研,了解我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情况。据我了解,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政府给予了极大地政策支持。各地兴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
建设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
服务家乡人民实践心得体会报告 服务乡村心得感悟(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