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心得体会报告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得(二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最新教育研究方法心得体会报告一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着一群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心里想法各异的现代学生,老师站在这三尺讲台上,究竟要怎么样挥洒汗水,才能浇灌出一片绿色的茂林呢?经过这次实习,对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有了许多体会。
一、教育实习总结:三备我教的是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授课的内容在课本上是以理论为主,面对长沙市第二十中学的学生,我首先果断采取了:作品激趣、案例讲解、任务驱动,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手段,比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要实施好这些方法,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为了使学生把注意由自己电脑屏幕上的游戏转到我的教学内容中来,我首先利用教师机中的课堂控制软件,控制了他们的机器,起初,学生们很反感,一片泄气之声扑向我,但当我放出这样一个图文声像结合的作品《时间不会被记忆风华》(内容是有关于汶川地震及震后人们携手重建家园)让他们欣赏时,他们有一部分人认真看了,但还是有人想扰乱课堂。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勇气,或许是骨子里头作为教师的责任被他们这种行为所激发,我完全没有顾及到他们身高比我高、个性比我强的想法,大胆地吼出来:“那几位说话的同学,请安静下来!”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让他们欣赏完作品后,我顺势叫了一位正在讲话的同学,来回答刚刚作品的内容等问题。他哑口无言,但课堂纪律好转。继续我按照我的课堂规划,利用这个作品以及对这个作品的提问,和同学们一起归纳出多媒体制作的五个步骤,这节课的理论知识就讲完了。然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堂作业:制作生日贺卡(因为我起初学powerpoint时,制作的第一个作品就是生日贺卡)。他们还挺感兴趣,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完成了课堂作业。
但学生们在反馈本上,说我太凶,没有亲和力,自由操作时间少,希望有上网的时间。
我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后面的课堂中做了些适当的调整。我上课的感觉越来越好,学生们也很快适应了我上课的方式,后面的几节课讲操作时,当我问到他们要不要控制他们的机子,他们很齐地回答说:“要。”从之前他们反感的态度到这样一个转变,我很欣慰,更让我愿意尽我的能力,把我会的知识与技能多教一些给他们。
我想,要把一堂课上好,就正如指导老师们跟我们说的,要做到三备:备教案、备学生、备教法。只有这三点都做到了、做好了,才能驾驭好课堂。
教案包含一堂课的内容、授课的教学方法、授课的流程等。要求:
1、教案编写要详略得当。
2、教学过程要清晰明了。在教学流程上,从课堂导入、课程激趣、课程内容、到课程结束,要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并要在教师头脑中有清晰的逻辑印象,教师上课时才会教态自然、言语流畅。
3、教学目标要明确。这堂课学生要理解的理论知识是什么,要掌握的操作技能有哪些,都要给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如果任务和要求不明确,学生上课就会觉得是在听天书,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的感觉,他们就会对听课失去兴趣。
备学生在时间上分课前和课中两部分。
课前备学生一般是在表面层次上的准备。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格等。比如,二十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我们就不能大量的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要结合操作;同时,我们讲述理论知识时,也要融入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学生才能容易明白。
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二次备课(包括预习的检查、相关问题的提问、课堂作业的巡视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比如,课堂操作中,发现很多学生没有跟上来,老师就要一步步、慢慢地讲。在课堂上,我们要随时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该提醒的时候提醒、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和蔼的时候和蔼、该耐心的时候耐心。教师的威信就在此能够树立,学
生也自然会眼中有老师的存在。
教法,即教学方法,是我们在课堂中按照实际情况,要实施的课堂机智(即教育机制)。比如说:注意提问的艺术,点名的艺术,管纪律的艺术,激发学生兴趣的艺术。
(一)怎么提问?
第一,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我的第一堂课上,仅仅想以教师的威严去震慑学生是不恰当的。
教育研究方法心得体会报告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心得(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