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行为管理规范心得体会怎么写 中小学教与学行为规范心得体会(9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教学行为管理规范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讨论:如何写好作文?
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写日记有什么好处?
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
怎样才能写好日记?
1, 要持之以恒。
2,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 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
讨论交流。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
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
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
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
怎样爱护图书
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
同学们,听了这些破书的哭诉,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如何修补图书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爱护图书的意义,该怎样保护图书,希望在你们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爱护课本做起,爱护书、读好书。
给新课本包上封皮。
做书签。
把办公室图书分类整理好。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分类整理
保持整洁
爱护图书
使用书签(或丝
线)
及时修补
1 走,我们去植树
最新教学行为管理规范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 “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 真挚友情。
4.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
1.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二关注科学童话理与趣的 结合,让学生借助“捉迷藏——红头历险——好友重聚”这一故事线索及相关图示明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利用牛的胃部结构图明晰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了解童话中蕴含的牛反刍的知识;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体会友谊的可贵。学习过程在图文结合、小组合作中变得更具趣味性。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 会写“旅、咱”等8个字。
2.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牛反刍的科 学知识。
3. 能借助图片和路线图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牛肚子的透视图、?的序号标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分享旅行经历,识记、书写“旅”
1. 引导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这是一场怎样的旅行?
2 .导入: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地点 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识记“旅”字。
3. 指导书写“旅 提示: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竖提、 撇、捺,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
4 .过渡:大家觉得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会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课文学习,把课文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初读课文,了解故事起因
1. 出示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一想红头为什么会去牛肚子里旅行。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2)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红头和青头捉迷藏,红头躲到草堆里,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进了嘴里。
2.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引导学生读好“咱、偷”等生字,学习“答、应”等多音字。
(1)借助上下文理解生字意思。
(2)利用组词辨析多音字:
3. 感知红头形象。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青头、红头游戏时的快乐。
(2)引导学生给这一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捉迷藏。
4. 过渡:可是,不幸发生了,红头被牛卷进了嘴里,一场特殊的旅行就此开始。
三、 默读课文,明晰旅行路线
1. 出示默读要求:默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圈出表示 红头所在位置的词语。
2. 学生交流汇报。
(1)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牛嘴里——第一个 胃一一第二个胃一一牛嘴里——喷出来。
(2)教师板贴牛肚子的透视图。学生拿序号标签,上台按顺序贴一贴红头到达的不同位置。
3. 学生看图填空:
红头先被牛卷进了( ),再被吞进( ),接着来到( ),然后回到( ),最后( )。
4. 引导学生给这部分故事取小标题并板书:红头历险。
设计意图:通过贴序号标签,帮助学生厘清红头的位置变化过程,并以填空的方式,加深对红头旅行线路的印象,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四、 再读课文,了解牛的“反刍”
1. 过渡:红头得以逃脱,全靠谁的帮助?哪些知识帮助了红头逃脱呢?默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 根据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并随文指导生字 “齿、嚼”。
3. 过渡:红头为什么要躲过牛的牙齿?躲过牙齿就有生还的机会吗?
出示句子: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1)指导书写“胃”字:注意“月”的撇要变成竖。
(2) 出示牛胃图,学生观察,教师引导: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4.引导思考:红头都被吞到牛的胃里了,还有生还的希望吗?出示句子: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1)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咽”:做一做“咽口水”的动作。
(2)出示“吞”,学生做一做“一 口吞下去”的动作,比较“吞、 咽”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说一说其他与口部动作有关的字。
5 .再次出示牛胃图,解释:牛把草吞到肚子里,草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再从第二个胃回到嘴里,这就叫“反刍”。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反刍”。
(2)教师小结:张之路爷爷可真厉害,借助丰富的想象,把 “反刍”这样复杂的科学知识藏在红头的旅行故事里,科学童话真有趣啊!
设计意图:牛反刍的知识比较复杂,如果单独讲解则趣味性不足。通过自学,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转换成自主探寻,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反刍”的科学知识。
五、 借助图片,介绍故事主要内容
1. 引导学生回顾前文并填空:
红头先被卷到(牛嘴里),再来到(第一个胃),接着来到(第二个胃),然后(回到牛嘴里),最后(被喷了出来)。
2. 指名学生读第二十、二十一自然段,说一说故事的结局。
3. 教师随文指导生字“眯”,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字中有 “目”,说明和眼睛有关。
4. 板贴课文第2幅插图,引导学生给这一部分故事取小标 题并板书。
预设:好友重聚、红头得救、红头脱险。
5. 引导学生借助板贴的图片,简单说说故事大意。
六、指导书写
1. 出示“旅、咱、救、拼、扫、刚、流、泪”8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分类。
左窄右宽:旅、咱、拼、扫、流、泪;左宽右窄:刚;左右等宽:救。
2. 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书写注意点。如:“旅”左边的 “方”先写横折钩再写撇;“流”的右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右下部分要写得宽一些。
3. 教师范写“旅、救、流”,学生练写8个字。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复述故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复述支架。利用图片和相应的小标题明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学生提供讲故事的支架,教给学生“利用图片讲故事”的方法。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命、胃”等5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 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 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 请学生“开火车”(词语表中本)的词语。
2.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红头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体会。
二、 朗读课文,体会红头的心情
1.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第七至十九自然段,画出描写红头表情、动作的词语。
2. 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出示“拼命、急忙、大吃一惊、 哭、悲哀”,并提示:这些词语会提示你对话该怎么读,自己先试着读读红头的话。
3. 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旅行的惊险。
(1)教师引读第七自然段,学生接读红头的话:“救命啊!救命啊!”
(2)教师追问:你为什么拼命地叫?引导学生感受红头紧张、害怕的心情。
(3)教师扮演青头,学生扮演红头,师生合作朗(青头和红头的对话。朗读过程中教师相机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
设计意图:以表演读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心情,能唤起学生的角色认同感,跟着主人公哭,跟着主人公笑。在角色中体会,在表演中感悟。
三、 感受青头的言行,体会真挚的友情
1. 出示默读要求: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一对 非常要好的朋友?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1)学生默读圈画,完成学习单。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单示例:
(2)学生四人小组内交流学习单,并完善自己的学习单。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单,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2. 小结交流,回顾青头的言行。
(1)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问题1:当红头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是怎么做的?
问题2: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害怕得哭起来时,青头是怎么安慰它的?
问题3: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鼓励它的?
问题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青头又是怎么做的?
(2)过渡:从青头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青头的临危不惧、见多识广、机智勇敢。
3. 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它们真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找出相关段落。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并标上序号。
(2)学生汇报反馈。
预设:第十一自然段;第十三自然段;第十五自然段;第十八自然段。
4.
教学行为管理规范心得体会怎么写 中小学教与学行为规范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