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纸质版范本 心理健康心得报告(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纸质版范本一
一、以宣传为先导,营造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心理健康宣传周的活动方案,并利用升旗仪式向学生发出倡议,向广大师生宣传,为心理健康周的启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对倡议积极响应,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都表现出积极的关注和参与的热情。
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鼓励学生制作一期以“我爱我心,青春无悔”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手抄报的制作,使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关爱自己的心灵。初一的同学们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有20余名同学的作品获得了优秀作品奖。
2、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发掘自我,也使学生在放松的时间学到心理学知识,特别精心选择了心理电影《小孩不笨2》请学生观看。实践证明观看心理电影的确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这次电影欣赏目的是使学生自我探索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同学们对这部电影的反响强烈,很多同学在观看电影时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不少同学对电影中的问题引发了自己的思考并写成了体会,观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或更好的效果。
3、有了心理健康周的活动,学生们更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和老师交流了,活动周期间乃至以后个体咨询的人数明显增加。可见本活动扩大了心理咨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某些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颇态度或是敌意态度也都有改观和缓和。
总之,通过参与活动,大家在学习搜集整理有关心理学知识和信息时,也进行了一次自我心灵之海的探索活动,潜能得以挖掘,心态更加积极。蒙田说过:“解读心灵的秘密,了解自己,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此次活动虽然圆满,但就心理辅导工作而言,仅仅是拉开了一个序幕。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深入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加强团队辅导及个案分析,由面及点的展开,让每位学子的青春都能沐浴到最灿烂的阳光。我们将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让每一位中学生都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和新世纪的建设者接班人。
关于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纸质版范本二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_。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_,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学生健康的人格,优良的心理品质与班主任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现有教学体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至关重要,但现实中,班主任大多数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咨询技术,还不能胜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使班主任人人能胜任这项工作。此外,政治老师也要当好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导教师,作为学校也应将这一教育职责抓在手上,让教师协同参与,这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龙凤中学实行开放周,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与学校老师一道共管学生,效果明显,其经验十分可取。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炼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以免积少成多,日久天长,酿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的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加强措施,形成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还青少年一个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净土,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于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纸质版范本三
平庸就是无能,放弃就是失败,我们不甘平庸,永不言弃。但现实生活中,失败平庸屡见不鲜,主要是心态有问题。遇到困难,他们总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保持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便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在同学们的学习历程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心态,寄希望有一种走捷径的学习方法,使自己能够成绩迅速提高,后来居上。一旦遭遇挫折,便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进取精神大减,直至自暴自弃。这就是一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消极心态。
心态对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心态决定生命的高度,如果你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项学习任务和人生课题,那么你的学习兴趣会随之提高,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提高,人生就会愈加辉煌。因此,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
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积极的心态呢?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善于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一个医生朋友曾告诉我: 有些病人来看病,本来他是不需要吃药的,但是我给他们开一点药才放心地离开,当他吃了我开出的药之后,还告诉我,你给我开的药很灵验,我吃完之后就立马见效了。其实我开出的药并不是真正的药,药片是淀粉作的,针剂是蒸馏水,胶囊里装的是糯米粉,在服用了这些 “药”以后,确实有很多人因此痊愈了。反之,患者如果被告知这些“药”的真相,就不会有任何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一位博士曾经向我讲述他当年考研时的故事:“本科的时候,我的外语是俄语,成绩一向不错;可当我决定考研的时候,却发现我所报考的专业要求的是英语成绩,要知道,在英语方面,我完全是一片空白!”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反而决心接受这个挑战。“那个时候,我经常激励自己:我的英语是零基础,相当于一个婴儿,但我掌握的是成人的学习方法,只要我学到一点,我就能多考一分。”抱着这样轻松的心态,他从头学起了英语。两年后,他如愿考取了研究生。
其实,他成功的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
心对一个好的结果的希望,这就是“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受到别人的鼓励,同时,更要学会自己鼓励自己,也就是进行自我心理暗示,逐步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
一、积极暗示
1、对自己说一些鼓舞的话。成功者每天都对自己说:“我
行”;“我正期待着……”;“比上次情况好多了”等等,说这些话的时候最好是有声地说,请“意识”调动内心深处的 “潜意识”。可以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自己的眼睛,真诚地表述自己的愿望:“你马上要参加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了,我相信你的实力,只要肯努力,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加油!”。初次这么做的时候,可能会感到难为情,觉得自言自语有点傻;但尝试之后会发现,经过这样的自言自语,你的心情会更加积极乐观,思维、行动的效率也会提高。这样的自我暗示可以每周进行1~2次。比如在考试的时候碰到做不出来的题得时候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连我都做不出来,别人自然更做不出来,不用害怕。”遇到难题花了很多时间才做出来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居然被我做出来了,这么巧妙的方法别人肯定想不到,嗯,这下又比别人多拿了十多分。”遇到很简单的题目,很快做出来了,我就想: “哎呀,这么简单,看来这次考试我是非考高分不可了。”总之,每做一道题,就从各个方面鼓舞自己,这样,一张卷子做下来,不论难易,都自我感觉良好。
2、在想象中预演。在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中将自己彻底放松,并将希望达到的目标在脑海中进行清晰细腻的预演。比如,想象着自己考入了理想的学府,想象着自己在校园徜徉,想象着自己在研究室做实验等。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理想,我愿意为我的理想去付出去奋斗!”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人就会有前进的动力。想象之后,脑海中会留下一个积极的记忆印痕;而在遇到真实的情境后,记忆就会被激活,从而指引人的思维和行动。
3、用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心理学研究中有一种“内省
法”,就是让人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然后将观察的结果如实讲出来。当我们高考信心不足的时候,与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多交流,把心里话、苦衷都倾诉出来,这样会使心理上的压力得到释放。他人的安慰、鼓励和支持,有助于改变信心不足的状态。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经常看一些高考成功者的经验文章,看看他们是怎样在自信心不足的状态下走出低谷的。同时也对自己进行这样的鼓励:我们都会遇到“拦路虎”,既然别人可以打败它,我同样也行!
4、把每一次失败都当作是最后一次。在遭遇不顺和失败的时候,试着对自己说:“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不会再有比这更倒霉的事情发生了。”“既然„最糟糕的事‟都已经发生了,那么以后就该„否极泰来‟了!” 等等。这样做会给自己以信心,增强心中的安全感。
5、不要总强调负面信息。不要总是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提醒:“昨天我有20个单词没有背下来”、“这类题我总是找不到解题思路”等等。越是这样担心的事情越容易发生,所以,聪明人应该避免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而应该多用一些积极性的暗示,如:“多背几遍我就能记住了”、“这次知道错在哪里,下次做这类数学题的时候就有经验了”等等。积极的暗示和指导,比起强调负面结果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纸质版范本 心理健康心得报告(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